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經驗的泉友都知道,一旦考古發(fā)現(xiàn)古墓、窖藏或遺址,古代錢幣那都是成堆的出現(xiàn)。
一斤宋錢平均在110枚到130枚左右。出土幾斤那叫小菜一碟,幾十斤那叫有點意思,幾百斤到上噸重那才叫比較大的發(fā)現(xiàn)!
但今天要介紹的這個大墓,只出土了區(qū)區(qū)400余枚錢幣,卻讓專家興奮異常。
安丙墓
這就是四川華鎣的南宋安丙家族墓,被譽為1996年的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xiàn)之一,2014年央視《國寶檔案》還做了專題介紹。那么這個墓究竟有何發(fā)現(xiàn)?
這是當時發(fā)現(xiàn)的保存最完好、級別最高、規(guī)模最宏大而且雕刻最精美的南宋墓葬之一。
整個墓地出土的金器、銀器、石雕、墓志等文物有700多件,其中墓志銘就寫了五千多字,內容跟《宋史》里的記載可以對得上,是研究南宋歷史非常重要的實物證據(jù)。
除了這些,最讓錢幣愛好者津津樂道的,還是里面出的錢。
4號墓出土的部分錢幣
雖然總數(shù)不多,但安丙墓的錢幣花樣卻不少,有銅、鐵、金、銀四種材質,加起來四百多枚。
這些錢還分成了兩類:一類是當時市面上真正流通的錢,另一類是專門為下葬做的“冥錢”,也就是陪葬用的象征性錢幣。
那其中最重磅的,就是151枚“嘉定元寶”折十大錢。這種錢幣體型比較大,一個能當十個小平錢用。
鑄造得特別規(guī)整,銅質也好,上面的字寫得尤其漂亮,結合了唐代顏真卿和柳公權的筆意,看起來端莊大氣,筆力雄厚,像是書法高手寫的。
52.1毫米 嘉德2021拍賣:89700元(圖文無關)
在以前,這種嘉定元寶大錢非常少見,考古發(fā)掘幾乎沒成批出現(xiàn)過,多為四川地區(qū)的傳世熟坑。
而這次一次性出土多枚未流通品相的極品折十大錢,工藝也符合南宋官爐的風格。
所以專家們更傾向于認為,這是當時利州錢監(jiān)鑄的行用錢,只不過因為各種原因,傳世特別少。
正因為這次發(fā)現(xiàn),大家才第一次確定,原來南宋還真流通過這么一種漂亮的大錢。如今是泉界著名的名譽品,好品相至少數(shù)萬元。
圖源《國寶檔案》
此外,墓里還有發(fā)現(xiàn)規(guī)格高的金銀“冥幣”,其中22枚金質錢幣,寫有金玉滿堂、加官進祿、子孫榮貴等吉祥話,還有寶慶元寶金質錢一枚。
更有非常罕見的金質貨泉,和王莽貨泉形制相同。
銀質的總共99枚,除了四字和單字的吉祥語,還有紹定元寶和太平通寶銀錢。也可見南宋名臣安丙的地位,他仿佛在說,財富和“泉源長流”的寓意總是共通的,哪怕入土了也是如此。
其實,自古婚姻有“喜錢”,喪事有“冥錢”,甚至對古人對葬禮遠比婚禮重視得多,只因“事死如生”這個觀念。
從殷商時期古人“含貝下葬”一直到近代,陪葬錢幣幾乎和文明史一樣悠久。古代還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羨瘞錢”,也算是“明器”的一種。材質多種多樣,金、銅、銀、錫、鉛,甚至陶土和泥巴都能做。
出土陪葬錢幣的狀態(tài)(圖文無關)
并非中國獨有。在遙遠的古希臘、古羅馬,以及廣闊的西亞、中亞地區(qū)的古墓里,考古學家們也一次次地發(fā)現(xiàn),逝者的口中常常含著金幣,手中握著銀幣。
當然,收藏者們毋須過度擔心,市面上流通的大多是“窖藏錢”,和陪葬品沒關系。真正的“墊背錢”、“口含錢”有鑒定方法,實在有忌諱的可以自行學習。
無論東方還是西方,人們都希望親人在踏上那條未知的旅程時,能帶足“盤纏”,體面而又安心地走向另一個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