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秦腔癡迷者,友人遞來戲票《鍘美案》讓我心頭一熱 —— 兒時聽包公斷案的唱段起,那鐵面無私的身影便在我心底扎了根,今日終能再赴劇場與正義約會。
劇場內(nèi)座無虛席,男女老少屏息凝神。鑼鼓點從戲臺深處驟然炸響,似驚雷從千年時光越過八百里秦川——《鍘美案》的大幕在滿場肅穆中緩緩拉開。
臺上光影流轉(zhuǎn),秦香蓮牽著一雙兒女,衣衫單薄,滿面風塵,一步步走出了千里尋夫的艱辛。那身粗布衣裳,沾著沿途的塵土,襯得母子三人的身影格外孤苦。
闖宮認夫時,她眼中的期盼被陳世美的冷漠擊碎,她的倔強里藏著無盡的委屈,直到韓琦持劍闖入破廟,寒光逼向母子三人。當真相如利刃般剖開陳世美的絕情,那忠義的家將韓琦仰天長嘆,仗劍自刎,臺下響起一片壓抑的嘆息。
就在秦香蓮拉著孩子、望著血泊中的韓琦走投無路時,驀然間鑼鼓聲歇,弦樂轉(zhuǎn)沉。一道黑影踏著 “云步” 從臺側(cè)緩步登場:面如玄鐵,目似朗星,額間那彎瑩白月牙格外醒目 —— 開封府尹包拯,終于來了。
老輩人說,包大人的黑面是 “日斷陽、夜斷陰” 熬就的。白日里坐堂問案,為黎民昭雪沉冤;夜幕下魂入陰司,替亡魂討還公道。終年無歇的奔波與操勞,才染得這一身如墨的正氣。
聽畢秦香蓮聲淚俱下的哭訴,包公眉頭緊鎖,當即拍板親審此案。他不推諉、不避權(quán),更不懼那背后的皇家勢力,設(shè)下巧計便將陳世美請至公堂。
面對鐵證,陳世美仍仗著駙馬身份百般抵賴。包公一聲令下,衙役卸去他的官袍玉帶,那層虛偽的榮華被撕碎,他才癱軟在地,不得不跪伏堂前。
誰曾想,他也曾是寒窗下的苦讀人?十年寒窗,九載油熬,案頭的詩書翻爛了一冊又一冊,寫文章的筆禿了一支又一支,才換得 “金榜題名” 的榮光。
可他忘了初心,轉(zhuǎn)頭便拋棄了糟糠之妻與膝下一雙兒女,為攀附皇權(quán)不惜買兇殺人。如今面色灰白,冷汗順著鬢角下淌,他深知:自作孽、不可活。
正當包公要落筆判詞,堂外忽起喧嘩,“太后駕到 ——” 的唱喏聲刺破寂靜。
鳳輦鸞駕迤邐而來,金瓜鉞斧的光亮耀得人睜不開眼,宮娥捧著羽扇分列兩側(cè),侍衛(wèi)按劍而立,瞬間將這肅殺的公堂襯得如瓊樓玉宇。
太后斜倚在鋪著錦緞的座椅上,不怒自威,眉眼間帶著不容置喙的傲慢:“包卿家,陳世美乃當朝駙馬,關(guān)乎皇家體面,豈容你擅自處置?”
包公挺直腰向前,毫無懼色,躬身行禮:“太后明鑒。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若因駙馬身份便枉顧律法,他日何以安撫天下百姓之心?”
