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長春:數字人民幣有必要在理論和實踐上進行改革升級
改革創(chuàng)新
歷史上每一次的貨幣形態(tài)的變化都是科技進步和經濟發(fā)展所推動的。從物物交換到貝殼作為一般等價物,到金屬貨幣,再到北宋時期產生的世界上最早紙幣——交子。隨后,基于商業(yè)銀行信用的銀行券出現,并逐漸被以國家信用為支撐的中央銀行發(fā)行的法定貨幣取代。如今,隨著網絡技術、移動支付和數字經濟的發(fā)展,央行數字貨幣已成為法定貨幣的升級方向。
在每一次貨幣形態(tài)變化過程中,都會伴隨官鑄錢與私鑄錢之爭?,F代銀行體系下,如果沒有中央銀行貨幣發(fā)行,私鑄錢流通會增加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一國內有多家貨幣發(fā)行方,每家貨幣發(fā)行方的資產質量差異會導致貨幣價值的差異。多種貨幣以不同價格交易,會增加交易成本,銀行體系穩(wěn)定性降低,貨幣的記賬單位功能也會存在不確定性。
私鑄貨幣所導致的貨幣單一性問題需要用央行發(fā)行的法定貨幣來解決。貨幣的單一性問題,也就是貨幣按面值的可互換性,一國的貨幣在支付中都應該是等值的。私鑄貨幣要實現這種可兌換性,而且要保障抵押品的價值安全,就必須無條件按面值兌換成法定央行貨幣。中央銀行作為最后貸款人,隨時為需要資金的銀行提供流動性,并通過嚴格的央行監(jiān)管和存款保險機制來解決抵押資產的安全,同時統籌建立金融基礎設施體系為穩(wěn)定、安全的貨幣金融環(huán)境提供支撐。
回顧貨幣發(fā)展史,貨幣體系的演進表現為形態(tài)和信用的交替演進。法定貨幣體系的確立是因為國家信用一般優(yōu)于私人信用,是歷史的自然選擇。不論技術如何變化,貨幣的幣值穩(wěn)定、流動性充裕,支付體系的公平、安全、高效、普惠是不變的原則。值得注意的是,國家信用的支撐、貨幣流動性的提升以及央行保障能力的增強,使得商業(yè)銀行貨幣實質上具備了央行貨幣的性質,二者界限日益模糊、逐步融合。其一,在存款準備金和最后貸款人制度的基礎上,存款保險制度使得商業(yè)銀行貨幣的信用大大增強。央行保障起到了支持商業(yè)銀行貨幣的作用。其二,移動支付技術支持儲蓄賬戶的貨幣層次下移,流動性提升進而加強了資金的安全性,彌補了存款保險制度的額度限制。其三,數字技術的發(fā)展進一步提升了央行對商業(yè)銀行貨幣的保障能力,央行可以更好地管理風險并維護幣值穩(wěn)定。在此意義上,嚴格以商業(yè)銀行負債和央行負債來進行區(qū)分不再適用。
在上述背景下,為順應數字經濟發(fā)展要求,保障我國的人民幣的貨幣單一性,維護金融體系和貨幣體系安全,我國也需要發(fā)行法定數字貨幣,也就是數字人民幣,并相應升級貨幣和支付金融基礎設施。同時考慮到商業(yè)銀行貨幣與央行貨幣的融合趨勢,在根本上解決法定貨幣與私人貨幣的矛盾,既要發(fā)揮商業(yè)機構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市場力量,又要維護貨幣單一性與金融安全,我們采用了雙層運營架構。從2014年至今,數字人民幣經歷了理論研究、閉環(huán)試點、開放試點三個階段,已在批發(fā)零售、餐飲文旅、教育醫(yī)療、公共服務等日常生產生活領域逐步推廣。
數字人民幣的試點取得很大進展,同時我們也發(fā)現貨幣體系中的一些新的變化,我們有必要從理論和實踐等方面進行改革和升級。在宏觀層面,目前數字人民幣作為中央銀行直接負債,實行100%準備金??蛻魧①Y金存入錢包后,資金即回籠至央行。這就要考慮經濟越發(fā)展,就越要提高數字人民幣的貨幣派生能力。在微觀層面,商業(yè)銀行承擔錢包管理、資金安全、支付服務及合規(guī)反洗錢等責任,而數字人民幣目前是央行的直接負債,應該考慮實現責權利一致。讓老百姓和企業(yè)手握閑置不生息的資產也會失去貨幣的時間價值。因此,為保障貨幣供應量與經濟增長加上價格預期相適應,同時提升商業(yè)銀行和用戶的積極性,應該對數字人民幣的計量框架進行升級,同時通過幣串和全局統一賬本等業(yè)務技術特性,為實體經濟發(fā)展提供更好的貨幣服務。
【 穆長春:長安街讀書會成員、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 】
注:授權發(fā)布,本文已擇優(yōu)收錄至“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重慶日報、新華網、央視頻、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鳳凰新聞客戶端“長安街讀書會”專欄同步),轉載須統一注明“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出處和作者。
責編: 馬嘉均 ;初審:李雨凡、許雪靖;復審:韓培濤、程子茜
更多精彩請點擊
長安街直播
