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近年來最受歡迎的傳統(tǒng)文化是什么,相聲肯定有一席之地。
這不,老前輩馮鞏將于國慶帶領他的團隊在深圳舉辦一場相聲專場演出。
隨后,郭德綱于謙這對老搭檔將要在10月25日在新疆舉辦巡演專場的消息也披露出來。
本以為是業(yè)界內(nèi)的百家爭鳴,不曾想在觀眾這里出了問題。
什么是相聲
為何在觀眾這塊出現(xiàn)了問題,這還要從相聲的源頭說起。
這是明清時期才出現(xiàn)的一種民間傳統(tǒng)文化,屬于曲藝的一種,以說、學、逗、唱為表演形式。
演繹方式有單人的,雙人的以及多人的。
之所以這個明清時期才出現(xiàn)的文化藝術能夠在現(xiàn)代爆火,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其用大眾的東西娛樂大眾的核心。
也就是變相地從精神上“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扎根民間,源于生活,它更多地是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為百姓送上歡樂。
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字——“俗”。
但是,想要“俗”的滿堂喝彩,也并非是那么簡單容易的事情。
時代在變換,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改變,相聲想要持續(xù)發(fā)展,深入人心,就勢必要推陳出新,做出改變。
都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想要在當今社會講出令人喝彩的段子,演員勢必要走到群眾中來。
帶隊演出
來看馮鞏的帶隊演出。
這場演出其實是編制內(nèi)的廣播說唱團的一次活動,馮正是這個團的成員之一。
整場演出一共六個節(jié)目,時長大約為兩個小時,演出票價80-680不等。
開場表演是業(yè)界的新秀,年輕演員孫仲秋和馮陽帶來的新作品《說學逗唱》。
二人此前曾經(jīng)在北京的一個相聲比賽中憑借作品《讓座》拿下三等獎,實力值得信賴。
第二個節(jié)目則是青年演員竇晨光、常鵬旭帶來的《我不會了》。
二人也是相聲這個行當之中的青年演員,實力同樣不俗。
第三個節(jié)目是青年演員王彤、郭威帶來的《三國那些事兒》。
如果說前兩個節(jié)目是新一代演員的展示,到了這時就是中流砥柱們大展拳腳的時候了。
第四個節(jié)目是董建春和李丁帶來的《北京北京,了解一下》,他們同樣是中流砥柱的一員,在相聲圈子中可以說是小有名氣了。
第五個節(jié)目是演員金霏和陳曦帶來的《我這該死的勝負欲》,二人來自一個喜劇團隊,同樣是很有實力的演員。
壓軸節(jié)目自然是由咱們帶隊的馮老師以及李志強老師,他們?yōu)橛^眾送上的節(jié)目是《坪山更美好》。
而他們選擇表演的場地便是坪山大劇院。
可以說整場節(jié)目分外用心,從節(jié)目單到演員們,都是個頂個的好。
但是在這么一個上到都市白領,下到建筑工人,喜好不同的觀眾在這里匯聚的大都市之中。
在售票平臺上選擇了想看的觀眾竟然只有69位。
郭德綱的專場
再來看看另一個極端。
同月的25日,郭德綱于謙這對老搭檔的相聲專場將在烏魯木齊奧體中心開辦。
票價從480-1480不等。
這樣的專場就像是現(xiàn)在的一場演唱會,主要由郭德綱于謙兩位演員表演。
從現(xiàn)在的流量名氣上來說,郭老師絕對算得上是相聲界的翹楚。
傳承了傳統(tǒng)文化包袱的同時,他充分地發(fā)揮運用了自己在語言喜劇上的天分,結合當下熱梗實事,將相聲獨特的藝術的諷刺性展現(xiàn)地淋漓盡致。
如果說郭老師在捧哏一位上天賦超絕,火力全開,那么于老師就是那個能夠承擔所有的后勤手,不斷鋪墊。
甚至還能夠通過超強的現(xiàn)掛能力加強郭德綱的火力,給予觀眾們最好的節(jié)目體驗。
可以說,這兩人的超絕搭配相輔相成,這才成就了“捧逗雙煞”的名聲。
而在他們需要中場休息時,郭德綱的弟子,也就是德云社的其他演員就會上臺進行替換表演。
