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背后,還站著歐美。
在澳洲恩納巴,這里有一片荒涼的土地,景色也十分單調,原本這里并不起眼,但如今卻成了澳洲的礦業(yè)重地。
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之下,隱藏著一個巨大的礦坑,看起來堆滿這里堆滿了毫無價值的泥土,但實際上,這個礦坑儲藏著超過百萬噸的關鍵礦物,也就是所謂的稀土。
其中蘊含的元素對于今天制造新能源汽車、風力渦輪機和國防裝備都非常關鍵。
現(xiàn)在,澳洲正對這一發(fā)現(xiàn)寄予厚望,已經貸款了數(shù)十億美元給一家礦業(yè)公司,旨在開采這些金屬,并試圖挑戰(zhàn)我國的稀土地位。
貸款數(shù)十億美元,只為了開采稀土,澳洲這場豪賭會成功嗎?
從背景來看,很容易發(fā)現(xiàn)澳洲今天開采稀土的動機。
目前全球貿易化正處于關鍵階段,以美國為首的貿易保護主義者,試圖對我國商品加征關稅,在這個過程中,稀土的戰(zhàn)略重要性不斷提高,已經到了西方為此不惜砸下重金的地步。
此前,福特汽車就曾停產一周,一個月后福特CEO透露,停產就是因為稀土短缺所導致,并坦言公司仍在為確保穩(wěn)定供應而苦苦掙扎。
到今天,我們已經恢復了稀土的出口供應,但西方已經開始擔憂,稀土的重要戰(zhàn)略價值。
根據(jù)勘探,目前澳洲的100萬噸稀土庫存價值可能超過了6.5億美元。
而稀土為什么如此重要珍貴呢?
稀土其實指的是元素周期表中的17種元素,它們質輕、強度高且耐高溫,特別適用于小型電動馬達。
稀土實際上并不稀奇,黃金相對來說更為稀奇,但稀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以一輛新能源汽車為例,有些依賴稀土元素的車型從側鏡、音響再到雨刷,數(shù)十個組件中都會含有稀土。
而全球稀土的儲量其實也非常多,但目前幾乎所有的供應都掌握在我國手中,這就是澳洲準備開采稀土背后的原因。
而曾經,歐洲也是稀土的開采大國。
上世紀90年代,歐洲尤其是法國還曾擁有發(fā)展良好的稀土產業(yè)。但今天,幾乎所有的稀土產品都來自我國,我國數(shù)十年對稀土的投資和開發(fā),到現(xiàn)在已經占據(jù)全球稀土開采的50%以上,以及90%的加工能力。
以美國為例,美國有80%的稀土進口依賴我國,而歐盟對我國的稀土依賴更高,達到了98%。
到今天,西方似乎已經想要打破這種控制。
但稀土,也并非那么簡單。
開采稀土,只是第一步,而這反而還是比較簡單的部分,稀土的加工和精煉,則是更難的一部分。
這些稀土元素的化學性質非常相似,因此要想分離它們需要經過很多階段。
除此之外,加工稀土還會產生殘留物和廢料,處理起來也很有挑戰(zhàn),而這些廢料常常含有放射性物質,處理成本也十分高昂。
而這也是澳洲礦業(yè)公司貸款數(shù)十億美元的原因之一,旨在建設一座精煉廠,以滿足稀土需求。
根據(jù)業(yè)內人士的預計,到本世紀末,全球對稀土的需求將增長50%至170%。
而根據(jù)澳洲礦業(yè)公司的預計,即便是現(xiàn)在準備著手開采稀土,也至少要到2030年才能滿足西方國家對稀土的顯著需求。
而這座位于澳洲的稀土工廠,將不可避免地成為我國之外的替代選擇。
不過,這仍然需要時間。
目前澳洲這家稀土精煉廠至少還需要兩年時間才能夠建成并投入運營。
盡管還有兩年,但目前已經這家精煉廠已經收到了訂單的詢問。對歐美汽車制造商來說,通常會提前數(shù)年規(guī)劃投產,因此在精煉廠尚未上線之際,該公司已經接到關于投產時間的詢問。
而稀土這項技術雖然沒有芯片那么強的技術性,但從戰(zhàn)略的角度來看,其重要性不亞于芯片。
稀土對綠色轉型、新能源汽車以及國防技術都至關重要,因此去掌控稀土這項資源,逐漸成為各國急切處理的優(yōu)先事項。
對澳洲來說,精煉稀土和加工,所需要的僅僅只是時間,但稀土的難度,其實并不在精煉和加工,而是污染。
開采稀土過程中的環(huán)境足跡,其污染力度并不大,真正存在較大挑戰(zhàn)的反而是稀土精煉,在這個過程中,涉及提取、浸出、熱裂解和精煉,這些過程都會產生放射性成分。
在澳洲,要想徹底杜絕污染問題,仍然需要極強的技術問題,而這些同樣是巨大的挑戰(zhàn)。
不過澳洲的這家稀土精煉廠一旦正式投產使用,對我國來說,其意義也很大,畢竟當下我國的稀土加工幾乎占了全球份額。
現(xiàn)在突然冒出來一家澳洲加工廠,其挑戰(zhàn)意義不言而喻。
按照澳洲相關的預測,至少要到2030年才能夠滿足歐洲的需求,這對我們來說,同樣也是一個時間機會,至少現(xiàn)在,稀土仍然還牢牢掌控在我們的手中。
資源,尤其是戰(zhàn)略資源,在過去全球化的時候,都不是問題;但現(xiàn)在隨著特朗普開始不斷筑起貿易壁壘,資源開始變得越來越重要,大家都希望把關鍵資源掌握在自己手中。
這對全球化來說,本身就是逆全球化。
澳洲的礦業(yè)開采,就是如此。
不論澳洲的稀土開采加工能否成功,這都必然會成為一個信號,即歐美不再局限于資源集中,這是歐美資源分散化、去風險化的又一力證。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