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過這種感覺?明明沒干啥重活,卻總覺得渾身沉乎乎的,臉色也灰蒙蒙的,涂多少護膚品都救不回來?我前陣子就這狀態(tài),后來跟著營養(yǎng)師朋友學(xué)了3道菜,每周吃2次,也就半個月吧,整個人都清爽多了,連我媽都說我氣色看著亮堂了。這幾道算不上啥山珍海味,卻被老輩人叫做 “天然解毒菜”,其實說白了,就是能幫身體 “減負(fù)”,讓血管也跟著透透氣。
先說第一道菜,胡蘿卜木耳炒山藥,聽著普通,做對了比肉還香。
很多人做這菜容易犯一個錯 —— 山藥直接下鍋炒,結(jié)果炒到最后黏糊糊一坨,賣相差不說,還容易糊鍋。我第一次做就栽在這上面,山藥切完沒處理,下鍋沒兩分鐘就粘成一團,最后只能加水煮成糊糊,我家孩子嘗了一口就皺眉頭,說像 “中藥湯”。
正確做法是,山藥切完趕緊泡在清水里,加幾滴白醋,既能防止氧化變黑,還能去掉表面黏液,炒出來脆生生的。
選食材也有門道,胡蘿卜要挑帶土的,那種帶著新鮮泥土氣息的,比洗得干干凈凈的更新鮮,水分也足。木耳別買那種特別白的,正常的干木耳泡發(fā)后是黑褐色,摸起來厚實有彈性。菜市場阿姨跟我說,秋天吃這三樣搭配著最好,胡蘿卜里的 β- 胡蘿卜素,得用油炒過才能被身體吸收,和木耳、山藥一起炒,不光顏色好看,營養(yǎng)還互補。木耳這東西,就像身體里的 “小掃帚”,幫著把腸胃里的 “垃圾” 掃一掃,我每次吃完這道菜,都覺得肚子特別舒服。山藥健脾養(yǎng)胃,消化不好的人多吃點準(zhǔn)沒錯,就是削皮的時候要戴手套,不然黏液沾到手上會癢,我上次沒戴手套,癢得直跺腳,最后用醋搓了半天才緩解。
再來講洋蔥炒牛肉,這道菜香得能把鄰居家的孩子饞哭。
有人不愛吃洋蔥,覺得味道沖,其實處理好了一點都不辣。切洋蔥前把刀在冷水里泡10秒,或者把洋蔥放冰箱冷藏15分鐘,切的時候就不會辣眼睛了,我之前不知道這竅門,每次切洋蔥都哭得像被人欺負(fù)了似的,我家貓還以為我在跟它撒嬌,圍著我轉(zhuǎn)圈圈。
牛肉要選牛里脊,切的時候逆著紋路切,這樣炒出來才嫩,不會嚼不動。我爸以前總說我切的牛肉像 “橡皮筋”,后來學(xué)會逆著紋路切,他每次都能多吃半碗飯。炒的時候先把牛肉滑熟盛出來,再炒洋蔥,洋蔥炒到半透明的時候把牛肉倒回去,加一勺生抽、半勺蠔油,翻炒幾下就出鍋。洋蔥這東西很神奇,生吃清爽,熟吃香甜,還能幫著促進消化,我同事以前總說飯后脹氣,吃了幾次我做的洋蔥炒牛肉,說脹氣的毛病好了不少。牛肉富含蛋白質(zhì),秋天吃能補力氣,這道菜葷素搭配,吃著有營養(yǎng)還不膩,我家每周至少要做1次。
最后說番茄金針菇滑肉湯,秋天天氣干燥,喝碗熱乎乎的湯最舒服了。番茄要選熟透的,用開水燙一下去皮,切成小塊,炒的時候加一勺糖,這樣能中和番茄的酸味,還能讓湯的顏色更紅亮。我第一次做的時候沒加糖,湯酸溜溜的,我家孩子喝了一口就吐出來,從那以后我每次炒番茄都會加一勺糖。
金針菇要把根部切掉,撕成小朵,洗的時候要多洗幾遍,不然容易藏泥沙。肉片要選豬瘦肉,切薄一點,用淀粉和料酒抓勻,這樣滑出來的肉特別嫩,像 “云朵” 一樣軟乎乎的。煮湯的時候先把番茄炒出汁,加開水,水開后放金針菇,煮3分鐘,再把肉片一片一片放進去,別一下子全倒進去,不然肉片會粘在一起。煮到肉片變色,加少許鹽和香油,就可以出鍋了。
番茄富含番茄紅素,金針菇富含膳食纖維,這道湯清淡爽口,喝著不油膩,還能幫著補充水分,我每次喝完都覺得嗓子特別舒服。武漢人常說 “喝湯暖身子,比吃啥補品都強”,這話真沒說錯。
其實哪有什么 “神奇解毒菜”,不過是這些食材搭配得合理,能幫身體清一清、補一補罷了。咱們平時上班忙,總愛吃些重油重鹽的外賣,時間長了身體自然會 “抗議”。不如每周抽出點時間,做這 3 道菜試試,食材都很常見,做法也不難,關(guān)鍵是吃著舒服、健康。
你們要是有空,也可以試試這幾道菜,做的時候記得山藥泡醋、牛肉逆紋切、番茄加糖,這些小細節(jié)別忽略了。做得成功了,記得來跟我分享;要是做得不完美也沒關(guān)系,多做幾次就熟練了。覺得有用的話,也轉(zhuǎn)給家里人看看,讓大家都能吃得健康又舒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