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六十二歲那年,兒子結婚了。兒媳婦小雯是個文靜的女孩,大學畢業(yè),在銀行工作。第一次見面時,她禮貌地叫我阿姨,眼神里有種小心翼翼的疏離。我當時就明白,這個女孩不會主動親近我。
結婚第二年,小雯懷孕了。她辭了工作,說要在家安心養(yǎng)胎。我提出過來照顧她,被她婉拒了。"媽,我自己能行的。"她總是這樣說,客氣得讓人心寒。我只好每隔幾天買些補品過去,每次都是匆匆坐一會兒就走。
孫子出生那天,我在產(chǎn)房外等了十二個小時。看著護士抱出那個皺巴巴的小東西時,我的眼淚一下子就涌出來了。小雯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看起來疲憊不堪。我想上前幫忙,她卻避開了我的手:"媽,我想休息一下。"
月子里,我?guī)缀趺刻於既?。洗尿布、做飯、打掃衛(wèi)生,什么都干。但小雯對我始終保持著距離,即使我抱孫子,她也總是盯著,好像怕我弄傷了孩子似的。有一次,孫子哭得厲害,我想抱起來哄哄,小雯立刻起身搶了過去:"媽,您歇著吧,我來就行。"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
從那以后,我開始故意在一些小事上"犯錯"。比如給孫子穿衣服時,故意把紐扣扣錯位置;沖奶粉時,故意讓溫度有點偏高;抱孩子時,故意顯得手足無措。小雯每次都會溫和但堅決地糾正我:"媽,應該是這樣的。""媽,水溫要試一下。""媽,您這樣抱不太對。"
漸漸地,她開始主動接手所有關于孩子的事情。給孫子洗澡、喂奶、換尿布,每一樣都親力親為。我在旁邊裝作無能為力的樣子,偶爾伸手幫忙,也會被她制止。
"媽,您年紀大了,這些事情還是我來吧。"她總是這樣說,語氣里帶著一種不易察覺的防備。
我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怕我搶了她的位置,怕孩子跟我更親,怕失去作為母親的主導權。這種心思,我太明白了。當年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孫子一歲的時候,小雯重新回去工作。白天我來帶孩子,晚上她回來接手。每天下午五點半,她準時出現(xiàn)在門口,接過孫子,跟我說聲謝謝,然后回自己房間。我們之間的交流永遠只是關于孩子吃了什么、睡了多久、有沒有發(fā)燒這些事務性的內容。
有時候我也累。一歲多的孩子正是鬧騰的時候,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六點,十一個小時不間斷。我的腰開始疼,晚上回家后經(jīng)常要貼膏藥。但我從不在小雯面前表現(xiàn)出疲態(tài),甚至還會故意說些"今天孫子特別乖"之類的話,讓她覺得帶孩子是一件輕松的事。
真正的考驗在孫子兩歲半的時候到來。小雯又懷孕了。
這次她沒有辭職,懷著孕繼續(xù)工作到八個月。孕晚期的時候,她的肚子已經(jīng)很大,每天接送孫子都很吃力。有幾次我提出直接在他們家住幾天,方便照顧,都被她拒絕了。
"媽,不用麻煩您,我還能行。"她固執(zhí)地堅持著。
直到有一天晚上,她突然肚子疼。兒子不在家出差,她給我打電話時聲音都在發(fā)抖。我趕到醫(yī)院時,她已經(jīng)被推進產(chǎn)房了。這次是女孩,比哥哥出生時還要小。
小雯這次的產(chǎn)后恢復很慢。奶水不夠,孩子總是哭。加上還有一個兩歲多的哥哥要照顧,她整個人都快崩潰了。我看著她憔悴的樣子,心里五味雜陳。
那天夜里,小孫女又哭了。小雯強撐著起來喂奶,但孩子怎么也不肯吃。她的眼淚一滴滴掉在孩子臉上,整個人顫抖得厲害。我實在看不下去,從她手里接過孩子。
奇怪的是,小孫女在我懷里很快就安靜了。我輕輕搖著她,哼著小時候哄兒子的搖籃曲。小雯在旁邊看著,眼神里第一次露出了一種近似求助的神色。
"媽......"她開口,聲音很輕,"您能幫我照顧一下孩子們嗎?"
我點點頭:"當然可以。"
那一刻,我沒有說"我早就想幫忙了"或者"你應該早點讓我來"這樣的話。我只是接過了她遞給我的責任,就像五年前她從我手里接過照顧孫子的權利一樣自然。
后來的日子里,小雯漸漸放下了戒備。她開始主動跟我商量孩子們的事情,會詢問我的意見,也會在累的時候說一句"媽,麻煩您了"。
有一天,她突然對我說:"媽,其實我一直知道您是故意的。"
我停下手里的動作,看著她。
"您帶大了一個孩子,怎么可能連基本的照料都不會。您是故意讓我覺得,我比您更會照顧孩子。"她的聲音很平靜,"剛開始我還以為您真的老了,手腳不利索了。后來我發(fā)現(xiàn),您只有在照顧孩子的時候才會'笨手笨腳',做其他事情的時候手腳麻利得很。"
我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
"為什么要這樣做?"她問。
我想了想,說:"因為我不想讓你覺得,我要搶走你的孩子。"
她愣了一下,眼圈突然紅了:"可是您這樣做,自己多辛苦啊。明明可以輕松一些的。"
"習慣了。"我淡淡地說,"再說,看著你們母子親密,我也高興。"
小雯沒有說話,過了很久才開口:"媽,對不起。"
我搖搖頭:"沒什么對不起的。每個母親都是這樣。保護孩子是本能。"
現(xiàn)在,小孫女已經(jīng)半歲了,小雯也適應了兩個孩子的生活。她不再把我當作外人,會跟我分享育兒心得,也會在疲憊的時候依賴我。有時候看著她熟練地處理各種突發(fā)狀況,我會想起年輕時的自己。
做母親,就是在保護中學會放手,在放手中學會保護。這個道理,我用了五年時間教會了她。也用了五年時間,重新學會了自己。
人生就是這樣,沒有誰天生就會做婆婆,也沒有誰天生就會做兒媳。我們都是在磕磕絆絆中,慢慢找到彼此的邊界和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