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夏的一天,魏向麗同志在河南省洛陽市人民調解中心,光榮地加入了人民調解員隊伍。作為90后的新生代調解員,三年來,她始終將年輕的朝氣、澎湃的熱情與創(chuàng)新的思維融入到調解工作中,用青春智慧為基層社會治理貢獻力量,成為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年輕踐行者。
愛崗盡責,快速響應解民憂
2022年,洛陽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大廳正式設立人民調解窗口,魏向麗主動請纓,承擔窗口接待工作。前臺接待崗位是社情民意的“傳感器”,也是群眾申請調解的“第一站”,受理的糾紛涵蓋勞動、合同、消費、物業(yè)、婚姻家庭、小額債務等多個領域。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她查閱資料、分類總結,練就了“一眼識糾紛”的本領,能夠以最快的速度精準判斷出糾紛性質、法律關系與矛盾焦點,合理規(guī)劃解紛路徑。在一次窗口接待過程中,一名當事人因糾紛不屬于法律援助范圍,轉而尋求人民調解,魏向麗先安撫其情緒、登記案情,再通俗講解人民調解的流程、預判結果及調解不成的救濟途徑,幫當事人做到“心里有數”,并及時與辦案調解員溝通細節(jié),最終促成糾紛成功調解。
精研業(yè)務,“事心雙解”顯溫度
魏向麗堅信“終身學習是核心競爭力”,她不僅專注調解實務,更努力成為“復合型”調解員,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法律知識,考取助理社會工作師證書,將社會工作“助人自助”理念與個案工作方法融入調解,既解“事”也解“心”。在一起離婚糾紛中,當事人王某某因長期被配偶趙某某言語打擊后喪失自信,主動提出離婚,但趙某某卻不愿離婚。魏向麗一邊提醒趙某某多給予鼓勵認可,一邊針對“家庭收入全由趙某某保管”的問題,向其普及夫妻共同財產法律規(guī)定。經過反復勸解,趙某某深刻認識到自身的錯誤思想,夫妻二人最終重歸于好。
案無小案,認真負責贏信任
魏向麗始終以“案無小案”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起糾紛,當事人也把她看作是值得信賴的“自己人”。2025年7月,靳某通過“洛陽解紛碼”微信線上服務平臺申請調解勞務合同糾紛。靳某為對方當事人張某清理垃圾,300元勞務費遲遲未結,而張某卻遠在外地打工,無法當面溝通。魏向麗聯系張某后添加其微信,表明靳某已申請調解,希望張某能主動履行給付合同,但張某以各種理由三次推遲付款時間,期間魏向麗始終耐心溝通、不斷督促,最終靳某在一個月后收到欠款。
共學共進,分享經驗促成長
“我的調解經驗是工作給的,理應回饋給工作。”三年多來,魏向麗已成功化解糾紛近百起,她將自己的實戰(zhàn)經驗整理后做成課件,在市、縣調解員培訓班上進行分享,帶動更多同行共同提升。魏向麗總說,“調解工作不該暮氣沉沉,作為90后、00后的調解員,我們更懂用新技術提高效率、用新語言做好溝通。”在工作中,她始終用年輕人的智慧、熱情與專業(yè),讓看似瑣碎的調解工作充滿活力,也讓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工作實踐中茁壯成長。(來源 洛陽市人民調解中心)
【編輯 瀅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