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周(二):后周太祖郭威1
10.后周太祖郭威
后周太祖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字文仲,邢州堯山縣(今河北省隆堯縣)人。五代時期后周開國君主(951~954年在位)。
(1)早年經(jīng)歷
郭威父親郭簡,擔任晉王李克用的順州(今北京市順義縣)刺史,后為割據(jù)幽州節(jié)度使劉仁恭所殺。郭威此時僅數(shù)齡,隨母親王氏前往潞州,王氏在路途中不幸辭世。郭威依靠姨母韓氏提攜撫育,始得成人。也有說法是郭威本姓常,幼年隨母親改嫁郭家,故冒姓郭。實際上,郭威年幼寒微時一度依附于后唐捧圣軍使常思,時人或謂郭威為常氏子就是這個原因?!缎挛宕贰|漢世家·劉旻》:“ 周太祖少賤,黥其頸上為飛雀,世謂之郭雀兒?!?/p>
郭威十八歲時,澤潞節(jié)度使李繼韜招募兵士,他去應招,李繼韜見便收留他在身邊做“牙兵”(藩帥的親兵)。郭威長得很魁梧,勇力過人,李繼韜很欣賞他,有什么小的過失也經(jīng)常遷就他。郭威好斗,喜歡賭博,又好喝酒,但有時也喜歡打抱不平。一天,郭威又到街上閑逛,有一個屠戶欺行霸市,非常跋扈,大家都很怕他,喝了點酒的郭威不服氣地到了這個屠戶跟前,讓他割肉,然后找茬罵他,屠戶也知道郭威不好惹,但最后終于忍不住了,就扯開衣服用手指著肚子說:“有膽量你就照這兒捅一刀!”郭威抄起刀子就捅進了他的肚子,結(jié)果屠戶一命嗚呼,郭威被抓進了監(jiān)獄,李繼韜佩服他的勇氣和膽量,又將他放了。后來,李繼韜被李存勖派兵攻滅,郭威收編進了后唐軍隊,入了莊宗李存勖的親軍“從馬直”。
(2)輔佐后漢
天福十二年(947年),劉知遠在山西稱帝,建立后漢。不久,攻下開封,定為都城。郭威幫助劉知遠稱帝有功,升戳為樞密副使、檢校司徒,成為統(tǒng)帥大軍的將相。不久,后漢高祖劉知遠病逝,郭威和蘇逢吉同受顧命,擁立劉承祐繼位,是為后漢隱帝。郭威官拜樞密使,掌管全國的兵權(quán)。當時河中節(jié)度使李守貞、永興節(jié)度使趙思綰、鳳翔節(jié)度使王景崇相繼擁兵造反。朝廷屢次出兵討伐,均無功而返。
乾祐元年(948年),劉承祐命郭威率兵出征。郭威至河中后,立柵筑壘,分兵圍困。李守貞屢次突圍,均被挫敗,相持日久,城中糧草俱盡。郭威遂下令四面攻打,一舉攻進城中,李守貞自焚而死。永興趙思綰、鳳翔王景崇相繼歸降,使風雨飄搖的后漢政權(quán)轉(zhuǎn)危為安。之后,郭威移師北伐,大敗契丹,以功進封鄴都留守、天雄軍節(jié)度使,兼樞密使,河北諸州郡皆聽郭威節(jié)制。
(3)起兵立國
劉承祐自繼位后,就與其寵臣對郭威等有功大將十分疑忌。乾祐三年(950年),劉承祐與親信李業(yè)密謀,詔令馬軍指揮使郭崇誅殺宣徽使王峻、郭威等;詔令鎮(zhèn)寧軍節(jié)度李弘義誅殺侍衛(wèi)步軍指揮使王殷,企圖一舉鏟除前朝舊將勢力。不料李弘義反以詔書密示于王殷。王殷即派人向郭威告急。郭威見事情緊急,即采用謀士魏仁浦之計,偽作詔書,宣稱劉承祐令郭威誅殺諸將,致使群情激憤,推舉郭威起兵討伐,以“清君側(cè)”。
劉承祐見郭威起兵造反,便派兵抵御。乾祐三年(950年)十一月十四日,郭威率兵渡河,劉承祐派開封尹侯益、保大軍節(jié)度使張彥超、客省使閻晉卿等率兵抗拒郭威,又派宦官瑽脫偵察郭威的動向。瑽脫被郭威軍抓住,郭威叫瑽脫奏請劉承祐把李業(yè)等人縛送軍中。劉承祐拿著郭威奏章給李業(yè)等人看,李業(yè)等都說郭威的反狀已明,就把郭威在京的家屬全部殺死。他命令將郭威家族的所有成員推上刑場,這里包括郭威還尚在襁褓中的兒子。(《新五代史》:“嬰孺無免者?!保?/p>
后漢軍在七里坡之戰(zhàn)大敗,隱帝劉承祐在出逃途中為郭允明所殺。郭威帶兵入京,覲見李太后(李三娘),讓太后臨朝聽政,并且假意擁立劉氏宗室、武寧節(jié)度使劉赟為帝。隨后,突報契丹南下,率軍北上抵御。途經(jīng)澶州時,士兵發(fā)動兵變,黃袍加身。郭威返回開封,逼迫太后授為“監(jiān)國”,奪得國政。廣順元年(951年)正月丁卯日(初五日),郭威正式稱帝,國號大周,定都汴京,史稱后周。
(4)治國有方
郭威立國后,努力革除唐末以來的積弊,重用有才德的文臣,改變后梁以來軍人政權(quán)的丑惡形象。他崇尚節(jié)儉,仁愛百姓,曾對宰相王峻說:“我是個窮苦人,得幸為帝,豈敢厚自俸養(yǎng)以病百姓乎!”他不但重視減輕人民的賦稅負擔,自己帶頭儉省,下詔禁止各地進奉美食珍寶,并讓人把宮中珍玩寶器及豪華用具當眾打碎,說:“凡為帝王,安用此!”
