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經常看到一些這樣的消息?比如英國像york啊,Cardiff啊這種學校財政出問題了,在裁員。澳洲這邊也是像UTS這種學校也在裁員,減少課程,縮減開支。
這些爆發(fā)出來的都是事件,而我們看待問題需要從事件里面看到趨勢,從趨勢里面去理解結構的變化。
為啥英國大學都在裁員然后縮減開支?那是因為招生出現(xiàn)了斷層。為啥會招生出問題?那是因為留學生的趨勢發(fā)生了改變,一是家庭經濟狀況的改變帶來了很多不確定性,比如斷供的近幾年就多了。二是教育部也開始發(fā)出留學1號預警這種,雖然不是針對英國,但這是提醒,是對政策方面的收緊。
而你在看的深入一點,就會去理解這里面的結構性因素,比如最近幾年國內教育資源是不是擴招停止了?招生變少了,很多學校招生都出現(xiàn)困難了,就沒那么鼓勵你去留學了。還有就是價值觀的改變,國外名校的學歷是不是當下的最優(yōu)解?就業(yè)市場會告訴你,那些花大價錢投放到國際模式的學生,畢業(yè)如果回國,目前的收益如何?不確定性如何?在當下的整個就業(yè)環(huán)境體系里面,是不是有了更多的思考和相關話題。然后勸退了很多人。
當然,這種宏觀方面的思考對我們普通留學家庭來說,沒啥太多意義。那我們就聊點接地氣的,實在的。為啥今年選擇留學的中國學生整體減少了
No.1 經濟原因是核心原因!
為啥這兩年出國的變少了?無論是本科還是碩博,之前出去的數(shù)量每年都在做增量,屬于上升趨勢,現(xiàn)在不一樣,依次再遞減,只有港新和馬來這邊處于增長區(qū)域,英國,美國,澳洲,加拿大等等都在同比減少。
選擇留學的人可能還是那些,但去的國家不一樣了,很多就不去英美澳這些每年要50w起步的這些國家了。該換到性價比更高的港新了,可能還能收一波獎學金。還有些干脆直接選擇馬來西亞這種地方了。名校不名校的且不去說,主打一個教育投入消費降級了。主打一個,在能力之內找一個相對來說性價比高一點的教育環(huán)境。
這就是現(xiàn)狀,比如去美國留學的,真因為人家勸退你就不去了嗎?哪個都是表面原因,都是油頭,核心還是本科四年,碩士兩年壓力太大了?,F(xiàn)在就業(yè)環(huán)境不好,家長兜里錢縮水。尤其是有些中產家庭,效益沒那么好了,以前可能大廠在職也是p7以上家庭,年收入各方面都還可以,突然就被裁員了?;蛘咭恍﹤鹘y(tǒng)金融行業(yè)的也一樣,薪資和獎金都縮水了。
尤其是房產這種資產縮水了,以前是健康資產,現(xiàn)在變成了負擔,貸款還在背著,跌幅都快砍半了,大資產被捏住了,現(xiàn)金流不是那么通暢,于是各方面都猶豫了。
這些年,留學生得理解下你的老父親啊,不是你老父親不肯支持你留學,開世界之眼,而是他們也有苦衷啊?,F(xiàn)在的留學行情就是,原來堅定選美加的,猶豫了。原本計劃留學的,有的選擇工作了。還有的不走國內升學途徑的,往東南亞轉了。還能不受影響堅定去英美澳這種的,是在這個經濟周期沒有受到影響,甚至反而財富逆增長的那波人。
No.2 即使留學生,就業(yè)也不落地!
大多選擇留學的家庭,尤其是去讀一年碩的,很多出國的目的就是為了體面就業(yè)的。先是解決下當下就業(yè)市場的學歷要求,本科是不夠用的,好點的單位碩士是標配,像英國這種又快又能拿名校解決學歷問題的是原本大多家庭的標配。
其次是有一個留學生身份,會有額外的加分。尤其是一些外企和合資企業(yè)。會有額外加成,更需要這種雙語,或有一定海外生活經歷的學生。
以前的確市場是大量需要的,畢竟那時候行情還好。但現(xiàn)在不一樣,好多外企都小腦萎縮了一樣,要么脫離了中國市場,去東南亞了或其他片區(qū)了。要么裁員減配。留學生最需要的土壤感覺被連根拔了。即使四大這種,業(yè)務量也開始減少了,對留學生的需求都減少了。
很多留學生現(xiàn)在被迫要和國內的研博學生去競爭崗位,甚至還有的只能去競爭考公和考編去。如果回來是這種局面,好像留學回來的意義也沒那么大。因為你核心優(yōu)勢沒拉回來。搞這些,后面還是要拼家里關系和資源?;蛘咂渌ヂ?lián)網(wǎng)大廠這種,就拼誰有相關經歷或者誰能更將就一點。
現(xiàn)在的就業(yè)情況是,只有一小部分留學生,本碩都學歷好的那波,加上家庭條件資源好的那波,就業(yè)不是問題,可挑可選,仍有余地。其他學生最起碼超過60%的留學生回來,對就業(yè)也好,對未來也罷,都是迷茫的,沒有最近的可落地的路給他們走。這種情況多了,旁人冷眼旁觀也多了,會深思,留學還有個錘子用?要不要先冷靜下,畢業(yè)后先工作再說,度過這個艱難期,再考慮留學提升事宜?
總了個結:所以啊,為啥選擇留學的人少了?核心其實就是兜里沒那么富裕了,以及察覺到留學并不能立馬給他們變現(xiàn)。反而投入增多,不確定性增多。反復權衡下,也順便消費降級了。
這幾年港新能證道,甚至馬來和俄羅斯留學,以及歐陸留學的申請量都能增長,就是這么回事。不是說留學生的口味變了,這些地方留學的學?;蚪逃|量更好。核心還是這個大環(huán)境不行啊,深陷泥濘當中,越撲騰,可能越破產。
這也算教育的理性回歸吧,所以,那些仍堅持留學的學生,出去了,就不計代價的先留那邊吧。找機會,多點耐心,先解決身份,再回過頭來做差異化的項目或生意,才是出路,畢竟地處兩邊,信息差天然就在,你機會更多,回國的話,你剛發(fā)現(xiàn)個機會,剛起步,正要大刀闊斧的干了,可能就有人復制過去,和你價格戰(zhàn)了。沒多少意思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