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排隊買奶茶?泉州人的“快樂水”,早已藏在巷子里傳承了百年。
天然石花草、清涼仙草、酥香花生、爽脆蘿卜… 泉州人用最樸素的食材,慢火熬煮、冰鎮(zhèn)調(diào)味,做成了連老祖宗都點頭的古早味。
四果湯
四果湯是泉州飲品界公認的“C位”選手。
最初的四果湯是由薏米、綠豆、紅豆、蓮子組合而成,隨著商業(yè)繁榮帶動食材交流,加入石花膏、芋圓、阿達子和當季水果等食材,發(fā)展成為有幾十種配料的小吃。
石花膏是必備小料。新鮮采摘的石花草,經(jīng)過精撿、搓洗、溫水下鍋、熬煮、過濾、靜置9-10小時,最后凝結成剔透的膏體。
搭配上手搓阿達子、慢火熬煮的紅豆、當季鮮果等豐富的輔料,最后加入蜂蜜冰水。哧溜一口,Q彈與清脆在齒間交織,清涼瞬間灌入喉嚨。
菜頭酸
在泉州,白蘿卜被親切地稱為“菜頭”,而菜頭酸則是當?shù)厝讼募颈貍涞膫鹘y(tǒng)小吃。
它以白蘿卜為主料,經(jīng)切片后用鹽稍加腌漬,去除澀味后加入糖和白醋調(diào)味,口感酸甜清脆、冰涼開胃。
菜頭酸不僅冰涼爽口,還有清熱敗火的功效,是泉州人的降火“神器”,牙疼、嗓子痛的時候,先來一瓶菜頭酸。
花生湯
清晨的泉州,常被一碗溫熱香甜的花生湯喚醒。
這道傳統(tǒng)早點以花生為主角,需經(jīng)慢火熬煮至湯色乳白、花生酥軟卻不散,入口即化。因閩南語中“花生仁”發(fā)音近似“土豆奶”,常被誤認為添加了牛奶,實則濃白湯色源自花生本身的油脂與蛋白質(zhì)。
油條與花生湯是黃金cp。香濃的漿汁搭配一根油條,蘸著湯吃,或直接打入一個雞蛋,甜潤濃郁、暖心飽腹。
豆花
閩南地區(qū)偏愛甜豆花,常淋上蜜水、黑糖汁,或加入綠豆、紅豆、芋圓等配料。
冰鎮(zhèn)后的豆花細膩滑嫩,輕抿一口,豆香清甜瞬間驅散暑氣。
以往常有小販推車叫賣,如今雖不多見,但那入口即化、清涼沁人的滋味,仍深深烙印在許多人的味蕾記憶中。
仙草蜜
仙草蜜是閩南經(jīng)典的消暑甜品。在泉州,不少家庭有自制仙草的習慣,街頭也常見阿婆擺賣手工仙草凍。仙草蜜的做法并不復雜,將仙草熬煮出膠,冷卻后即成深褐色的仙草凍,切塊后調(diào)入蜂蜜或糖水。
入口剎那,冰涼絲滑的仙草凍在舌尖輕輕一顫,隨即化開,帶著一股淡淡的草本清香。一碗下肚,只覺渾身的燥熱瞬間被驅散,整個人都輕盈起來。
奉茶
在泉州街頭,“奉茶”攤是最溫暖的存在。這是閩南特有的地域人情文化,民眾自發(fā)在路邊、廟門口或店門口擺設茶壺,給路人提供免費茶水。
現(xiàn)在你喝到的可能是鐵觀音、菊花茶,但最地道的還是用“清源茶餅”熬出來的藥茶。
“一碗茶湯解三暑”,清源茶餅以烏龍茶為底,配以紫蘇、茯苓、甘草等二十余味中藥制成,微苦回甘,清涼解暑、健脾開胃,成為刻在泉州人生活里的健康密碼。
穿行在泉州的老街巷弄
別忘了嘗嘗這些地道古早味
你喝過幾種呢?
福建省旅游發(fā)展集團
fjlygroup
暢游八閩平臺
cybmflxx
廈門文旅
漳州文旅
綠都三明
大武夷文旅
tmp_1258234832
平潭文旅
pingtandao61
四時福建
ssfj2023
轉載來源:泉州文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