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gòu)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xiàn)實關聯(lián)
大年初三的深夜,一場突如其來的冬雨讓整個陳家村的土路變成了泥潭。
陳青山扶著摔倒在泥地里的母親,看著她顫抖的雙腿和沾滿泥巴的衣服,心里像被刀割一樣難受。
"媽,我這就送您去醫(yī)院。"他小心翼翼地把母親抱起來,腳下的泥水濺得到處都是。
七十歲的陳老太擺擺手:"青山啊,媽沒事,就是這路太難走了,村里人都習慣了。"
陳青山望著漆黑的夜色中那條坑坑洼洼的土路,這條路他走了二十多年,如今事業(yè)有成回到家鄉(xiāng),卻發(fā)現(xiàn)一切都沒有改變。
"媽,這路必須修了,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01
第二天一早,陳青山就去了村委會。
趙德貴正在辦公室里泡茶,看到陳青山進來,臉上立刻堆滿了笑容。
"喲,這不是咱們村的大老板陳總嗎?"趙德貴站起身,熱情地遞過一杯茶。
陳青山接過茶杯,開門見山地說:"趙書記,我想跟你商量修路的事。"
趙德貴眼睛一亮:"修路?這可是大好事啊!不過咱們村里沒錢,上面也不撥款。"
"錢的事我來想辦法。"陳青山放下茶杯,"昨晚我媽在路上摔了,我看著心疼。"
"陳老太沒事吧?"趙德貴關切地問道,眼神卻有些閃爍。
陳青山搖搖頭:"人沒大事,但這路不能再拖了。"
趙德貴搓著手:"陳總,你是說真的?修路可不是小數(shù)目啊。"
"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從村口到村尾,包括幾條主要的巷道,大概需要一百萬。"
趙德貴倒吸一口涼氣:"一百萬?這么多錢從哪來?"
陳青山看著窗外:"我出七十萬,剩下的三十萬,村里想想辦法。"
辦公室里突然安靜下來,只能聽到墻上時鐘的滴答聲。
趙德貴愣了好幾秒才反應過來:"陳總,你說你出七十萬?"
"對,我出七十萬。"陳青山重復了一遍,"但有個條件,這路必須修好,質(zhì)量要有保證。"
趙德貴激動地站起來:"陳總,你真是咱們村的大恩人?。?
就在這時,村主任錢富民推門進來了。
"德貴哥,啥事這么高興?"錢富民看到陳青山,立刻換了副面孔,"陳總也在啊。"
趙德貴拉著錢富民:"富民,天大的好事!陳總要出七十萬給咱們村修路!"
錢富民瞪大了眼睛:"七十萬?陳總,你這是發(fā)大財了啊。"
陳青山淡淡一笑:"這些年在外面做生意,確實賺了點錢,現(xiàn)在想為家鄉(xiāng)做點事。"
"陳總高風亮節(jié)!"錢富民豎起大拇指,眼珠子卻在轉(zhuǎn)個不停。
趙德貴拍著胸脯保證:"陳總放心,這路我們一定修好,保證讓全村人都滿意。"
"那就這么定了,我回去準備資金,你們召集村民開個會,把這事定下來。"陳青山起身告辭。
送走陳青山后,趙德貴和錢富民對視一眼。
錢富民關上門,壓低聲音:"德貴哥,這陳青山怎么突然這么大方?"
趙德貴冷笑一聲:"管他呢,有錢不賺是傻子。"
"可是七十萬,他一個人出這么多,到時候話語權(quán)不都在他手里了?"錢富民擔心地說。
趙德貴瞇起眼睛:"話語權(quán)?修路方案還不是我們定?"
