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把存折塞到我手里的那個下午,我正在廚房洗碗。她站在我身后,聲音有些顫抖:"小雯,這錢你幫我管著吧。"
我回頭看她,六十八歲的人了,腰背還挺得很直,只是眼神里有種說不出的疲憊。存折上的數(shù)字不算多,十二萬三千塊,應(yīng)該是她這些年攢下的全部積蓄。
"媽,您自己留著用就行,我們又不缺錢。"我下意識地推辭。
"你拿著吧,放我那兒也是放著。"她的語氣很堅決,不容商量。
我擦干手接過存折,心里有些不安。婆婆這人向來把錢看得很重,連買菜都要討價還價半天。現(xiàn)在突然把養(yǎng)老錢交給我,總覺得不太對勁。
那段時間婆婆確實(shí)有些異常。以前她最愛看的電視劇也不追了,經(jīng)常一個人坐在陽臺上發(fā)呆。我問她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她只是擺擺手說沒事。
我把存折放進(jìn)保險柜,心想既然她信任我,我就好好替她保管。每個月還會主動給她匯報一下利息收入,她總是點(diǎn)點(diǎn)頭,說聲知道了就沒有下文。
三個月后的一個晚上,我正在給兒子檢查作業(yè),婆婆突然敲我房門。她穿著睡衣站在門口,神色慌張。
"小雯,我想起一件事,那錢......"她欲言又止。
"怎么了?"我放下筆走向她。
"沒什么,就是想問問還在不在。"她的眼神有些閃躲。
我覺得奇怪,但還是去保險柜把存折拿給她看。她接過去翻了翻,確認(rèn)無誤后才松了口氣。
"媽,您是不是有什么急用?需要用錢您直接說。"
她搖搖頭,把存折還給我:"沒有,就是想看看。"
從那以后,類似的事情發(fā)生了好幾次。有時候是半夜敲門,有時候是吃飯時突然想起。每次我都耐心地把存折拿出來給她看,她確認(rèn)后就安靜下來。
我開始懷疑婆婆是不是記憶力出了問題,但她其他方面都很正常,買菜算賬分毫不差,鄰居家的八卦也記得清清楚楚。
轉(zhuǎn)機(jī)來得很突然。那是個周六的上午,我正在客廳整理兒子的書包,婆婆的手機(jī)響了。她接通后臉色瞬間變得慘白。
"什么?怎么可能......"她的聲音在發(fā)抖。
我走過去想問怎么回事,她已經(jīng)掛了電話。整個人像被掏空了一樣坐在沙發(fā)上。
"媽,發(fā)生什么事了?"
她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有種我從未見過的絕望:"小雯,我可能得了老年癡呆。"
我愣住了。
"醫(yī)院剛才打電話,說檢查結(jié)果出來了。"她的聲音很小,"早期階段,但確診了。"
那一瞬間我明白了一切。為什么她要把錢交給我保管,為什么總是半夜來確認(rèn)存折還在,為什么最近變得沉默寡言。她早就察覺到自己的記憶在出問題,只是一直不敢確認(rèn)。
"媽......"我想安慰她,卻發(fā)現(xiàn)自己也說不出話來。
"我最怕的就是這個。"她雙手捂著臉,"我怕自己忘記所有人,怕給你們添麻煩,怕變成一個累贅。"
我走過去坐在她身邊,輕輕拍著她的肩膀。這個一直堅強(qiáng)的女人,在疾病面前終于顯露出脆弱的一面。
接下來的幾天,婆婆變得更加不安。她開始頻繁地翻臉,有時候指責(zé)我藏了她的錢,有時候說我想謀奪她的財產(chǎn)。
"你們是不是早就盼著我死?"有一天她突然這樣問我。
那一刻我的心都碎了。不是因為她的話傷了我,而是因為我看到了她內(nèi)心深處的恐懼。她害怕被遺棄,害怕成為負(fù)擔(dān),害怕在這個世界上失去存在的價值。
我抱住她,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媽,您是我們的家人,永遠(yuǎn)都是。不管發(fā)生什么,我們都不會拋棄您。"
她在我懷里哭得像個孩子。
那天晚上,我和丈夫商量了很久,決定帶婆婆去看最好的醫(yī)生,不管花多少錢都在所不惜。雖然老年癡呆無法根治,但早期干預(yù)可以延緩病情發(fā)展。
現(xiàn)在回想起來,婆婆把錢交給我保管,不是因為信任,而是因為愛。她用這種方式為自己安排了最后的尊嚴(yán),也為我們減輕了負(fù)擔(dān)。
她知道自己終將會忘記一切,但她選擇在清醒的時候,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好。這份愛,比任何財富都珍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