長安街讀書會是在中央老同志的鼓勵支持下發(fā)起成立,旨在繼承總理遺志,踐行全民閱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學習、養(yǎng)才、報國?,F有千余位成員主要來自長安街附近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委中青年干部、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員、全國黨代表、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等喜文好書之士,以及黨中央、國務院確定的國家高端智庫負責人、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主講專家和中央各主要出版機構的資深出版人學者等。新時代堅持“用讀書講政治”,積極傳承發(fā)展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是專注讀書學習的特色理論陣地和為黨獻策的高端智庫平臺。
自2015年長安街讀書會微信公眾號開通至今,始終堅持“傳承紅色基因,用讀書講政治”的宗旨,關注粉絲覆蓋全國34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行政特區(qū)。累計閱讀量近億次,其中朋友圈轉發(fā)量千余萬次,參與互動人數近千萬人。平臺內容質量高,針對性強,受關注度良好。在中央相關宣傳網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相繼入駐人民日報、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新華網、央視頻、視界、北京時間、澎湃政務等新聞客戶端。經報送遴選評薦,《求是》《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國紀檢監(jiān)察》《黨建研究》《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黨委中心組學習》《中共黨史研究》《當代中國史研究》《人民論壇》《解放軍理論學習》《當代世界》《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國財政》《中國民政》《中國高等教育》《中國金融》《中國出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學報》《中國編輯》《中國科技論壇》《中國高校社會科學》《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外交評論》《金融評論》《社會保障評論》《中國發(fā)展觀察》《中國鄉(xiāng)村振興》《城鄉(xiāng)建設》《百年潮》《環(huán)境保護》《新型工業(yè)化》《審計觀察》《國資報告》《企業(yè)管理》等百余種中央級核心期刊已正式入選長安街讀書會干部學習核心來源期刊。此外,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長安街讀書會主編《學思平治——名家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學思平治——名家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理論讀物,形成了系列化的長安街讀書會理論學習平臺體系。該平臺累計固定讀者超百萬,影響輻射全國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大中院校等受眾數億人次。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現正面向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央企業(yè)、各省市縣(區(qū))等所屬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等單位聯合開展黨建主題閱讀學習活動。近日,經相關部門批準,全國人大常委會機關、中央紀委國家監(jiān)委機關、中央組織部、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國家發(fā)展改革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財政部、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中國證監(jiān)會、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共青團中央等定點幫扶地區(qū)的有關單位,已正式加入“長安街讀書會”黨建閱讀合作機制,并將聯合承辦“長安街讀書會”系列讀書學習活動。
關注公眾號,回復:【申請入會】【學思平治】【“十五五”規(guī)劃】【黨建閱讀】【智庫】【好書推薦】【干部培訓】【免費贈書】【直播】【新書報送】【期刊報送】查看更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