郭威去曲阜拜謁孔廟、孔子墓,并下令修繕孔廟,禁止在孔林打柴毀林,造訪孔子后裔,提拔其為官,表示要尊崇圣人,以儒教治天下,為周王朝治國奠定了思想基礎。
郭威在位期間,對改革累朝弊政頗有成績。免除后漢所設額外苛斂以及中唐以來地方官進奉的“羨余物色”;廢止了后晉、后漢一些極殘忍的刑法;民眾與蕃人“一聽私便交易”,諸州所差散從親事官等,一齊遣散;對累朝極為嚴酷的鹽、酒、皮革的禁令稍予放寬;廢除京城內(nèi)無名額的僧尼寺院等。對恢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郭威也采取了有效措施。授無主田土給數(shù)十萬歸中原的幽州饑民,放免其差稅。以田分給現(xiàn)佃戶充永業(yè),使編戶增加3萬多。無主荒地聽任農(nóng)民耕墾為永業(yè),提高農(nóng)民生產(chǎn)的積極性。
郭威的治國體制,是通過改革達到統(tǒng)一中國的目的。他所進行的改革不僅是多方面的,而且收到了顯著的效果。綜合起來,主要包括:提倡節(jié)約儉樸;整頓吏治綱紀;減輕壓迫和剝削;招撫流民,組織生產(chǎn);治理河患,灌溉良田;準備統(tǒng)一,開展統(tǒng)一戰(zhàn)爭。郭威的政治、經(jīng)濟改革和統(tǒng)一戰(zhàn)爭,收到了顯著的效果。
郭威除了改革利民之外,自己也非常注意節(jié)儉,盡量減輕人民的負擔。他生活異常儉樸,衣食住行都很節(jié)儉,下詔禁止各地進奉美食及地方土特產(chǎn)品,珍寶就更不用說了。他對大臣們說:“朕出身微寒,嘗盡人間疾苦,也經(jīng)歷了國與家的災難,如今當了皇帝,怎么能養(yǎng)尊處優(yōu)拖累天下百姓呢!”他不僅不讓進奉寶物入宮,還讓人將宮中的珠寶玉器、金銀裝飾的豪華床凳、金銀做的飲食用具一共幾十件,當眾打碎在殿廷之上。郭威經(jīng)常對侍臣說:“那些帝王,怎么能用這種東西!”
在治理國家方面,雖然郭威有些能力,但他仍然謙遜地重任有才德的文臣,以行動來改變從后梁以來軍人政權(quán)的丑惡形象,他對這些有才德的大臣們說:“朕生長于軍旅之中,不懂得學問,也不精通治國安邦的大計,文武官員有利國利民良策的就直接上書言事,千萬不要只寫一些粉飾太平的無用話。”
郭威的精心治理,使后周在很短的時間里就顯露出國富民強的跡象,為后周世宗繼續(xù)他的事業(y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病逝傳位
顯德元年(954年)正月,郭威病重。他自己知道難以恢復,便囑咐柴榮(日后的周世宗)說:“我不行了,你趕快替我修建陵墓,不要讓靈柩留在宮中太久。陵墓務必從簡,別去驚動,擾害百姓,不要用許多工匠,不要派宮人守陵,也用不著在陵墓前立上石人石獸,只要用紙衣裝殮,用瓦棺作槨就可以了。安葬后,可以招募陵墓附近的百姓30戶,蠲免他們的徭役,讓他們守護陵墓。陵墓前替我立一塊石碑,上面刻幾句話,就說我平生習慣于節(jié)儉,遺詔命令用紙衣瓦棺?!庇指嬲]晉王榮(即柴榮)說:“我從前西征時,見到唐朝帝王的十八座陵寢統(tǒng)統(tǒng)被人發(fā)掘、盜竊,這都是由于陵墓里藏著許多金銀財寶的緣故,而漢文帝因為一貫節(jié)儉,簡單地安葬在霸陵原上,陵墓至今還完好無損。你到了每年的寒食節(jié),可以派人來掃我的墓,如果不派人來,在京城里遙祭也可以。但是,你要叫人在河府(今河北省河間縣)、魏府(今河北省大名市東南)各葬一副劍甲,在澶州(今河南省濮陽縣)葬一件通天冠絳紗袍,在東京葬一件平天冠袞龍袍。這件事你切不可忘了。”接著,他大封群臣,命柴榮繼位說:“我看當世的文才,莫過于范質(zhì)、王溥,如今他倆并列為宰相,你有了好輔弼,我死也瞑目了?!碑斖恚ㄈ沙饺眨?,郭威病死于汴京宮中的滋德殿,享年五十一歲。謚號圣神恭肅文武孝皇帝,廟號太祖。四月。葬于嵩陵。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guān)注微信公眾號“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