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金庸江湖的“劍神”,有人說阿青,憑一根竹棒能挑兩千越甲;有人說張三豐,開創(chuàng)武當(dāng)劍法,百歲還能悟新招??烧嬉摗皠Α钡木辰?、對江湖的影響,這兩位都差了點意思,真正的劍神,得是《神雕俠侶》里的獨孤求敗。
先說說阿青為啥夠不上。阿青的厲害,在于“快”和“猛”,一根竹棒在她手里,能快到讓人看不清招式,連越國的士兵都擋不住。
可她的“劍”,更像“本能”,沒正經(jīng)學(xué)過劍法,全靠跟白猿對打悟出來的野路子,沒招式名稱,沒傳承體系,說白了就是“自己能打,卻教不會別人”。
金庸江湖的“神”,不光要自己厲害,還得有能留下來的東西。阿青最后帶著竹棒走了,雖然留下了越女劍法,但其他人用的,和她相比威力差距太大。
這樣的“劍”,少了點“神”該有的傳承力,頂多算“劍仙”,算不上“劍神”。
再看張三豐。老張的武當(dāng)劍法確實厲害,“太極劍”以柔克剛,能破天下硬招,他自己更是活成了江湖的“活神仙”。
可張三豐的本事,早就超出了“劍”的范疇,他后期更重“道”,太極劍講究“以無招勝有招”,核心是“道家的無為”,而非“劍的本身”。
而且武當(dāng)劍法雖然強,卻有局限:得練武當(dāng)?shù)膬?nèi)功才能發(fā)揮最大威力,不像有的劍法,只要有悟性,誰都能學(xué)。更關(guān)鍵的是,張三豐的江湖地位,一半靠劍法,一半靠“武當(dāng)掌門”的身份和“百歲高人”的威望,單論“劍”的純粹性,還差點火候。
真正能稱得上“劍神”的,只有獨孤求敗。為啥?因為他把“劍”玩到了極致,還把“劍的境界”給說透了,甚至影響了后世幾代高手。
先看他的“劍境”,簡直是金庸江湖的“劍術(shù)教科書”。
楊過在劍冢里看到他的留言,把劍分成了四個階段:
第一把“凌厲剛猛,無堅不摧”的青鋼劍,是年輕時候打遍天下用的;
第二把“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玄鐵劍,是中年悟出來的,不用花巧招式,單憑力量和境界就能贏;
第三把“木劍”,是“草木竹石均可為劍”,不用真劍,隨手拿個東西就能當(dāng)劍用;
最后是“無劍”,“無劍勝有劍”,連東西都不用,靠氣場和劍意就能制敵。
這四個境界,把“劍”從“武器”變成了“境界”,從“用手練”變成了“用心練”,后世的楊過、令狐沖,都是照著這個路子走的,楊過靠玄鐵劍成了“神雕大俠”,令狐沖的“獨孤九劍”講究“破盡天下招式”,本質(zhì)上就是“無招勝有招”的延伸。
再看他的“影響力”,比阿青、張三豐廣多了。
阿青只影響了越國一次戰(zhàn)爭,張三豐主要影響武當(dāng)一派,可獨孤求敗,隔著幾百年還能“教”出頂尖高手。楊過在劍冢里撿了他的玄鐵劍,又得了他的劍意,直接從“斷臂的落魄小子”變成了能跟金輪法王打平手的大俠;令狐沖學(xué)了“獨孤九劍”,從一個被逐出師門的棄徒,變成了能破嵩山劍法、辟邪劍法的高手;甚至連風(fēng)清揚,都因為練了獨孤九劍,成了華山派的“隱世高人”。
這種“死后還能影響江湖格局”的能力,阿青和張三豐可沒這個本事,張三豐活著的時候武當(dāng)厲害,他死了武當(dāng)就慢慢走下坡路;阿青走了,她的劍法就斷了傳承,只有獨孤求敗,靠一把劍、幾句留言,就能讓后世高手追著學(xué),這才是“神”的本事。
更關(guān)鍵的是,獨孤求敗的“劍”,沒有門派限制,沒有身份高低,只要你有悟性,就能學(xué)。
他不像張三豐,劍法只傳武當(dāng)?shù)茏?;也不像阿青,劍法只靠自己悟?!蔼毠戮艅Α辈还苣闶侨A山派、恒山派,還是沒門派的散人,只要有人教,你就能練;“重劍境界”不管你是楊過這樣的世家子弟,還是普通江湖人,只要能沉下心練,就能成。
這種“普適性”,讓他的劍法能在江湖里流傳,能真正改變江湖的“劍術(shù)格局”,而不是只局限在某一派、某一人。
說白了,阿青是“劍的天才”,自己厲害卻留不下東西;張三豐是“劍的宗師”,厲害卻只傳自己人;只有獨孤求敗,是“劍的開創(chuàng)者”——他定義了劍的境界,留下了能流傳后世的劍法,還能讓不同時代、不同身份的人都能靠他的劍變厲害。這樣的人,才配得上“金庸江湖第一劍神”的名頭,其他幾位,頂多算“頂尖劍客”,還差著一層“神”的境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