錢富民似乎明白了什么,嘿嘿一笑:"德貴哥,你是說……"
"到時候見機行事。"趙德貴意味深長地說,"先把錢拿到手再說。"
02
三天后,村民大會在村委會大院召開。
消息傳開后,幾乎全村的人都來了,大院里擠得水泄不通。
陳青山站在臺上,看著下面熟悉的面孔。
"各位鄉(xiāng)親,今天召集大家來,是想商量修路的事。"
王大爺?shù)谝粋€站起來:"青山,聽說你要出錢修路,是真的嗎?"
"是真的,王大爺。"陳青山點點頭,"預算一百萬,我出七十萬。"
人群里立刻炸開了鍋。
"七十萬!青山這是發(fā)了多大的財??!"李嬸驚呼道。
"青山真是有良心,還記得咱們村。"
"這下好了,終于不用走泥巴路了。"
趙德貴走上臺,清了清嗓子:"大家靜一靜,陳總的心意我們都看到了,剩下的三十萬,需要大家一起想辦法。"
"每家出點,應該能湊齊。"有人提議道。
錢富民接話道:"我們初步算了一下,每戶出兩千塊,差不多就夠了。"
"兩千塊不多,為了修路,值得。"不少村民表示同意。
陳青山看著大家熱烈討論的樣子,心里很欣慰。
他走到母親身邊:"媽,您看大家都很支持。"
陳老太拉著兒子的手:"青山,你這錢花得值,鄉(xiāng)親們會記得你的好。"
旁邊的蘇曉月也說:"老公,你做得對,錢可以再賺,但能為家鄉(xiāng)做點事不容易。"
就在這時,有人問道:"路線怎么定?先修哪里?"
趙德貴立刻接話:"這個我們會請專業(yè)的人來設計,保證公平合理。"
"對,要公平,不能偏向哪一家。"村民們紛紛附和。
陳青山說:"路線的事,大家一起商量,我雖然出錢多,但不會獨斷專行。"
"陳總大氣!"錢富民帶頭鼓掌,"有陳總這句話,大家就放心了。"
會議在一片和諧的氣氛中結(jié)束了。
回家的路上,陳老太若有所思地說:"青山,趙德貴這人,你要多留個心眼。"
"媽,您是擔心什么?"陳青山扶著母親。
"沒什么,就是提醒你一句。"陳老太嘆了口氣,"人心隔肚皮啊。"
蘇曉月也說:"媽說得對,咱們出這么多錢,還是要盯緊點。"
陳青山笑道:"放心吧,我心里有數(shù),畢竟在外面做了這么多年生意。"
"但愿是我多慮了。"陳老太喃喃自語。
當晚,趙德貴家里。
錢富民神秘兮兮地說:"德貴哥,我打聽了一下,陳青山在省城開了三家公司,身家上千萬。"
"上千萬?"趙德貴眼睛發(fā)亮,"難怪出手這么闊綽。"
"可是德貴哥,他家在村東頭,按理說修路必經(jīng)他家門口啊。"錢富民試探地說。
趙德貴冷笑:"必經(jīng)?誰說的?路線還不是我們定?"
"你是說……"錢富民露出心領神會的表情。
"他陳青山在外面賺了大錢,回來顯擺什么?"趙德貴恨恨地說,"當年他爸跟我爸爭村長,最后我爸輸了,這口氣我一直咽不下。"
錢富民點點頭:"那我們就在路線上做點文章?"
"不著急,先把錢拿到手。"趙德貴陰險地笑著,"到時候,路怎么修,還不是我們說了算?"
03
一個星期后,陳青山的七十萬資金到賬了。
他親自把銀行轉(zhuǎn)賬憑證交到趙德貴手里。
"趙書記,錢已經(jīng)到位了,可以開始設計方案了。"陳青山說道。
趙德貴滿臉笑容:"陳總爽快!我已經(jīng)聯(lián)系了縣里的設計院,他們會來實地勘察。"
"需要我配合什么嗎?"陳青山問道。
"不用不用,陳總出錢已經(jīng)是最大的貢獻了,剩下的事交給我們。"趙德貴拍著胸脯說。
陳青山點點頭:"那就辛苦趙書記了,有什么進展隨時告訴我。"
離開村委會后,陳青山去了母親家。
陳老太正在院子里曬太陽。
"媽,錢已經(jīng)交了,很快就能開工了。"陳青山在母親身邊坐下。
"青山啊,我總覺得趙德貴這人不太可靠。"陳老太憂心忡忡地說。
"媽,您為什么這么說?"
