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預制菜”風波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本來,9月13日也就是上周五,這場風波已經出現(xiàn)明顯的平息信號。當日下午,第一財經報道:由國家衛(wèi)健委主導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悄然通過專家審查,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這則報道,客觀上有助于消解公眾對“預制菜”的激憤,因為說到底,輿論之所以有爭議,根本上在于當前社會對“預制菜”的定義存在巨大分歧。既然衛(wèi)健委已經著手制定預制菜的國家標準,那么公眾的憤怒情緒自然會轉化為對國標出臺的期待。
當日晚間,新華社發(fā)文:《不怕你預制,怕你不告訴我》,文章一方面回應了公眾的關切,一方面也肯定了預制菜的優(yōu)勢。最后落腳在加快出臺預制菜國標和推動預制菜告知制度保障消費者知情權。
在我看來,這篇文章最關鍵的一句話是:“事實上,更多理性的消費者也并非反對預制,而是反對隱瞞和欺詐。”這句話至少包含三重含義:一是呼吁消費者理性看待預制菜,二是指出真正應該反對的不是預制菜而是隱瞞和欺詐,三是敲打餐飲商家“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通常來講,新華社的文章往往有著“一錘定音”的效果,這篇文章既照顧到了公眾的情緒,道出了公眾的心聲,也肯定了預制菜的價值,認可預制菜的優(yōu)勢,同時也給餐飲商家敲了個警鐘,讓他們意識到公眾關切的焦點并不完全在預制菜,而是預制菜的不透明。
在這篇文章發(fā)出之后,包括我在內的很多媒體朋友都認為,此事應該會像過去無數個公眾話題一樣快速翻篇了?!斑^了這個周末,就沒人再討論了。”
另外,從西貝的角度來講,事情已經發(fā)展到這個地步,門店的營收都受到了影響,即便強硬如賈國龍,在國社的敲打和公眾的聲討之下,也理應會選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企業(yè)從風暴中心回歸到正常經營。
這場風波最明確的拐點發(fā)生在新華社文章發(fā)出幾個小時后,挑起這場風波的當事方之一,羅永浩發(fā)微博表示:“西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我要忙正事了......”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事情既然是因羅永浩而起,那么沒有人比他更能夠讓事情結束了。
可誰也沒有料到,9月14日晚,西貝老板賈國龍一句話又把事情推到了無法收拾的局面。
賈老板在某餐飲行業(yè)群里發(fā)言,他先是承認了自己應對方式有錯,而后表態(tài)要向胖東來學習,一切以顧客為中心。最后冷不丁地冒出一句:“羅永浩是網絡黑嘴,是網絡黑社會。但他打醒了我,算變相的幫西貝進步。”
此言一出,原本打算“忙正事”的羅永浩也不忙正事了,直接放出狠話:“好,賈國龍,那這件事我們沒法揭過去了?!彪S后又直言賈國龍是污蔑誹謗,并邀請賈國龍來一次“公平公眾冷靜理性”的對話。
眾所周知,羅永浩在“吵架”方面有著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他的伶牙俐齒又在多年的直播帶貨當中得到強化。而從賈國龍幾次弄巧成拙的發(fā)言來看,如果公開辯論,他絕不是羅永浩的對手。現(xiàn)在羅永浩已經下了“戰(zhàn)書”,對于賈國龍來說,接不接受都很尷尬。
如果接受,賈國龍很可能會在辯論中敗下陣來當眾出丑,如果不接受,那么公眾就會認為其沒有膽量接受邀請,“強硬”與“軟弱”的前后反差,無疑會顯得自己像個笑話。
回過頭來看這場風波,從頭到尾賈國龍的表現(xiàn)都有失一個年營收幾十億連鎖餐飲品牌掌舵人水準。從引火上身到火上澆油,眼看著火快滅了,賈國龍又扇了一陣風把火點著了,大有一種把作死進行到底的架勢。
為什么說他“引火上身”,是因為他錯把顧客的一句吐槽,當成了一紙戰(zhàn)書。羅永浩是個“網紅”,但對西貝來說他首先是個顧客。賈國龍一開始就因為自己的錯誤判斷站到了顧客的對立面。
急于自證西貝不是預制菜的賈國龍,腦子一熱開放了門店后廚給全國顧客和媒體。于是,4天配送一次的牛肉條,去年送到店里的料理包,保質期24個月的西蘭花,在直播畫面中一覽無余。這無異于火上澆油。
西貝究竟是不是預制菜,公眾的標準顯然與賈國龍的標準截然相反。但二者的標準都不是國家標準,因為國家標準還沒正式出臺。所以,在一個沒有統(tǒng)一標準的話題上爭來爭去,只能是自說自話、莫衷一是。
在預制菜國標出臺之前,“預制菜”始終是個一點就著的敏感話題,公眾對預制菜的種種擔憂和猜忌,早已積累成一股無處宣泄的情緒。包括西貝在內的餐飲商家,本應該對這個話題避之不及,但賈國龍卻鬼使神差地成了主動點燃引線的那個人。
都說羅永浩是個“刺頭”,沒想到賈國龍比他更好斗,竟然說出“生意可以不做,但是非必須說清楚”這種糊涂話來。羅永浩自認屬于“攻擊型人格”,但攻擊也需要被攻擊者的配合,這場風波如果不是賈國龍主動往槍口上湊,也不至于發(fā)展到今天無法收場的地步。
賈國龍圖什么?我想他最初只不過是想通過一場聲勢浩大的表演來自證西貝不是預制菜,可惜他演砸了。而明知道已經演砸了,卻還要硬著頭皮演下去,只能換來觀眾的一片噓聲。
我想,這場風波之所以能夠發(fā)生,最根本的原因可能很簡單,那就是“攻擊型人格”的羅永浩恰巧碰到了“表演型人格”的賈國龍。前者給了后者表演的機會,后者則給了前者攻擊的靶子。于是,一場大戲拉開帷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