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江蘇省免收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拖車、吊車費用。消息一出,立即收獲大量關注和點贊。這背后折射的不僅是公眾對“免費”二字的高敏感度,更是對公共服務提質(zhì)升級的熱切期待。
高速公路救援收費問題歷來是民生痛點。按照2019年江蘇制定的高速公路清排障服務收費標準,拖車費的基價按車型從200元/車次到350元/車次不等,根據(jù)拖車里程,再加收每公里5元到20元作業(yè)費;吊車費基價從600元到1000元不等。
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大量作業(yè)被“外包”給社會救援機構,使得吊車費成為“高價救援費”的重災區(qū)。動輒上千甚至過萬的拖車費、吊車費,曾讓不少車主在遭遇事故之余,再添經(jīng)濟重負。
“免收高速公路車輛救援服務拖車、吊車費用”,精準擊中了這一長期存在的民生堵點,標志著高速公路救援正從“市場化服務”向“準公共服務”轉變。
實施免費政策,即剝離了救援服務與收費之間的直接利益鏈接,從根本上消除了“天價救援費”的生存土壤。過去,部分救援單位因利益驅動可能出現(xiàn)的“漫天要價”“強拖強救”等亂象,有望隨著政府買單而得到根治。這不僅降低了車主的出行經(jīng)濟風險,也凈化了路域營商環(huán)境,重塑了司乘人員的安全感和對管理部門的信任度。
更重要的是,高速公路上,車速快、車流量大,故障車、事故車如果不能及時撤離,會帶來非常大的安全隱患。把擋路的車輛拖走,不僅關系到車主利益,也關系著公共利益,將有效降低道路擁堵和二次事故發(fā)生風險,更好保障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當然,“免費”只是起點,而非終點。政策落地后,真正的考驗在于公共服務能否實現(xiàn)“量增”而不“質(zhì)降”。救援需求會否因免費而激增?響應速度、服務標準、人員配備能否跟上?財政資金能否可持續(xù)地承擔這筆費用?這些問題都需要未雨綢繆。相關部門必須通過科學調(diào)度、智慧預警、預算保障等配套機制,確保免費政策不會以犧牲效率和服務質(zhì)量為代價。
這一探索值得肯定,它展現(xiàn)著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的深層角色轉變。期待這項政策能平穩(wěn)落地,并形成良好示范,推動更多地區(qū)將高速公路救援這類“準公共產(chǎn)品”納入公共服務保障范圍,讓出行之路不僅更加暢通,也能更加安心、暖心。
安徽車主也不用羨慕鄰居。據(jù)報道,9月20日起,安徽省高速公路拖車、吊車也將免收救援費,具體細則即將對外正式發(fā)布。這一消息同樣得到廣大網(wǎng)友點贊。公眾的廣泛關注,正是對公共服務人性化、精細化發(fā)展的最好喝彩與持續(xù)鞭策。(周榮光)
來源:安徽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