"前幾天我去村西買菜,聽到錢富民媳婦在說,說什么肥水不流外人田。"陳老太皺著眉頭。
陳青山安慰道:"媽,您別多想,可能是說別的事。"
就在這時,鄰居張嬸走進院子。
"陳老太,青山,你們都在啊。"張嬸神色有些古怪。
"張嬸,有事嗎?"陳青山起身問道。
張嬸欲言又止:"青山,我就是想問問,修路的事定下來了嗎?"
"定了,很快就開工。"陳青山回答。
張嬸嘆了口氣:"青山,你是個好孩子,出這么多錢為村里修路。"
"應該的,張嬸。"陳青山謙虛地說。
張嬸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青山,有句話我不知道該不該說。"
陳老太立刻說:"張嬸,有什么話就直說吧。"
"我昨天去村委會辦事,聽到趙德貴和錢富民在說什么路線的事。"張嬸小聲說道。
陳青山心里一緊:"他們說什么了?"
"具體我也沒聽清,就聽到什么'繞道'、'活該'之類的話。"張嬸說完就匆匆離開了。
陳老太臉色變了:"青山,這里面肯定有問題。"
"媽,我去問問情況。"陳青山安慰母親。
回到家,蘇曉月正在做飯。
"老公,你臉色不太好,出什么事了?"
陳青山把張嬸的話告訴了妻子。
蘇曉月放下手里的活:"要不你去找趙德貴問清楚?"
"不急,等設計方案出來就知道了。"陳青山說道,"如果他們真的做手腳,我不會放過他們。"
"七十萬不是小數(shù)目,他們要是貪了咱們的錢怎么辦?"蘇曉月?lián)牡卣f。
陳青山冷靜地說:"錢已經(jīng)打到村委會的賬戶上了,有賬可查,他們不敢貪。"
"那就好,但愿是我們多慮了。"蘇曉月嘆氣道。
與此同時,趙德貴正在和設計院的人"商量"方案。
"這條路原本應該直接從村東到村西,但我們想改一下路線。"趙德貴指著地圖說。
設計師疑惑地問:"為什么要改?直線距離最短,造價也最低。"
錢富民插話道:"村東那邊地勢復雜,不好施工。"
"可是我看過了,地勢很平坦啊。"設計師不解。
趙德貴使了個眼色:"這個你們不用管,按我們說的設計就行,錢不會少你們的。"
設計師猶豫了一下:"這樣的話,造價會增加不少。"
"增加就增加,反正有人出錢。"錢富民陰笑著說。
04
半個月后,設計方案初稿出來了。
趙德貴召集村民代表開會討論。
陳青山早早來到會議室,想第一時間看到方案。
"陳總來得真早。"趙德貴假裝熱情地打招呼。
"修路是大事,我當然關心。"陳青山說道,"方案呢?"
"在這呢。"趙德貴慢吞吞地拿出一份圖紙。
陳青山接過圖紙,仔細看起來。
越看,他的眉頭皺得越緊。
按照圖紙顯示,主路從村西開始,繞了一個大彎,完全避開了村東。
而他家恰好在村東,這意味著修好路后,他家門前依然是土路。
"趙書記,這路線是不是有問題?"陳青山壓著火氣問道。
趙德貴裝作驚訝:"有什么問題?我覺得挺合理的。"
"為什么要繞開村東?"陳青山直接問道。
"哦,設計院說村東地勢不好,施工困難。"錢富民圓滑地解釋。
陳青山冷笑:"地勢不好?我在村東住了三十多年,怎么不知道地勢不好?"