皇公主立在鳳輦旁,面罩寒霜。她何嘗不知陳世美罪該萬死?可駙馬若被問斬,她這公主將守寡終生,這深宮之中的孤獨,有時竟比人命還重。
此時,秦香蓮再次牽著孩子上前,跪在冰冷的地上,脊背卻沒有絲毫彎曲。她那飽經(jīng)風霜的臉上,眼神卻異常堅定,透著一股 “不為強權(quán)” 的凜然。
兩個孩子緊緊攥著母親的衣角,露出一雙雙濕漉漉的眼睛,既怕堂上的黑面官人,更怕那個曾要置他們于死地的 “父親”。
戲到此處,滿場的空氣都似凝固了。一邊是鳳冠霞帔、珠光寶氣的皇家親眷,一邊是布衣荊釵、滿臉風霜的民間婦孺;一邊要維護 “皇家體面” 的虛浮,一邊要討還 “人間公道” 的實在。
這哪里是兩個人的對峙?分明是千年禮法與底層人心的碰撞,是權(quán)貴特權(quán)與世間公理的交鋒,是在上演一出無聲的善惡對決。
包公立在公堂中央,如砥柱中流般沉穩(wěn)。他的黑面依舊肅穆,額間的月牙卻愈發(fā)清亮,那光不僅要照見秦香蓮的冤屈,更要照破皇權(quán)籠罩的迷霧。
他的聲音不卑不亢:“太后,若今日為皇家體面而枉法,他日律法便失了威嚴,百姓便沒了依靠,國將不國。臣寧可今日得罪鳳駕,也不敢有負天下蒼生?!?/p>
“放肆!” 太后猛地一拍案幾,“包拯!你莫非真要為一個村婦,與整個皇家為敵?”
包公沒有看太后,目光越過那頂華麗的鳳冠,望向滿場觀眾。那些眼神里,有期待,有焦慮,有憤怒,還有對 “公道” 最樸素的渴望。
他的聲音忽然沉了下來,帶著千鈞之力:“太后請看堂下這婦人 —— 她為供丈夫讀書,賣盡了陪嫁的首飾;為養(yǎng)活一雙兒女,日夜操勞,熬白了頭發(fā)。
她今日來此,不要金銀,只求一個‘理’字,陳駙馬還要殺他母子?;始殷w面固然重要,可若這體面要用無辜者的血淚和生命來換,臣寧可摘了這烏紗帽,也定要還她一個公道!”
滿堂寂靜?;使髡乜粗叵闵?,忽然看清了她眼底的決絕 —— 那是一個母親被逼到絕境后,為孩子、為自己爭來的最后尊嚴。
皇太后也沉默了,她目光變得悠遠,仿佛透過眼前的喧囂,看到了深宮中那些無人知曉的艱辛,看到了尋常百姓家 “柴米油鹽” 的踏實。
“民婦只求一個理?!?秦香蓮忽然開口,聲音不高,卻字字清晰,“若皇家連這理都不給,民婦便撞死在這公堂之上,讓天下人看看,這王法到底是不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兩個孩子似懂非懂,卻更緊地抱住了母親,小小的身子微微發(fā)抖。
“開鍘 ——!”隨著包公一聲斷喝,那柄象征正義的鍘刀轟然落下。
陳世美癱在地上,面如死灰。直到最后一刻,他才猛然驚醒:那些被自己棄如敝履的親情、道義,恰恰是人生最珍貴的東西。
他的目光掃過秦香蓮母子,掃過包公額間的月牙,最后定格在虛空之中 —— 那里或許有他少年時 “金榜題名、造福鄉(xiāng)鄰” 的初心,有他與秦香蓮 “舉案齊眉” 的誓言,更有他邁出那步錯棋時的一念之差。
戲終了,我出了劇院。月光從云端探出頭來,如水銀般傾瀉在大地上。那輪明月,多像包公額間的月牙啊,跨越千年,依舊明察秋毫,照徹人心。
今人看《鍘美案》,總說包公鐵面無私,卻不知那鐵面之下,是一顆滾燙的 “為民” 之心;那鍘刀之上,是一份沉甸甸的 “守正” 之責。
千百年來,戲臺下的看客換了一茬又一茬,可天空上的那輪明月從未黯淡 ——它是包公的月牙,代表“法治” 二字,是人間的公道,是穿透黑暗的光。
包公的月牙,穿越了宋元明清的時光,跨過了八百里秦川的溝壑。就像秦腔的鑼鼓,永遠回蕩在黃土高原,也回蕩在每個期盼 “公道” 的人心中。
編后語:
《鍘美案》這出戲,鋪展的是一幅關(guān)于公道與權(quán)貴、人性與法理的千古長卷。我們始終在那輪明月的映照下 —— 既是旁觀者,也是親歷者;既是看戲人,亦是戲中人。
2018年3月13日寫于西安 2025年9月10日修改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