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翔橋站或?qū)⒃儆淮胃赂脑??”最近,這座杭州人氣最火爆的地鐵站傳出了一則消息,在社交平臺上,又引起了不少網(wǎng)友的關注。
據(jù)悉,這一消息源于9月4日發(fā)布于杭州地鐵招采平臺的一則公告——《杭州地鐵1號線龍翔橋站站臺通行能力提升及配套工程招標公告》。公告顯示,本次改造涉及電梯、樓梯、站臺門控制室及站臺門等多處設施,項目總投資164.24萬元,施工總工期為90日歷天,并計劃于2025年12月28日前完成驗收。
這一消息是否屬實?目前進展又是如何?記者向杭港地鐵核實了一番。
據(jù)杭港地鐵相關負責人回應,本次改造的消息屬實,仍會是以提升龍翔橋站的通行能力為目標,“但由于目前仍處于招標階段,具體方案和相關消息尚未最終確定。待方案明確后,我們將根據(jù)招標結(jié)果及時對外公示。”
地處武林商圈與湖濱商圈交匯處,離西湖僅百米之遙的它,長期穩(wěn)居杭州地鐵線網(wǎng)“頂流”之列。每逢周末或節(jié)假日,這個離西湖最近的地鐵站便人潮洶涌,頻頻開啟“人從眾”模式。
正因為如此,就在去年,龍翔橋站剛剛完成了一輪為期38天的改造工程。當時的改造主要包括:將站廳中部安檢點遷移至A、B出入口通道區(qū)域,把A、D口附近的自動售票機改為明裝式,從而釋放約40平方米的乘客流動空間。此外,閘機通道總數(shù)也從31個增加至38個,其中雙向閘機大幅增至18個,寬閘機數(shù)量從1個擴充到6個,極大便利了使用輪椅、嬰兒車或攜帶大件行李的乘客。
不過,即便有了上一輪的升級優(yōu)化,龍翔橋站的客流壓力也并未完全消除。在今年暑假期間,這里還是多次出現(xiàn)了出入口管控的情況。
面對龍翔橋站的大客流負擔,長期以來,也有不少杭州市民積極建言獻策:有人建議通過手機導航App實施主動分流,避免將全部西湖游客引導至龍翔橋站;也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協(xié)調(diào)收回工聯(lián)CC、銀泰等商業(yè)體部分地下空間,用以擴展站廳容積,改善通行條件。
那么未來,你希望能夠看到什么樣的龍翔橋站?是更順暢的進出站流線、更寬敞的候車空間,還是更智能的客流引導服務?關于這一站點的后續(xù)改造進展,記者也將持續(xù)保持關注,及時帶來最新動態(tài)。
圖文來源:每日商報
本文為轉(zhuǎn)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