"陳總,這是專業(yè)人士的意見,我們也不懂啊。"趙德貴推脫道。
這時,其他村民代表陸續(xù)到了。
王大爺看了圖紙,也覺得奇怪:"這路怎么繞這么大圈子?"
"是啊,直接修不是更省錢嗎?"李嬸也提出疑問。
趙德貴清了清嗓子:"各位,這是設計院的專業(yè)方案,他們考慮了很多因素。"
"可是這樣一來,村東的幾戶人家不就用不上新路了嗎?"有人指出問題。
錢富民立刻說:"村東就陳總一家是大戶,其他幾戶都同意了。"
陳青山站起身:"我不同意這個方案。"
"陳總,您已經(jīng)出了錢,設計的事就交給我們吧。"趙德貴陰陽怪氣地說。
"我出了七十萬,占總資金的百分之七十,我有權(quán)對方案提出意見。"陳青山據(jù)理力爭。
"陳總,您這是要搞一言堂嗎?"錢富民煽動道,"大家說,是不是?"
會議室里的氣氛突然變得緊張起來。
一些村民開始竊竊私語,不知道該站在哪一邊。
陳青山深吸一口氣:"我不是要搞一言堂,我只是要求公平。"
"公平?陳總,您都出七十萬了,還不夠公平嗎?"趙德貴冷笑道。
就在這時,陳老太拄著拐杖走進會議室。
"媽,您怎么來了?"陳青山趕緊扶住母親。
"我來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陳老太看向趙德貴,"德貴,你給我解釋解釋,為什么路要繞開我們家?"
趙德貴有些心虛:"陳老太,這都是為了大局考慮。"
"什么大局?"陳老太聲音雖然蒼老,但很有力量,"我兒子出七十萬修路,你們卻要把路繞開,這是什么道理?"
"老太太,您別激動。"錢富民假意勸道。
陳老太冷哼一聲:"我活了七十年,什么沒見過?你們的小心思,當我不知道嗎?"
會議室里鴉雀無聲。
蘇曉月也趕來了,她扶著婆婆:"媽,您先坐下。"
陳青山看著趙德貴:"趙書記,我要求重新設計方案。"
"重新設計?那要花不少錢呢。"趙德貴故意為難。
"設計費我出。"陳青山果斷地說。
"陳總,您這是不相信我們啊。"錢富民挑撥道。
"我相信的是公平和正義。"陳青山一字一句地說。
05
會議不歡而散后,趙德貴和錢富民密謀。
"這個陳青山,真是不識抬舉。"趙德貴恨恨地說。
"要不我們就按原方案施工?反正錢已經(jīng)到手了。"錢富民建議。
"不行,他要是鬧起來,上面追查下來麻煩。"趙德貴搖頭。
"那怎么辦?"
趙德貴陰險地笑了:"有辦法,我們可以讓其他村民給他施壓。"
第二天,村里開始流傳一些謠言。
"聽說陳青山要控制修路的事,想把路修到自己家門口。"
"是啊,出了點錢就想當土皇帝。"
"虧我們還以為他是為村里好,原來是有私心。"
這些話很快傳到了陳青山耳朵里。
蘇曉月氣憤地說:"這明明是顛倒黑白!"
陳青山反而很平靜:"意料之中,趙德貴不會輕易放棄的。"
"那我們怎么辦?"蘇曉月問道。
"讓子彈飛一會兒。"陳青山神秘地說。
果然,接下來幾天,來找陳青山的村民越來越多。
"青山,你就同意了吧,別耽誤大家修路。"
"是啊,路修起來大家都受益,何必計較那么多。"
面對這些勸說,陳青山都是淡淡一笑,不置可否。
陳老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兒子,要不就算了,咱們不修了。"
"媽,您放心,我有分寸。"陳青山安慰母親。
這天晚上,王大爺偷偷來到陳青山家。
"青山,我有話跟你說。"王大爺神色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