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夏天,馬斯克在推特上隨口一句:“我靠 Wegovy,一個月瘦了30磅(約27.2斤)?!?/p>
這條推文的威力,比他發(fā)表一些宏觀的太空探索、自動駕駛熱度還要大。
短短幾天,這條消息讓一款處方藥瞬間沖上熱搜,它的學名叫司美格魯肽(semaglutide),諾和諾德出品,商品名 Wegovy。
效果有多炸裂?
2025 年上半年,它的銷售額達到 167 億美元,不僅超過了“癌癥神藥”K 藥,直接摘下“年度藥王”的桂冠;
更讓諾和諾德的市值一度突破 4000 億美元,短暫超越 LV 等奢侈品巨頭,成為歐洲市值第一的上市公司。
在藥企、資本市場、甚至大眾減肥圈,司美格魯肽一夜之間成了流量頂流。
可當人們追溯這款藥的誕生,卻驚訝地發(fā)現(xiàn):它的核心研發(fā)者,并不是博士教授,而是一位只有本科學歷的寶媽。
在揭開這段“逆襲傳奇”之前,我們得先弄明白:
這款減肥藥,憑什么能讓馬斯克瘦身成功?
01
司美格魯肽的秘密,藏在三個字母里:GLP-1。
GLP-1,全稱“胰高血糖素樣肽-1”,是人體小腸分泌的一種激素,它的本職工作,是在餐后充當血糖管家:
一方面,它會提醒胰腺分泌更多胰島素,幫助降低血糖;
另一方面,它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避免血糖過度升高;
更關鍵的是,它能延緩胃排空速度,讓人更快產(chǎn)生飽腹感。
換句話說,GLP-1 既能幫你穩(wěn)血糖,又能讓你覺得吃得少也夠飽。
問題在于,天然 GLP-1 在體內(nèi)壽命極短,僅有幾分鐘,如果要用來治療糖尿病或肥胖,患者幾乎得不停打針,這在現(xiàn)實中根本不可行。
司美格魯肽的突破,就在于它通過分子結構的改造,把 GLP-1 的半衰期延長了數(shù)十倍。
患者只需要 每周注射一針,就能穩(wěn)定控制血糖,同時持續(xù)降低食欲。
在臨床試驗中,效果驚人:
使用注射版 Wegovy 的患者,68 周后平均減重 14.9%;
口服版在最高劑量下,減重幅度可達 17.4%,幾乎和注射針持平。
更直觀地說,如果一個人重 100 公斤,一年半之后,他可能會掉 15 公斤以上,這對減肥行業(yè)來說,簡直是革命性的突破。
這也是為什么,當馬斯克公開“一個月掉 9 公斤”時,全世界的人都瞬間都坐不住了。
02
誰也想不到,這款神奇的減肥藥,背后研發(fā)者只是一個普通本科學歷的寶媽羅蒂比耶爾·克魯森。
1991 年,她以本科學歷加入諾和諾德研發(fā)部門,那時的公司,博士云集,本科生不過是最底層的研究助理。
她被分到的項目,并不是明星胰島素,而是一個幾乎沒人看好的GLP-1研究。
三年后,她因懷孕休產(chǎn)假,等到回到崗位時,發(fā)現(xiàn)整個 GLP-1 部門已經(jīng)被解散,領導和同事都轉崗了。
諷刺的是,因為錯過動蕩,她竟成了項目唯一的幸存者。
這意味著,她不僅是少數(shù)接觸過 GLP-1 數(shù)據(jù)的人,還是公司里最懂這條冷門路徑的人。
最初,諾和諾德嘗試通過藥劑學緩釋技術延長 GLP-1 的壽命,但實驗失敗,導致嚴重過敏。項目幾乎被判死刑。
面對僵局,克魯森大膽提出:不依賴藥劑學,直接改造分子結構,這種想法在當時并不被主流接受,但她深知這是唯一的突破口。
于是,她組建博士團隊,帶頭做實驗,以豬作為模型反復驗證,終于研發(fā)出了第一個每天一針的 GLP-1 藥物利拉魯肽。
在臨床試驗中,團隊注意到一個副作用:患者的體重普遍下降。克魯森立刻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比降糖市場更大的機會。
她力推公司重視減肥適應癥,為后來的 Wegovy 埋下伏筆。
