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要想做生意,那你得換個新思路了。
為什么這么說?
看看街上。一場年初開打的外賣大戰(zhàn),已經(jīng)從“吃飯”蔓延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耳機、數(shù)據(jù)線,還是晚上要喝的酒,都能半小時送到。
再看看身邊。一兩年前,AI還是一個寫詩畫畫的玩具。但今天,它已經(jīng)開始創(chuàng)造實打?qū)嵉纳虡I(yè)價值。怎么找客戶?AI有建議。商品圖片?AI能生成。
即時零售、AI,已經(jīng)從趨勢變成了現(xiàn)實,變成了影響流量走向、商業(yè)決策的重要變量。流量變了,打法也一定會變。尤其,是即將到來的雙11。
可是,會怎么變?
為了搞懂這件事,我特地找到了負責(zé)阿里媽媽商業(yè)化運營的樹羊,請教了她對于今年流量的看法,她也分享了一些阿里媽媽最新的策略動作,和實用的建議。
我們先從淘寶的即時零售業(yè)務(wù),閃購說起。
01
閃購,為淘寶帶來了巨大的新流量
樹羊說,潤總,你注意到?jīng)]有?
今年的阿里在閃購上,花了非常大的力氣。
根據(jù)數(shù)據(jù),閃購的日均活躍騎手,已經(jīng)超過200萬人。7月,淘寶還宣布啟動高達500億元的補貼計劃,在未來1年,直接補貼消費者和商家。
花這么大力氣,僅僅是為了打贏外賣大戰(zhàn)嗎?
不見得。因為,外賣不一定是更好的利潤中心。但大概率,是更好的流量入口。
怎么說?
周一下午,你伸個懶腰,用淘寶點了杯咖啡。但點完之后,你不一定關(guān)閉淘寶,而是會被其它東西吸引。比如,一件外套、一條牛仔褲。甚至,某個優(yōu)惠的隨心飛套餐。
然后,一筆計劃之外的交易就發(fā)生了,這就是“流量入口”的魔力。
外賣本身可能不怎么賺錢,但使用頻率更高。所以,它就會像一塊磁鐵,把用戶牢牢地吸附在自己的App生態(tài)里。利用平臺的運營能力,你就能把活躍的流量,導(dǎo)向那些利潤豐厚,但用戶不會每天都想起來的核心業(yè)務(wù)。
樹羊提到,閃購,給淘寶APP帶來了超過20%的日活躍用戶增長。這意味著,每天有數(shù)以千萬計的用戶,因為“點外賣”這個動作,涌入了淘寶。蔣凡在財報會議上也表示,預(yù)計未來三年,閃購和即時零售,會為平臺帶來1萬億元交易增量。
一萬億。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而這,還遠遠沒完。
閃購,只是計劃的一部分。阿里的真正目的,是打通“全域大消費”。
什么是全域大消費?
02
流量,從“貨架”去向了“場景”
全域大消費,那顧名思義,一定要夠全。
這里的“全”,包含了四個層面:空間、渠道、頻次、生態(tài)。
有點抽象。我講幾個故事,你就懂了。
第一個故事,關(guān)于迪卡儂。
想象一下。周五下午,你心血來潮,約朋友徒步,但需要雙新徒步鞋。網(wǎng)上買,來不及。出門買,又太麻煩。
怎么辦?
