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噴噴。
——今天的編輯 余飛
沒人可以拒絕一碗炒飯——
街頭,猛火爆炒,屏氣凝神的師傅,人鍋合一,然后傳來一陣似有若無的焦香,混著蔬菜的芬芳,那一平米活色生香。
成都街頭不乏炒飯,每一口鍋背后都站了一個沒有光的英雄,看似輕車熟路的炒飯,想要一飯封神,其實深藏功夫。
米飯的飽滿立體、火候的掌握、顛鍋的手藝,越簡單越復(fù)雜。
每個人都應(yīng)該用剩飯炒過,但永遠(yuǎn)少了那一抹靈魂鍋氣,必須得是那一口油光錚亮的鐵鍋,才能生出不可復(fù)制的風(fēng)味。
江湖炒飯
江湖二字,有一種大展拳腳的感覺,不拘小節(jié)的炒飯,味道霸氣。
這一家炒飯小攤,隱匿在伊泰天驕路口的一眾燒烤之間,但是一點(diǎn)都不虛,轟隆的火苗倏地竄起,鍋勺碰撞出響亮的聲音。一碗簡單的炒飯,有一種五星級后廚的氛圍,路過的人都要看一眼。
俯身把腦殼伸進(jìn)去,老板甩過來一個不銹鋼小碗,“自己撿”。
沿用了學(xué)校門口的炒飯模式,一排蔬菜自己夾,清爽的三絲泡在水里,格外就是豆干、白菜,考收納手藝,能者多吃。
單鍋小炒,用小碗依次排隊,但是動作麻利,每一碗都是黃金三分鐘。
倒油煎蛋,滋滋作響,然后炒菜,把蔬菜的水分煸干,香氣飄出。
因為點(diǎn)的是肉絲,老板說肉絲放在保溫箱,“這個天氣不敢放在外面”,看了一眼是切好的鮮肉,還是挺干凈衛(wèi)生的。
這一家從頭到尾都是猛火大炒,絲毫沒有要歇?dú)獾囊馑?,米飯在熱鍋里被喚醒?strong>從一蹶不振變成了一鍋亂蹦的爆米花。
之夸張,站到面前看,米飯都可能蹦到你身上,彈力非常強(qiáng)。
也取決于老板的功夫,不是靠鏟,而是靠顛鍋,核心的爆發(fā)力強(qiáng),每一顆米都是均勻受熱,從軟綿綿變得立體飽滿,從奶白色變成金黃醬色,然后突然在高潮中關(guān)火,戛然而止。
這個時候鍋氣到達(dá)頂峰,一碗江湖炒飯在煙霧繚繞中出鍋。
這一家是為數(shù)不多炒飯里,用盤子裝的,墊一張紙,然后把飯鋪在上面,沒有像盒子一樣把米飯困住,而是在盤子里呼吸。
一勺醋辣椒一勺海帶絲,很過癮,有一種在吃大盤雞的爽快。
老板跟父親兩個人打配合,一個炒飯一個收桌子,生意沒有斷過,幾乎都是周圍的熟客,騎著共享單車來打包帶走。
炒飯不油,很入味,吃得到精心策劃的火候的味道,把鮮氣放大,有一點(diǎn)微辣,細(xì)碎的、脆的蔬菜,讓口感變得有層次。
重點(diǎn)是量大感人,一份頂飽,最后幾口都是端起盤子往嘴里趕。
無名炒飯
這一家屬于是李家沱的鬼飲食,在淺水半島門口,住在附近的@莉絲 重磅力薦,頒獎詞是路邊的米其林,一愛就是幾年。
順著指示走過去,確實有一家炒飯,但是沒有招牌,不敢相認(rèn)。
問老板,“淺水半島就我們一家擺攤賣炒飯,一問都曉得”,言語之中帶著一點(diǎn)驕傲,沒有招牌但是根本不缺辨識度。
@莉絲 能遇上這一家純屬偶然,有一次吃串串,順手捎了一碗主食,縱使味覺被前者占據(jù),依然被炒飯的香辣驚醒。
單鍋小炒,十元一份,加肉另算,掃了一眼桌面上的格局,光是下飯小菜都有六種,酸菜、糖蒜、筍絲,飯絕對會被掃光。
因為第一次光顧,沒有經(jīng)驗,加了雞蛋火腿、土豆絲,準(zhǔn)備整一點(diǎn)豬頭肉,結(jié)果被一個外賣小哥打斷,“東西不要加太多,雜了反而不好吃”,操著一口東北話,端著碗粥過來。
他說他一個月到頭,都在這里解決晚飯,從炒面吃到炒飯。
