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點可能挺多人都會經(jīng)歷、但又難以啟齒的事吧。
失業(yè)大半年,不是沒焦慮過,也不是沒掙扎過。剛開始每天醒來,兩個字寫在腦門上:找工作。不是投簡歷,就是刷招聘網(wǎng)站,也試著約朋友出來喝咖啡,希望能聽到點風聲。
可多跑幾次,就發(fā)現(xiàn),所有人都在忙自己的生活,哪怕聊得再熱烈,三句話就繞不開那句“你最近在干嘛?”
于是慢慢地,開始躲了起來。圖書館看久了也沒勁,家里待著更悶,朋友圈不敢發(fā)動態(tài),怕被問起近況。
所以后來,我用一個幾乎沒人會注意的方式給自己找了個出口?!刻烊c,去家附近最大的超市,準時打卡,隨便溜達一小時,不買東西,就是逛。
說起來,這算不上什么事兒,甚至挺沒勁。但也正因為如此,才不會讓人有壓力。沒有誰會介意一個平凡的中年男人,下午在生鮮區(qū)研究雞蛋,也沒人會問你為什么能在工作日晃蕩半天。這種隱形和自由,反倒讓人松了一口氣。
看著大爺大媽精打細算,為一包掛面斤斤計較;小情侶在零食區(qū)為選哪個牌子薯片爭個面紅耳赤,媽媽們挑奶粉,各有各的小心思。
這時候,有個想法突然鉆進腦海:所有人都像是在自己的人生跑道上拼命奔跑,只有我,仿佛傻傻地站在觀眾席。
最難受的時刻,不只是擔憂明天有沒工作接,更像是被世界隔了一層玻璃:所有人的生活都那么具體,而自己,只剩下抽象的焦慮。
有那么幾天,我還羨慕起推著清潔車的大叔——他至少清楚今天要拖完這幾排地板。而我的任務是什么?每天睜眼就是一頭霧水。
可有一天,事情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水果區(qū)里,一個年輕女人逐顆認真地挑草莓,臉上的專注讓我突然醒悟:她今天的愿望,可能就是挑盒新鮮草莓帶回家。
這讓我深刻意識到:為什么非得把目標定成“必須盡快找到好工作”?我們總覺得人生只能是一路狂奔,無休止地追趕所謂的高光時刻,但那些小確幸、小成就,其實也是情感的補給站。
于是,從那以后,我在逛超市時,也賦予自己一些“小要求”:今天研究哪種酸奶最有營養(yǎng),明天搞清楚哪款清潔劑味道最淡,再或者就是像別人一樣挑一盒完美的雞蛋。
雖說這些事有點傻,有點“沒出息”,但偏偏是這些生活里的小錨,把心底那份漂泊,一點點拉回現(xiàn)實。
慢慢地,焦慮沒那么重了。我開始在家琢磨怎么把飯做得更好吃,修理漏水的龍頭,甚至主動陪家人去散步。
那一刻,我清楚地發(fā)現(xiàn):如果每天都能完成一些小目標,不管別人怎么看,自己的狀態(tài)會變得踏實很多。工作,是很重要,可它并不是衡量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
我們這一代人,或許太習慣拿名片和職位標簽定義自己了。失去了這些,就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好像生活一夜之間褪色。
可其實,只要仔細想想,真正讓人安心的,是那些具體的溫暖瞬間——廚房里冒著熱氣的飯菜香,陽臺曬得蓬松的被子,和家人散步的閑適,哪怕是把家里某樣舊東西修好后的那點成就感,又或者成功挑到一盒看似普通,但十分滿意的草莓。
我們常說人生要有志向,要有目標,但目標不一定非是轟轟烈烈、星光熠熠,也可以是一碗熱湯、一場沙發(fā)上的安靜午睡。
別急著否定現(xiàn)在的自己,也別著急要求馬上揚帆遠航。先把那些細碎日常過好,慢慢把內(nèi)心沉下來,去體會和融入各種人間煙火,你會發(fā)現(xiàn),生活本身并不狹窄,也無需被外界框死成唯一模樣。
后來,我還是找到新工作了。一切都不像想象里那么艱難或者偉大,但逛超市的習慣還是留了下來,只是不再那么頻繁。
因為我知道,無論將來會遇到什么,在那些小小的充滿煙火氣的時刻里,我已經(jīng)學會了靠自己穩(wěn)住心神。
如果你正在失業(yè)、迷茫、漂著,不妨也去試試這種“沒用的小事”。不是讓你逃避現(xiàn)實,而是學著從生活最真實的角落,找回自己。
很多人都在悄悄地治愈著自己,人生不只是職業(yè)和頭銜,其實還有很多色彩值得我們?nèi)フ湎?、去體驗。
所以,不必妄自菲薄,也不用急于證明什么,生活遠比眼前的困境寬闊。不信你去逛逛超市,研究幾盒雞蛋和一罐酸奶,試試看,你會慢慢懂得,如何讓心沉下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