別急。直接在天貓店上下單,可能半小時,騎手就能把鞋子送到你手上。因為,訂單不再從遙遠的中心倉庫發(fā)貨,而是從離你最近的門店派送。就像外賣。
中心倉庫,就是遠場。就近門店,就是近場。兩者打通,就是空間上的全域。
于是,每一個線下門店,都從單純的銷售點,變成了高效的“前置倉”,庫存和人員,也因此而被盤活。樹羊告訴我,今年618,迪卡儂有70%的訂單,都是通過“線上下單,就近門店發(fā)貨”完成的。
第二個故事,關(guān)于趙一鳴零食。
整個集團,有15000家的龐大線下門店網(wǎng)絡(luò),但幾乎沒有線上業(yè)務(wù)。畢竟,建平臺、做運營、搞物流,都是巨大投入。但入駐閃購之后,這些門店,就都成了外賣倉,幾乎沒有增加額外成本。
7月份,趙一鳴零食在閃購的成交額,就到了1300萬,訂單數(shù)突破70萬。
線上+線下,就是渠道上的全域。
很多人說,電商沖擊了線下生意。但現(xiàn)在,電商正在以新的方式反哺線下,給那些扎根線下的品牌,帶來巨大的生意增量。那些過去懶得下樓、或者根本不知道你家店在哪的人,現(xiàn)在都能通過手機,成為你的新用戶。
第三個故事,關(guān)于巴黎歐萊雅。
它是典型的低頻消費。畢竟,用戶可能一兩個月,才會去買一次美妝。但這就帶來一個問題:你不知道自己的用戶,會什么時候需要你。
怎么辦?用高頻場景,捕獲低頻需求。
淘寶閃購,就是一個典型的高頻場景。很多人每天都會打開淘寶,點外賣、買水果。這就給了平臺和品牌,更多觸達用戶、了解用戶的機會。如果用戶常點輕食沙拉,又買過瑜伽墊,推薦健康護膚品的轉(zhuǎn)化率,自然就高。
用高頻場景,為低頻生意創(chuàng)造機會,這就是頻次上的全域。
你不需要再苦等用戶想起你,而是能讓用戶在日常遇見你,從而大大提高投放效率。今年7月,巴黎歐萊雅的新客里,有60%都來自閃購。
第四個故事,關(guān)于雅詩蘭黛。
過去,當用戶被小紅書上的筆記種草,雖然心動,但離購買還有很遠。她得先記住產(chǎn)品名字,退出小紅書,打開淘寶,搜索……每多一步,都是大量的用戶損耗。
怎么辦?
今年,阿里媽媽和小紅書合作,推出了“紅貓計劃”。筆記里邊,可以點擊跳轉(zhuǎn)天貓旗艦店。從種草到拔草,無縫銜接。
淘內(nèi)淘外流量的打通,就是生態(tài)上的全域。
樹羊告訴我,雅詩蘭黛這次投放,帶來的新客占比高達70%,ROI破了15,也就是說每投1塊錢廣告,就能帶來15塊錢的銷售額。
空間、渠道、頻次、生態(tài)。
這才是今年雙11,你面臨的真正對手:一個無界、互通、立體的消費場景集合。
原本以為枯竭的流量,重新出現(xiàn)了大量的紅利。這雖然是好事,但也意味著,過往那些憑感覺、憑經(jīng)驗的打法,行不通了。
那么,怎么辦?
03
今年雙11做生意,4個建議
根據(jù)樹羊的分享,我總結(jié)了4個建議。
1)真正開始重視即時零售。
怎么說?我舉幾個例子。
假如,你是線下服裝店老板?;蛟S,你應(yīng)該立刻了解怎么接入即時零售。因為,這不僅是多一個銷售渠道,更是把你的交易范圍,從進店,擴展到了周邊三五公里。一個附近寫字樓的男孩,如果想在下班前,買一件約會穿的干凈T恤,就有可能選擇你。
假如,你是賣高端廚具的商家?;蛟S你應(yīng)該去即時零售平臺上,投放廣告。因為,當一個用戶頻繁購買高品質(zhì)牛排、有機蔬菜時,大概率也需要一口好鍋。讓你的產(chǎn)品,更高頻地去尋找更需要它的用戶。
有道理。可是,具體又該怎么找?
2)至少,你得聽懂用戶說出口的“方言”。
天南地北的用戶,對產(chǎn)品的叫法也五花八門。比如,嬰兒連體衣,有的叫“哈衣”、有人喜歡叫“包屁衣”。如果你只盯著“連體衣”這個關(guān)鍵詞,就會錯失大量的潛在客戶。
母嬰品牌Davebella,就遇到了這個問題。
怎么辦?