2003 年,大鼠實驗中發(fā)現(xiàn)利拉魯肽可能誘發(fā)甲狀腺腫瘤。項目再次陷入危機。
與此同時,2005 年,她的丈夫因病離世,年幼的女兒只有 11 歲,科研壓力與家庭重擔一齊壓在她肩頭。
克魯森沒有放棄,她帶領團隊花了三年時間,證明大鼠與人類的差異,大鼠的甲狀腺 C 細胞數(shù)量是人類的 44 倍,因而才被誤導。
最終在猴子實驗中,即使 60 倍劑量,87 周后仍未見異常。
2010 年,利拉魯肽終于獲得 FDA 批準。
雖然帶著“黑框警告”,但它開啟了 GLP-1 藥物的新時代。
2014 年,她以“GLP-1 受體激動劑藥物研發(fā)”為博士論文,獲得哥本哈根大學醫(yī)學博士學位。當她在答辯時,臺下的教授們都像學生一樣向她提問,100 多位諾和諾德同事到場祝賀。
從本科助理,到全球 GLP-1 第一人,克魯森用 20 年時間完成了逆襲。
03
諾和諾德很快把“一藥兩用”的商業(yè)潛力發(fā)揮到極致:
公司沒有把司美格魯肽當作一款單一藥物,而是根據(j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拆分成多個品牌:
糖尿病患者用 Ozempic,需要減重的人打 Wegovy,而怕打針的人,還能選擇口服片 Rybelsus。
同一分子,被包裝成三種定位,既覆蓋了治病的剛需,也兼顧了變瘦的消費型需求。
對諾和諾德而言,這不只是科學突破,更是一種精妙的市場打法。
同一種分子,不同包裝和定位,價格差異巨大。尤其是減肥適應癥,不是“救命藥”,定價空間更高,利潤率遠超糖尿病市場。
再加上馬斯克這樣的明星公開背書,司美格魯肽直接從醫(yī)生處方,變成大眾口碑的減肥神器。
短短三年,銷售額一路狂飆,2024 年全球收入突破 270 億美元,到了 2025 年上半年,單品銷售額更是達到 167 億美元,直接刷新行業(yè)紀錄。
諾和諾德的市值一度沖上 4000 億美元,超越奢侈品巨頭 LV,成為歐洲市值第一的公司
那一刻,司美格魯肽不僅是“藥王”,更是金融市場的寵兒。
04
然而,資本市場的殘酷在于:預期兌現(xiàn),就意味著增長見頂。
諾和諾德的老對手禮來公司推出的替爾泊肽,屬于 GLP-1 + GIP 雙靶點藥物,效果更強。2018–2024 年銷售額從不到 5 億美元飆升到 160 億美元,增長 30 倍。
除了禮來,輝瑞、阿斯利康、羅氏等國際巨頭,以及恒瑞、信達、華東醫(yī)藥等中國藥企,紛紛涌入 GLP-1 賽道。
市場格局迅速從諾和諾德獨舞,演變?yōu)槿盒壑鹇埂?/p>
2025 年 7 月,諾和諾德因下調(diào)業(yè)績預期,單日市值蒸發(fā) 600 億美元。
在全民狂熱之下,也必須潑一盆冷水。
司美格魯肽的確能帶來快速的體重下降,但問題是停藥就容易反彈。
一旦食欲恢復,體重往往會迅速回到原點,更別提那些追求速效的人,短時間內(nèi)減重過快,還可能出現(xiàn)面部松弛,被戲稱為“司美臉”。
與此同時,市場上的亂象也值得警惕。
因為需求太大,假藥、黑市渠道層出不窮,很多人冒險從非正規(guī)渠道購買,結果安全完全無法保障。
歸根結底,這支針只能幫你邁出第一步,卻不能替你走完全程,真正的健康減肥,還是得靠飲食管理和運動習慣的重建。
司美格魯肽的故事,是科學與資本的交織,也是個人與命運的交鋒。
克魯森,一個本科寶媽,憑借堅持和勇氣,從實驗室的邊緣人,成長為全球藥王的締造者。她的逆襲,證明了頭銜不等于能力,堅持才是關鍵。
而對大眾而言,藥物能幫你一時,但不能幫你一世。
真正的逆襲,不是瘦下來的一瞬間,而是能在長期中守住健康、保持理性。
這才是司美格魯肽留給世界最重要的啟示。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