老板倒是不愛開腔,嚴(yán)肅認(rèn)真,每一鍋都盡量做到心中有數(shù),打蛋不搗碎,而后放入蔬菜、鹵肉,香味夾著鍋氣侵入鼻腔。
看起來簡單的一碗飯,在老板的手中發(fā)光發(fā)熱發(fā)亮,醬色喜人。
因為加料過多,一盒飯變成了兩盒,小哥繼續(xù)點(diǎn)評,“你這一頓下去,你得長二十斤”,說完便在小雨中開著小車揚(yáng)長而去。
雖然很罪惡,但確實香,會胖但架不住好吃,豬頭肉變得軟糯,千絲萬縷的油氣穿插在米粒之間,一飯沒有封神但也接近。
每天晚上7點(diǎn)半左右出攤,本來是開到凌晨2點(diǎn),但有時候炒著炒著又來客,“有錢干嘛不賺,有時候,回家捯飭捯飭就凌晨4點(diǎn)鐘了”,干脆就白天睡覺,晚點(diǎn)再起床備菜。
天熱的時候,老板娘會煮綠豆湯,配上炒飯,解膩舒暢散熱。
錦江區(qū)最好吃的炒飯
第一家炒飯在小區(qū)金潤華府門口,招牌大紅醒目,“錦江區(qū)最好吃”。
往日若是碰到王婆賣瓜的情況,直接轉(zhuǎn)身離開,但這一次鼻子不爭氣,一股熱烈的香氣撲來,噼里啪啦的聲音在耳邊炸開。
轉(zhuǎn)頭,一個穿著橫格紋的大哥,操著一口普通話,“要吃什么”。
干凈是第一印象,每一種蔬菜都分門別類,切絲裝在盒子里,顏色逐漸變深,干凈清爽自然,有一點(diǎn)潦草但非常整潔。
跟外頭的路邊小攤畫風(fēng)完全不一樣,干濕分離,明廚亮灶。
葷菜是襁褓里的嬰兒被蓋起來,隔絕灰塵與口水,有牛肉、肉絲、豬肝、郡肝、鹵肉,依然打整得舒服,眉清目秀。
牛肉率先售罄,問大哥哪個賣得好,“都好,我都會賣完”。
看見肉絲見底,于是買了最后一張門票,蔬菜不用自己撿,大哥會根據(jù)每一種葷菜自己搭配,你放一百個心去坐下。
煎蛋、炒肉、蔬菜過油、倒扣一勺米飯,每一輪的佐料都不一樣。
湊到跟前一看,裝佐料的不銹鋼都明亮,沒有任何的銹跡污垢,應(yīng)該是每天都在洗,大哥吼一聲,喊隔壁的超市拿包鹽。
鐵鍋在火苗上飛舞,動用肱二來顛鍋,每一顆米飯都是井水不犯河水,油光錚亮,穿插著五顏六色的蔬菜,賞心悅目。
沒有追求味道的深邃,佐料下手不重,反而是讓食材本身發(fā)力。
不僅不油,而且?guī)缀趺恳豢诙加辛?,土豆是意料之中,韭黃是點(diǎn)睛之筆,一點(diǎn)若隱若現(xiàn)的小米辣,在下一口到來之前消失。
確實不是浪得虛名,新鮮生動,肉量不少,米粒飽滿,鍋氣很足。
雖然小貴,但大哥是個講究人,勺子不是用的黑色軟勺,紙巾是維達(dá),榨菜都是在眼前拆包,不是來路不明的蘿卜干。
下午六點(diǎn)擺攤,但是五點(diǎn)半就排起隊了,大哥說要吃牛肉早點(diǎn)來。
問能不能打電話先幫忙炒,“道理是可以,但實際是不行”,下一秒開始說服一隊人馬,能否炒成一鍋,“這樣快”。
后來的每一個人,他都苦口婆心的招呼,“要等二十分鐘哦”。
之前在想一碗炒飯能好吃到哪里去,但在黑燈瞎火的路燈下確實吃到了含金量,久違的學(xué)生時代的味道,卻尤為家常。
看到有老人、孕婦都在打包,割舍不了那一口不垃圾的垃圾食品。
流動小攤
不固定時間出攤
不必專門去
住在附近可以淺嘗一下
評論區(qū)告訴我
哪里還有好吃的街頭炒飯
今日編輯 | 余飛
本文系談資“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圖片
否則將追究法律責(zé)任
@普卡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