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天津發(fā)生這么一幕,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大媽正被警察強行帶走。
不知道的人看見這樣的情況,第一反應(yīng)都是疑惑,警察怎么對一個殘疾人動手動腳呢?
可令人沒想到到是,現(xiàn)場人不但沒人幫她,反而有不少人拍手叫好,原因很簡單,這位大媽看似可憐,但在商戶眼里,她就是個讓人頭疼的噩夢...
老太太的“另類生意經(jīng)”
原來,這大媽姓杜,在街坊四鄰眼里是個“名人”,大家都叫她“碰瓷王”,光從外號我們就能看出來她不是那種蠻橫撒潑的普通鬧事者,而是把碰瓷玩得門清。
她挑目標特別講究,街邊小攤她從來不去招惹,因為小攤販不怕事,真鬧起來容易失控。
她盯的都是正規(guī)商家,比如大超市、連鎖店、飯館,這些店都講究聲譽,怕麻煩,更不愿在大庭廣眾下丟面子。
她出手也很講究時間,總是選在人多的節(jié)假日,店里最忙的時候,逼得商家只能破財免災(zāi)。
杜大媽的“聰明”還在于金額控制得非常精準,她要錢不多不少,既能讓商家心疼,但又不到立案的標準,警察也沒法給她定敲詐罪。
她年紀又大,七十多歲,就算真違法,最多批評教育,拘留都很難,換句話說,她把規(guī)則漏洞研究透了,專挑空子鉆。
更讓人無語的是,她嘴上還說自己是“打假”,是在替顧客維權(quán),好像自己做的是正義的事,時間一長,她干脆把這事當(dāng)成“生意”,還拉上兒子兒媳一起干。
這小兩口原本都有穩(wěn)定工作,但架不住老太太一再鼓動,再加上錢來得快,干脆辭了職,全職參與碰瓷。
自此,兒子專門踩點,提前打探哪家商戶更容易下手,兒媳婦負責(zé)拿手機拍視頻,裝成要曝光的樣子,讓商家更加慌亂。
杜大媽自己則在現(xiàn)場演戲,哭喊打滾全套上演,一點都不含糊,往地上一坐,一身病就是天然的“道具”。
這一家子配合默契,一年下來能敲出萬元,生活過得一點不差,還添置了不少值錢的東西。
對商戶來說,杜大媽一家就是定時炸彈,碰上他們,花錢消災(zāi)是唯一的選擇,久而久之大家對她只有一個感覺——怕。
商家和社會的“無形助力”
很多人都納悶:一個老太太和她家子,怎么能在天津囂張這么多年?是不是他們有多厲害?其實真不是。
說到底,是社會環(huán)境給了他們機會,讓他們鉆了空子,換句話說,他們的“底氣”,是別人一手一腳幫著養(yǎng)大的。
先看商家,碰瓷這事,最怕的就是鬧,你想,一個小飯館一天指望翻幾桌客人掙錢,結(jié)果老太太一坐地上,大聲嚷嚷說菜有問題,還要賠償。
警察來了呢?頂多調(diào)解,事情根本沒完沒了,老板一想,真要死磕,不僅耽誤時間,還得得罪顧客,今天的生意也就泡湯了。
算來算去,還不如掏幾百塊錢打發(fā)走人,久而久之,這種“破財免災(zāi)”的選擇成了常態(tài)。
到后來,甚至有商家一看到他們一家人進門,干脆提前把現(xiàn)金準備好,直接給錢求個清凈,這樣一來,等于把他們的碰瓷生意越養(yǎng)越肥。
再說執(zhí)法,警察不是沒管,可你讓人家真把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摁倒帶走,也不現(xiàn)實。
老太太本身就身患糖尿病、高血壓、甲狀腺囊腫、骨關(guān)節(jié)炎等15種疾病,坐輪椅,真要在執(zhí)法過程中出點意外,責(zé)任怎么分?
更何況,她們開口要的錢,剛開始大多就是幾百,算不上大案,警察能做的,往往就是口頭教育幾句,然后放人。
結(jié)果老太太覺得沒什么后果,反而更大膽,越鬧越狠,這就成了一種惡性循環(huán):越碰瓷越?jīng)]事,越?jīng)]事越敢干。
最后,是錢的誘惑,老太太以前就有詐騙前科,清楚詐騙要坐牢,可碰瓷不一樣,風(fēng)險小、成本低,還能立馬拿錢。
所以說,這一家人的猖狂,不是他們天生多聰明,而是因為商家怕麻煩選擇花錢擺平,執(zhí)法又有難處和金錢的巨大誘惑,讓她在灰色地帶活得風(fēng)生水起,囂張了好多年。
貪婪讓“事業(yè)”徹底崩盤
最早翻車的是一家理發(fā)店,那次她說剪頭發(fā)把臉肉剪破了,非要賠錢,店老板直接把店門一關(guān),寧可停業(yè),也不掏一分錢。
她折騰半天,發(fā)現(xiàn)誰都不理,最后只能灰溜溜走了,后來,她在一家餐廳又鬧,說魚子醬里有玻璃碴,想訛點大的。
結(jié)果店家請來專家,當(dāng)場鑒定,把她的謊言戳破,人們這才發(fā)現(xiàn),她其實也沒什么“必勝法寶”,只是仗著別人怕麻煩。
從那以后,商家們開始變聰明了,不再各自為戰(zhàn),有些人拉微信群,互相分享她的照片,誰要是發(fā)現(xiàn)她在哪條街晃,就立刻通知其他人提防。
浙江麗水的一次對抗更直接,商會的人把她堵住,逼著她寫保證書,明明白白寫下“不準再來鬧事”。
商家們從以前的被動挨打,變成了主動出擊,她的地盤越來越小,真正讓她栽跟頭的,是一家連鎖藥店。
藥店的法務(wù)沒有像別人一樣只盯一單,而是把多年記錄全翻出來,發(fā)現(xiàn)她在不同分店反復(fù)作案,單筆金額都不大,但加起來遠遠超過了立案標準,這個辦法一下子堵死了她賴以生存的漏洞。
警方接到報案后,低調(diào)調(diào)查了三個月,掌握了確鑿證據(jù),最后一舉把他們一家三口當(dāng)場帶走,之后法院認定,他們的行為構(gòu)成欺行霸市和敲詐勒索,這條靠訛人過活十年的路,當(dāng)場崩塌。
他們從幾百塊錢起步,一路把胃口撐大,最后因為得寸進尺,把自己推進監(jiān)獄,很多人拍手叫好,但也得看到問題根源,為什么他們能混這么多年?
就是因為一些法律漏洞,商家怕事選擇忍讓,還有執(zhí)法部門早期處理過于寬松,只要這些土壤還在,下一個類似的“杜大媽”就可能冒出來。
要解決這種事,靠一次抓捕不行,法律必須更硬,遇到訛人、敲詐要嚴懲,社會層面也要少一些冷眼旁觀,對惡行要零容忍。
同時,普通人和商家也得敢于維權(quán),別再一忍再忍,三方面一起發(fā)力,才不會再給這種人留下生存空間。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