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xié)在2025年9月5日正式啟動了國家隊主教練的全球選聘程序,目標明確指向獲得2030年世界杯的參賽資格,在這一背景下,我認為高洪波是目前最合適的人選。
不少人提出,像于根偉、邵佳一、李金羽,甚至深圳隊的鄧卓翔都可以考慮,但洋帥并不適合當前的中國足球,這不是盲目排斥外教,而是基于多年實際表現(xiàn)的判斷。
國足戰(zhàn)績長期低迷,主要原因并非球員真實水平不足,而是整體未能發(fā)揮出來,語言障礙和文化差異,是外教難以跨越的鴻溝,中國球員成長環(huán)境特殊,缺點鮮明,且現(xiàn)階段留洋球員極少,外教習慣用國外經(jīng)驗指導中國球員,往往效果不彰,這些年來,只有高洪波帶隊時,國足呈現(xiàn)出比較明顯的變化。
高洪波曾兩次執(zhí)教國家隊,其成績是本土教練中最突出的,僅次于米盧,他理解中國足球的文化背景,清楚如何調動球員積極性,也能妥善處理與政府、媒體等多方關系,這些都是外教很難快速掌握的部分,從以往經(jīng)驗看,外教如佩蘭等,最終成效有限,而高洪波的執(zhí)教思路,更貼近中國球員的實際。
很多人把高洪波與女籃鄭薇、男籃郭士強相提并論,認為他們都是本土教練中能夠準確把握中國運動員心理的代表,這類教練的共同點在于熟悉中國文化、了解中國球員的成長經(jīng)歷與心理特征,并能據(jù)此制定符合現(xiàn)實條件的戰(zhàn)術和管理方式。
正如日本足球崛起的歷程中所顯示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中國足球需要的不是大牌外教,而是能扎根現(xiàn)實、務實帶隊的人。
高洪波的另一個優(yōu)勢是性價比,請洋帥往往費用高昂,但效果未必理想,不少俱樂部過去重金聘請外教,結果卻常是“好看不好用”,本土教練薪資相對合理,也更愿意傾注心血、承擔責任,高洪波若接手,理應獲得頂薪待遇,與外來教練看齊,這是對他能力和壓力的基本尊重。
但僅有高洪波還不夠,必須給予他完全的自主權,足協(xié)不能干預球隊管理、人員選拔和戰(zhàn)術安排,只負責做好后勤保障,選人用人的權力必須交給主教練,成績目標則通過合同明確,獎罰分明,一旦出現(xiàn)貪污受賄等行為,必須依法嚴懲,以儆效尤,只有在權責清晰、不受干擾的環(huán)境下,教練才能充分發(fā)揮能力。
回顧歷史,洋帥在中國俱樂部的執(zhí)教大多難言成功,一部分原因在于球員心理上的排斥——高薪請來的外教,容易讓球員產(chǎn)生“為外人踢球”的想法,缺乏認同感和歸屬感。
足球不是單純的技術活,更是心理和文化的集體表達,一個不了解中國抗戰(zhàn)歷史、不熟悉中國人精神特質的外教,很難真正帶領好中國球隊。
高洪波是否完美?當然不是,他面臨的挑戰(zhàn)依然巨大,尤其是在臨場應變和大賽抗壓方面,還需進一步檢驗,但至少他的方向是正確的,思路是清晰的,在他麾下,球隊的比賽內容、精神面貌往往有保證,這不代表一定能沖進世界杯,但比起盲目追求洋帥,這條路更值得嘗試。
中國足球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穩(wěn)定和務實,不高估自己,不低估對手,從實際出發(fā),找準自己的節(jié)奏,高洪波正是這樣的教練——他熟悉中國足球的底子,也了解亞洲足球的格局,他不會好高騖遠,而是會一步步打造球隊。
綜上所述,我認為高洪波是當前國足主帥最合適的人選,這不是出于情感選擇,而是基于足球規(guī)律和文化現(xiàn)實的理性判斷,給他時間、空間和權力,讓他專注地開展工作,中國足球才有可能在現(xiàn)實基礎上逐步提高。
最終能否沖進2030年世界杯,誰也無法保證,但可以肯定的是,請洋帥大概率重蹈覆轍,而用高洪波,至少希望掌握在自己人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