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搬運,違者必究”】
誰能想到,曾靠《戰(zhàn)狼》系列點燃無數(shù)人愛國情懷、創(chuàng)造中國電影票房神話的吳京,會在十年后因一部新片陷入口碑低谷?
今年他轉(zhuǎn)型溫情路線的《再見,壞蛋》上映后,票房慘淡,與往日“票房靈藥”的頭銜形成刺眼對比。
更讓人意外的是,隨著新片遇冷,他多年前的采訪片段、綜藝表現(xiàn)被重新翻出,“坦克沒有后視鏡”的言論、綜藝里的大男子主義行為接連引發(fā)爭議。
那個曾經(jīng)被捧為“國民硬漢”的演員,為何突然不受觀眾喜歡了?
票房遇冷是為何?
吳京的名字,曾與“票房奇跡”牢牢綁定。
早年他憑借武術(shù)功底進入演藝圈,從港圈的小角色到內(nèi)地的動作演員,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多年,直到《戰(zhàn)狼》的出現(xiàn),才真正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賽道。
為了拍好這部電影,他特意去特種大隊體驗生活,和戰(zhàn)士們一起出操、訓練,皮膚曬得黝黑,只為呈現(xiàn)最真實的軍人形象。
那時的他,沒有流量加持,沒有大資本護航,甚至把自己的積蓄都投了進去,很多人勸他“別冒險”,可他偏要“賭一把”。
結(jié)果,《戰(zhàn)狼》火了。投資不高卻收獲遠超預期的票房,不僅讓觀眾記住了銀幕上鐵血的冷鋒,也記住了現(xiàn)實里敢拼的吳京。
緊接著的《戰(zhàn)狼 2》,更是創(chuàng)下了當時中國電影史的票房高峰,后來的《流浪地球》《長津湖》系列,每一部都延續(xù)著“吳京出品,必屬精品”的熱度。
他的“硬漢人設(shè)”不再是銀幕角色,更成了觀眾心中“愛國、堅毅、敢拼”的代名詞,受邀參加閱兵觀禮、接受主流媒體采訪,事業(yè)一路高歌猛進。
可這份順境,在今年的《再見,壞蛋》上映后被打破了。
這部跳出“硬漢”舒適圈、走溫情路線的電影,上映后票房慘淡,與他以往的作品形成巨大落差。
有人說“溫情路線不適合他”,也有人覺得“故事沒新意”,但更多討論指向了“人設(shè)疲勞”。
觀眾看慣了他持槍戰(zhàn)斗的模樣,突然轉(zhuǎn)型家長里短的溫情角色,難免難以接受。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的遇冷,像一個信號,讓原本被“票房神話”掩蓋的爭議,開始慢慢浮出水面。
其實,吳京的轉(zhuǎn)型本無可厚非。任何演員都不想被單一角色束縛,他想嘗試新風格,這份勇氣值得肯定。
可問題在于,“硬漢人設(shè)”早已和他深度綁定,觀眾對他的期待過高,一旦作品沒能達到預期,以往被忽略的“不完美”,就容易被放大。
《再見,壞蛋》的票房低谷,只是他口碑受損傷的開始,真正的爭議,還在后面。
過往言論被一一細究
隨著新片遇冷,網(wǎng)友開始翻出吳京早年的采訪片段,其中一段關(guān)于“坦克”的言論,很快沖上熱搜。
采訪里,他提到“坦克沒有后視鏡,槍炮是不長眼的”,還反問“我跳過樓,你跳過嗎?我讓坦克扎過,你扎過嗎?中國的蚯蚓我吃遍了,你吃過嗎”。
這番話在當時被認為“硬漢的敢拼”,可如今再看,卻被網(wǎng)友質(zhì)疑“夸大其詞”,“故作驕傲”。
更巧的是,不久后九三閱兵期間,杜江被問到類似的“坦克后視鏡”問題,央視還特意邀請專業(yè)人士解答,明確表示“現(xiàn)代坦克配備 360 度影像,并非沒有后視功能”。
這番對比,讓吳京的言論更顯尷尬,不少人覺得“他是入戲太深,把角色和現(xiàn)實混為一談了”。
除了舊采訪,他早年在綜藝里的表現(xiàn),也成了爭議焦點。2014 年,吳京參加央視《開講啦》,聊起與謝楠的愛情故事時,言語間不乏對另一半的貶低,說“當初朋友介紹謝楠,我沒同意”,全然不提當年追求謝楠時的高調(diào)。
比如吳京第一次見謝楠的時候,就在鏡頭前連問“你結(jié)婚了嗎?有男朋友嗎?屬什么的”。
如果不是喜歡謝楠,怎么會問出這個問題?
現(xiàn)在吳京說沒看上謝楠,這種反差,讓觀眾覺得“不夠真誠”。
更讓人不適的是《出發(fā)吧愛情》里的片段:吳京做好飯后,謝楠略帶撒嬌地說“怎么不叫我一聲”,他卻突然變臉,跑到二樓怒摔毛巾。
玩“你比我猜”游戲時,因為謝楠沒看懂他的手勢,他全程心不在焉,還當眾埋怨謝楠“拖后腿”,直到謝楠落淚仍不罷休。
最受爭議的是測謊儀環(huán)節(jié),主持人問謝楠“下輩子還會嫁給吳京嗎”,謝楠回答“不會”,當時測謊儀沒有異常反應。
雖然測謊儀本是綜藝效果,可這個畫面,還是被網(wǎng)友解讀為“兩人感情的真實寫照”。
這些被翻出的細節(jié),一點點瓦解著吳京的“硬漢人設(shè)”。
觀眾發(fā)現(xiàn),銀幕上那個講義氣、有擔當?shù)睦滗h,現(xiàn)實里卻有著“大男子主義”“言行不一”的一面。
曾經(jīng)大家愿意為“愛國硬漢”買單,忽略這些不完美,可隨著時代變化,觀眾對公眾人物的要求更高了。
不僅要看作品,更要看人品;不僅要講情懷,更要講尊重。
吳京現(xiàn)在口碑和票房遇冷,本質(zhì)上是“人設(shè)”與“真實”的落差太大,當濾鏡破碎,爭議自然隨之而來。
如今再看吳京的處境,讓人唏噓。他確實開創(chuàng)了“硬漢”賽道,給中國電影帶來過驚喜,可過度依賴人設(shè)、忽略言行細節(jié),終究讓自己陷入了口碑下滑的困境。
沒有永遠的神話,若想長久被觀眾認可,靠的不該是包裝出來的人設(shè),而是言行一致的真誠。
參考資料
太突然!吳京的電影,撤了!
2025-08-29 09:13·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