樹羊說,這就要靠AI了。比如,阿里媽媽最近升級的投放平臺,萬相臺AI無界。通過關(guān)鍵詞推廣能力,AI基于知識圖譜、圖片識別,就能理解消費者真正的需求,通過“連體衣”這個關(guān)鍵詞,幾秒就能生成包含“哈衣”、“爬服”等詞的投放詞包。接著,AI還能通過這些關(guān)鍵詞的競價情況、自動出價,找到最便宜的投放選擇。
利用這個功能,Davebella的投放轉(zhuǎn)化率翻倍,其中新客占比有60%。
3)接著,你得看懂用戶沒說出口的需求。
想要看懂用戶的需求,就得把用戶在不同地方的行為,關(guān)聯(lián)起來。
比如,一個用戶上周訂了去三亞的機票,前天又買了一瓶防曬霜。雖然從頭到尾沒搜過“防曬服”,但你應(yīng)該已經(jīng)知道,她對防曬有極強的需求。這時候,如果你的防曬服出現(xiàn)在她面前,是大概率會被接受的。
妙啊??墒?,這種跨場景的洞察,單靠人力幾乎不可能完成。
怎么辦?AI可以。舉個例子。
美的,最近推出了一款新空調(diào),主打“省電、智能、風(fēng)不直吹”,借助萬相臺AI無界的人群推廣場景能力,他們就發(fā)現(xiàn)了很多之前沒留意過的用戶。
比如,買了掃地機器人,智能門鎖的用戶。他們雖然沒搜過空調(diào),但天生對智能賣點有好感。比如,買了母嬰用品的寶媽家庭,其實很在意風(fēng)不直吹這個功能。
因此,美的的投放轉(zhuǎn)化率提升了80%,ROI提升了32%。大概60%,都是新客。
當推薦從“猜你喜歡”變成了“懂你喜歡”,它就不再是打擾,而是服務(wù)。
找到了人,聽懂了他的話,你還需要:執(zhí)行。
4)自己去做戰(zhàn)略,把執(zhí)行交給AI。
樹羊分享了一個例子,“敘春”飾品。
這個老板,很有魄力。他開了個新店,然后把所有的投放運營工作,全部交給了“AI小萬”,也就是阿里媽媽投放平臺里的一個智能助手。
他只需要告訴AI,說我想推這款新品,幫我建個計劃,目標ROI是3。AI助手就能在幾分鐘的時間內(nèi),自動完成人群圈選、智能出價等工作。你點頭,就開始投放。而這些工作,他原來的運營團隊至少要半天時間。
最終,新店的點擊率比平均水平高了50%,收藏加購數(shù)提升了10%。
AI,負責(zé)把所有關(guān)于“效率”的事情做到極致。比如,計算、測試、優(yōu)化、復(fù)盤。而你,就可以把精力,投入更有價值的思考上。比如,品牌主張。比如,產(chǎn)品創(chuàng)新。
AI搞定“How”,你定義“Why”。這或許,就是AI電商時代下,新的人機協(xié)同關(guān)系。
最后的話
好了。讓我們回到開頭的那兩個變量:即時零售、AI。
它們到底如何改變了今年的雙11?我想,答案已經(jīng)很清楚了。
即時零售,為你重構(gòu)了一個新局面。
它打破了線上線下、連接了遠場近場、融合了高頻低頻。流量,遠不止貨架上的競爭了。
而AI,則為你提供了一套新工具。
它能幫助你聽懂用戶的方言,看懂他們沒說出口的需求,把繁瑣的工作,一肩扛起。
所以,今年雙11,到底怎么打?其實,就是這兩件事。
1)擁抱新流量。
比如,接納“即時零售”、“紅貓計劃”帶來的流量變化。這也包括,適應(yīng)平臺因為流量變化,而產(chǎn)生的節(jié)奏變化。比如,淘寶7月以來,每月兩次的超級88大促。流量,從過往動輒幾個月的“蓄水轉(zhuǎn)化”,變成了以周為單位的“快種快收”。
2)用好AI這個新工具。
作為老板,真的親自去嘗試使用AI。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理解AI在今天的商業(yè)世界中,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零售的本質(zhì),從來都是變化。
最早,生意是在百貨商店的貨架上;后來,它跑到了電腦屏幕里的網(wǎng)頁上;再后來,它出現(xiàn)在你指尖滑動的內(nèi)容和直播里;而今天,它是你家門口半小時響起的門鈴聲,和你后臺那個比你更懂用戶的AI。
商業(yè)的形態(tài)過去一直在變,未來也一定會繼續(xù)改變。我們無法選擇自己身處的時代,但可以選擇我們手中的地圖。
因為真正的對手,從來不是同行,而是你對這個時代的理解。
祝你,在今年的雙11打一場大勝仗。
觀點/ 劉潤主筆/ 景九/ 歌平版面/ 黃靜
這是劉潤公眾號第2716篇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任何機構(gòu)或個人抓取本文內(nèi)容,用于訓(xùn)練AI大模型等用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