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學校給孩子吃的午餐竟然是臭的,更可怕的是,背后的公司竟然是給當地幾百家學校供餐的,一天送的飯超過50萬份。
這事兒得從9月15號說起,那天上海好幾個區(qū)的家長突然都在說同一件事:孩子當天在學校吃的午飯,出問題了。
那天,不少孩子放學回家就說,中午的蝦仁炒蛋味道不對,有的說蝦仁聞著怪怪的,吃著還牙磣,有的剛吃一口就吐了,說酸了臭了。
原來,當天學生的午餐里,蝦仁確實有臭味了,于是學校趕緊撤掉午餐,換成了面包和餅干給孩子墊肚子。
但是很多孩子已經被那個發(fā)臭的蝦仁弄得沒胃口了,又怎么吃得下包裝的面包呢,于是很多孩子把面包帶回了家里。
家長這才發(fā)現這件事,這可不是小事,好好地學生午餐,怎么會出現發(fā)臭的蝦仁呢?孩子吃壞東西可不止拉肚子這么簡單。
而且家長還發(fā)現,學校給孩子發(fā)的替代面包,也是那種包裝好的,里面全是添加劑和防腐劑,不僅難吃,還不健康。
雖然學?;貞f,當時把學生的飯菜都撤掉了,有臭味的蝦仁,也沒有學生真的吃進去了。
話雖然這樣說,但是誰敢保證沒有一個孩子吃了,可能有的孩子餓壞了,根本來不及嘗味道,就直接把有臭味的蝦仁吃了進去,也不一定。
果然,沒多久就有家長群里傳出孩子回家腹瀉的消息,后來大家互相討論才知道,原來不止一所學校、不止一個孩子遇到這個問題。
再一打聽,這些學校的午餐,都來自一家叫“綠捷”的公司。
這家公司可不簡單,它在上海給500多家學校送餐,從幼兒園到高中全覆蓋,一天就要送出50萬份飯。
事情鬧出來之后,綠捷公司倒是出來說話了,可聽著不怎么讓人放心。
他們說:“只有一部分蝦仁里面有點細沙,別的沒啥安全問題,我們都留樣備查了?!?/p>
但家長問的孩子拉肚子、餐品質量長期不行,他們一句也沒回應。
這公司的回應一聽就不實誠,蝦仁有沙子還能叫“沒問題”?只是部分嚇人有細沙,又怎么會讓那么多孩子都說蝦仁臭呢?
這件事有那么多孩子作證,孩子都吃出臭味了,怎么還敢用細沙這樣的借口敷衍人。
其實不少家長早就對學校午餐有意見了。
有人曬出孩子飯盒里的照片,說是十八塊錢一頓的飯,葷菜就一點點肉末,蔬菜像是白水煮的,連個綠葉都見不著。
更有家長直接對比,外面十塊錢的外賣,好歹葷是葷、素是素,學校這飯看著還沒家里剩飯有營養(yǎng)。
而且這也不是上海第一次出這種事了,去年就有當地的家長反映學校米飯硬得嚼不動,反映上去也沒個下文。
這回家長們想看看這家公司到底什么來頭、怎么中標的,結果學校說“內部流程不方便透露”,一句話直接堵了家長的疑問。
說到底,大家不是要鬧事,就是想讓孩子們吃上一口安心飯,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午飯吃不好,下午上課都沒精神。
更何況食品安全是底線,哪能一次次出問題?
其實不光上海,別的地方也出過類似的事兒。
河南有學校食堂被家長發(fā)現用過期的材料,山東有學校廚房衛(wèi)生一塌糊涂,但這些事每次追問下去,學校推給送餐公司,送餐公司又推給管理部門,最后誰的責任都說不清。
之所以這類問題反復出現,跟供餐市場缺乏競爭也有關系。
像綠捷這樣一口氣包下幾百所學校的企業(yè),一做就是好多年,沒有比較就沒有壓力,飯品質量自然難提高。
有些地方甚至出現過企業(yè)靠關系長期供應劣質食材的情況,最后吃虧的還是孩子。
不過,也有地方做得不錯。
比如浙江衢州,請家長直接參與監(jiān)督食堂進貨、評價飯菜,吃得好不好家長說了算,結果滿意度大漲。
廣西搞了個“黑名單”制度,哪家企業(yè)出問題就直接上榜,以后別想再做學校生意,山西還有學校把廚房操作直接直播出來,采購、做菜全程透明。
這些做法的好處,就是讓吃飯這件事變得清清楚楚,菜從哪里來的、誰做的、怎么做的,全都能看見,責任分明了,企業(yè)自然不敢糊弄。
說到底,孩子吃飯的事沒小事,誰也不希望天天擔心孩子在學校吃得怎么樣,能不能讓家長放心,關鍵就看學校和企業(yè)愿不愿意把這件事真正放在心上。
希望這一次,上海能真正把問題解決好,別讓家長寒了心,也別再讓孩子吃到發(fā)臭的蝦仁了。
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