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思念有味道 #
某天深夜饞蟲發(fā)作
點開外賣軟件又覺得都不香了
念頭一轉(zhuǎn),計上心來
團子要作出一個“懷民亦未寢”的決定
身在異鄉(xiāng)的瀘州舊友們發(fā)條消息
說說,瀘州哪口吃的是你心心念念的、朝思暮想的、吃不到就渾身難受的???
都別睡,起來吃!信息剛發(fā)出去,自己倒先咽了下口水,無數(shù)個瀘州的清晨和黃昏,在胃里蘇醒。
叮咚~#01
消息來自——愛吃面的L君
每次回瀘州,先吃一碗面。L君說起面來是滔滔不絕,還在瀘州念書時,她每天早上都是牛肉、雜醬、豆湯、肥腸、雙椒…各種口味換著來,天天都吃不膩!
瀘州的面為什么能讓人如此心心念念?是因為濃郁的湯底,噴香的碼料,還是勁道的面條?是,也不止是這些——
瀘州的面條多用水葉子面,也叫堿水面,靈魂就在于這個“堿”字上,加入食用堿后的面條,彈性與柔韌恰到好處,也不會掩蓋面條本身的麥香。
還記得小時候跟隨爺爺奶奶,端著面粉去搟面手工作坊,加工成水葉子面?,F(xiàn)在作坊難見,在農(nóng)貿(mào)市場還有賣水葉子面的店,一兩塊就能買到一大把。
碼料和湯底講不細,瀘州面條的種類太多了!碼料做法豐富,湯底熬制也各家有各家的秘訣配方,花樣百出也是瀘州面吃不膩的原因之一。
面條、碼料、湯底,三者缺一不可 。還有什么是值得“心心念念”的?
在瀘州,老面館占據(jù)了半壁江山。街邊路上,招牌樸素中帶點破舊的面館,走進去一問,都是開了上十年,乃至二十多年的店。瀘州人從小吃到大,這種滋味不是在外地能體會到的。
在瀘州吃面時不覺得稀奇,出門在外又無比思念。L君說,在外想吃面的時候,就會買上一把古藺掛面,自己煮來吃,也像回了家。
叮咚~#02
消息來自——粑粑腦袋小K
小K老家是古藺的,說米粑粑時團子還沒對上號。她說,米粑粑是圓圓的扁扁的,雪白雪白,吃起軟軟的、甜甜的,帶點微酸。
瀘州主城區(qū)、茜草、藍田管這個粑粑叫白糕,合江、瀘縣及其周邊叫泡粑,古藺敘永地區(qū)叫米粑粑。而瀘州城區(qū)又管另一種方形的粑粑叫泡粑,叫法上有些爭論不清……但記憶中的味道,會比名字先認出這款粑粑~
小時候很期待趕場天,爺爺總會從背篼里拿出還熱乎的粑粑,先吃兩個墊肚子,吃不完的留著二頓放在飯上蒸,所以記憶里,它是米飯粒和酸甜粑粑糅雜的味道。
老一輩的瀘州人基本都會做“家常版”的豬兒粑,跟小孩拳頭大小,皮不厚,餡料是真夯實,打谷子干農(nóng)活吃幾個,渾身都是使不完的牛勁……
黃粑也是一樣,家鄉(xiāng)鄰里間,做了好吃的都會互相贈送。嬢嬢們大方,一個黃粑比手掌還大!小孩們愛吃袖珍版的,大人們則負責消滅中等的,大號的則可以用來油煎。
小K外出的地方并不算遠,在外也能吃這些粑粑,但她總覺得差點意思。其實川南江水相連,吃喝習慣大多相近,大概重點不是粑粑本身,而是這個味道屬于家鄉(xiāng)。
叮咚~#03
消息來自——豆花忠實擁護者阿Q
阿Q說到豆花,也讓團子想起,逢年過節(jié)或是有客人來,豆花可是誠意滿滿的招待物。家里人要早起磨豆子,白色還帶點豆腥的生豆?jié){涓涓流下,豆渣裝進布袋子里開始按揉捏,大力出汁水,然后將豆?jié){倒進大鍋里,點膽水之前,得記得叫爺爺提前舀出一盆豆?jié){來。
而在合江,豆花是融進了合江人的三餐里的。
“過早”,這個詞合江人應(yīng)該不陌生吧?一碗白豆花,精心配個蘸水,打碗窖水,如果想吃的更“奢侈”一些,那就再來碗燒白!
配上老板家的秘制蘸水,豆花細膩棉扎,滾上一圈蘸水也不散,木姜油的香味加上糍粑辣椒的辣味開胃上癮,三碗米飯下肚才過癮。瀘州大多豆花店都可以無限續(xù)米飯和豆花,幾塊錢管飽,物美價廉!
“出川入黔,問道江門尋味葷豆花”,敘永的江門葷豆花也是一段老記憶,豆花串起湯、菜、肉,而江門串起瀘州城區(qū)、古藺、貴州。葷豆花現(xiàn)在也衍生有豆花火鍋,想涮啥自己加~
除了做成菜,豆花也可以做成小吃。不同于南北的“甜咸之爭”,瀘州人表示,豆腐腦應(yīng)當是辣的!早些年想吃豆腐腦,是要循著挑擔人的吆喝聲追跑,用五毛錢換朝思暮想的一碗豆花小吃。
叮咚~#04
消息來自——愛媽媽手藝的CC
如果要排“想吃美食榜”,那家常味將是無懈可擊的。想象游子遠歸,家人招呼你坐下,問起你在外是否辛苦,飯桌上的菜在冒著熱氣,眼睛里也忍不住在冒著熱氣……
在鄉(xiāng)壩頭,每當吃年夜飯和紅白喜事時,主人家就會通知各路親朋好友,扯棚!在熟悉的藍紅色膠布下齊聚一堂吃壩壩宴。赴宴又叫走人戶,團子小時候可喜歡湊這個熱鬧!
辦一次酒席,鄉(xiāng)親鄰里們都會自發(fā)動員起來,村里把各家各戶的碗盤集中到一起,膠板凳圓桌子拉來擺起,幫忙是約定俗成的,大家伙一起洗菜、洗碗、端菜…快活聊著天,就把活都干好了。
走人戶還叫吃“九大碗”,一碗酥肉湯打頭陣,燒白、夾沙肉、膀、鲊肉、燉全雞…總之是雞鴨魚肉樣樣齊全,前菜還未動,后菜已經(jīng)上!
飯桌上,相識或不相識,自我介紹一番,就是能相談甚歡的朋友了。熱熱鬧鬧吃完,又和和氣氣收拾,走時依依不舍,已開始期待下次再見。
叮咚~叮咚~消息還在不停彈出…
原來“出門在外”
就是“心心念念”的原因
舌尖上的溫存
打個圈成了心尖的思念
等到他們回來,可得挨個吃安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