咋天上午,廣州鐵路運輸法院的法庭上,一位母親的聲音在微微顫抖。"他們一直說,都是我女兒自己的責任。"
說這話的是瞿女士。四個月前,她15歲的智力殘疾女兒宋玉瑩,在湖南張家界宋家灣村的一段鐵軌上,與一輛呼嘯而過的火車相遇后,再也沒能回家。
這個發(fā)生在4月6日的悲劇,今天終于迎來開庭審理。但無論判決結(jié)果如何,那個喜歡去村里小賣部買零食的少女,再也回不來了。
宋家灣村,被鐵軌硬生生劃成兩半的村莊。這里的居民已經(jīng)習慣了火車的轟鳴聲,但從未習慣死亡帶來的傷痛。
15歲的玉瑩是一級智力殘疾患者,讀完小學就呆在家里。她的世界很小,最遠只到過村里百米外的小賣部。那天下午,奶奶只是去附近菜地摘個菜的功夫,回來就發(fā)現(xiàn)孩子不見了。
與此同時,火車刺耳的緊急制動聲,劃破了村莊的寧靜。
后來我們才知道,司機在隧道出口看到前方100米左右突然有人竄上鐵軌,雖然立刻鳴笛并緊急剎車,但一切都太晚了。
令人心碎的是,玉瑩不是第一個在這段鐵軌上喪生的人。
我在網(wǎng)上查詢得知,這段鐵路至今已經(jīng)奪走了17條生命。更讓人難過的是,遇難者大多是老人、孩子和殘障人士。
這段1978年通車的焦柳鐵路,每隔十幾分鐘就有列車呼嘯而過。鐵路像一把刀,把村莊劈成兩半。村民們種地、出行,都得橫跨鐵軌。
雖然東邊有個橋洞,但得繞很遠的路。為了省時間,大家每天都冒著生命危險直接穿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事發(fā)現(xiàn)場的監(jiān)控視頻令人揪心:火車沖出隧道瞬間,女孩突然出現(xiàn)在軌道上。鳴笛聲在山谷間回蕩,但沒能阻止悲劇的發(fā)生。
玉瑩媽媽后來說,孩子有近千度的近視,那天還穿著拖鞋。"她根本跑不快?。?
在隧道口,發(fā)現(xiàn)了一只被遺落的黃色拖鞋,靜靜地躺在那里,仿佛在訴說著當時的驚慌與無助。
9萬元與防護欄:生命與賠償?shù)奶炱?/strong>
事故發(fā)生后,鐵路方面的態(tài)度讓人心寒。最初說賠3萬,后來加到9萬。
9萬元,一條生命?這讓人怎么接受!
相比之下,鐵路部門事后表示要在焦柳鐵路6個區(qū)段加裝防護柵欄。安全措施來得太晚,但總算來了。
鐵路方面說他們一直有安全措施:警示標志、司機鳴笛、引導村民走涵洞、安全宣傳等等。他們還表示,今年2月就勘測完了,5月15日開始裝防護網(wǎng),還修了兩個交通涵洞。
今天的庭審,焦點在于責任劃分。
這類案件往往很復雜。法院需要搞清楚鐵路的所有權(quán)、經(jīng)營權(quán),各方有沒有過錯。
就算鐵路公司確實鳴笛了、剎車了,作為高危作業(yè)單位,他們可能還是要承擔一定責任。這就是法律上的,無過錯責任。
鐵路部門開始安裝防護欄是好事,但為什么總要等到付出生命的代價后,才想起來要做這些事呢?
對于那些殘障人士,我們社會應該給予更多關(guān)愛和保護,而不是事后的推諉和冷漠。
今天法庭的判決我們還在等待,但無論結(jié)果如何,15歲的玉瑩再也回不來了。惟愿這樣的悲劇能真正喚醒人們對安全的重視,讓這樣的離別,少一些,再少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