這樣的模式既可以滿足喜歡郭于二人的觀眾,也可以讓觀眾們在視覺疲勞時開一個演員盲盒的驚喜。
最重要的是,這樣也算是變相給予年輕演員在觀眾面前嶄露頭角的機會,是傳承的一部分。
這些年,從他手底下走出來的年輕演員可謂不少。
前有在喜劇綜藝上穩(wěn)扎穩(wěn)打,以與眾不同的“賤兮兮”風格走紅網(wǎng)絡的岳云鵬。
后有相聲基礎扎實,文化底子極強的“少班主”郭麒麟。
到現(xiàn)在還有張鶴倫、孟鶴堂等多個在劇場因為包袱段子憑借實力走紅的弟子。
可以說在傳承和打開市場這一塊,德云社是無人能及。
因此,這場在烏魯木齊的專場想看人數(shù)達到了9439人,遠超在深圳的馮鞏帶隊表演。
并且,郭于二人的專場不是第一年舉辦了,在售票平臺上,專場的評分為9.5。
不少熱愛這門藝術的觀眾們在評論區(qū)寫下和德云社在專場中創(chuàng)造出的美好回憶。
有對郭于表演的贊賞、有對認識了新的年輕演員的興奮……
在評論區(qū)里,可以充分看到觀眾對相聲的喜愛。
對比差距
如此在回看兩場表演之間的不同。
馮老師的帶隊表演更像是一次官方精心準備的演出。
對于觀眾而言,它就像是一場精心準備的華麗舞會,精致華麗,嘆為觀止,若是忽略禮服勒在身上的束縛感,想必會是一場完美舞會。
反觀郭老師的專場,那就是一場什么都準備了的大排檔。
你只需要輕松地去享受后廚呈上來的一切,輕松放心,肆意舒展。
雖然有可能煙火氣會在你的身上留下氣味,但是在這個夜晚,洗去疲憊的你只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如此,兩場演出想看人數(shù)差距的真實原因已經(jīng)大白。
相聲從誕生起就是服務于民的曲藝,雖說是藝術,但是它更像是能夠“雅俗共賞”的脫口秀。
雖然不是人人都能講,但重要的是人人都能聽懂,人人都覺得有趣。
相聲業(yè)內(nèi)的評價
當然,這是站在觀眾和市場角度的分析。
其實在業(yè)界內(nèi),馮老師的地位絕對是極高的,不僅是曲協(xié)主席,還多次登上春晚,具有不俗的國民度。
早年間馮鞏也是以作品出名的,對于相聲的諷刺藝術拿捏地十分到位。
但說白了,馮老師就是正統(tǒng)出身的宗門子弟。
雖然出身正統(tǒng)且功力不俗,但包袱對于觀眾就要一定的門檻了。
但是郭德綱不一樣。
他是吃過苦頭的,早年間甚至不被業(yè)界所接受。
而馮就可以說得上是體制內(nèi)的人,實力得到了人民和國家的認可。
但是體制內(nèi)所謂的主流人物對于郭德綱這樣半路出家還能夠收獲不少觀眾的“邪修”是看不上的。
傳言,當年姜昆老師還在任上的時候,就十分看不上郭,二人是對頭這件事兒啊,不少業(yè)內(nèi)人士都知道。
但事實就是,相聲并非是居廟堂之高的藝術,相反它是人民的藝術。
只有做到基礎扎實,嘴上功夫強;心中有成算,包袱深入生活的人,才能夠成為觀眾捧場叫好的演員。
岳云鵬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在喜劇綜藝爆火后,他的節(jié)目逗笑了不少觀眾。
然而當他走上春晚這廟堂幾年,觀眾的評價卻是:“岳云鵬不好笑了?!?/p>
結語
相聲并非是一種廟堂藝術,但是沒有任何一種文化在一家獨大的前提下能夠存活。
正確的做法就是,讓廟堂高居,讓雅俗可賞,追求藝術的不斷拓寬邊界,追求市場的不斷推陳出新。
只有這樣,相聲才能夠在新時代發(fā)展地越來越好。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wǎng)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nèi)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lián)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來源:
【1】《姜昆和郭德綱一個是體制內(nèi),一個是體制外,各有各的規(guī)矩|姜昆|》
【2】《郭德綱馮鞏都是天津人,兩個人雖少有交集,卻有種惺惺相惜之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