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秋雨后,上海市靜安區(qū)的公園小徑上,晨曦剛剛透過樹葉灑在地上。65歲的王阿姨照例早早出門,與她的姊妹團跳著廣場舞,汗珠順著額頭流下,臉上卻滿是笑意。再往旁邊看,52歲的劉大叔獨自快步走著,時不時掏出手機看步數,堅持每天“沖一萬步”打卡。公園里各式各樣的鍛煉身影,藏著無數控制血糖的“秘方”。
但你可曾想過:同樣是運動,為什么有人血糖越控越平穩(wěn),有人卻收效甚微甚至身體吃不消?一年前還意氣風發(fā)的李大叔,因為“狂走萬步”,導致腿腳不適,血糖卻遲遲不降,反而心生困惑。難道運動降糖也分“門道”?
最近,上海交通大學的一項重磅研究,徹底顛覆了不少人的認知:不是所有運動都能有效降糖,有兩種運動方式,降血糖效果尤為突出。而且,堅持這兩項運動,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竟然能降低74%!到底是哪兩種運動,能讓血糖管得這么牢?廣場舞和快走算不算?對于高血糖、糖尿病乃至普通人來說,具體如何科學規(guī)劃運動,才能最大限度獲益?
你可能不知道,運動降糖其實有很多“誤區(qū)”。尤其是第2點,很多人都做錯了。
多數人認為:“血糖高就是吃多了,管好嘴、邁開腿,血糖自然就下來?!钡S多“萬步達人”會發(fā)現,堅持走路,血糖卻沒降多少,甚至越走越累,總覺得“哪里不對勁”。設想一下,運動強度、時間、方式不同,結果大不一樣。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等多家權威機構聯合展開的大樣本研究,發(fā)表在《英國運動醫(yī)學雜志》和《Diabetes Care》期刊。研究納入逾4萬例國人參與,系統(tǒng)對比了各種運動方式對血糖的影響。
核心結論極具沖擊力:日均完成1小時以上中等強度運動,尤其是包括快走和抗阻訓練,2型糖尿病發(fā)病風險可較“幾乎不運動者”下降74%(P值<0.01, 95%置信區(qū)間)。不僅如此,糖尿病患者每周244分鐘中等有氧運動或157分鐘高強度訓練,其糖化血紅蛋白(HbA1c)平均下降幅度高達1.1%,遠超單純飲食調控及輕度運動組(均值下降僅為0.38%)。
專家進一步說明,這兩種運動的降糖機制分別如下:
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有效提升肌肉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加速葡萄糖入血→入細胞的轉換,短時間內便能看到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雙重下降。
抗阻訓練(如啞鈴操、彈力帶鍛煉):增強骨骼肌質量,擴充“葡萄糖儲存庫”,即便靜息時,肌肉也能幫助“消耗”掉部分血糖,有助于長期血糖平穩(wěn)。
有趣的是,研究還發(fā)現,一味追求步數,無休止“刷萬步”,反而可能招致關節(jié)損傷、血糖波動、下肢血循環(huán)問題等隱憂。真正有效的運動,不在步數的多少,而在運動的“種類”與“強度”。
堅持“正確運動”,2個月后,身體可能出現這些驚人變化
按照上海交大運動處方,標準執(zhí)行2~3個月后,無數高血糖、糖尿病人群收獲了看得見的健康回報。
血糖水平穩(wěn)定,惡性波動明顯減少
一項涵蓋3266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隨訪數據顯示,堅持每周244分鐘中等強度運動+2次抗阻訓練后,空腹血糖平均下降1.2mmol/L,HbA1c下降至6.8%,絕大多數患者實現“達標”目標。
胰島素抵抗指數下降,胰島功能改善
運動組HOMA-IR均值較對照組下降21.5%。部分早期糖代謝異常患者,胰島素用藥劑量有所減少,甚至有20%的患者逐步擺脫了部分口服降糖藥。
體重減輕,脂肪代謝能力增強
中老年運動者平均2個月體重下降2.7公斤,腹圍減少2.5厘米,血脂指標如三酰甘油降低18%。可謂是“血糖、體重兩手抓,健康事半功倍”。
還有不少參與運動試驗的患者,反映“每天精神更足,睡眠變得安穩(wěn)”,甚至連皮膚狀態(tài)都肉眼可見地改善。這,就是科學運動降糖的力量!
你以為運動只能靠“狂走萬步”?其實大多數人都誤區(qū)重重!上海交大專家特別提醒:過量走路、不分時間段、無強度區(qū)分都容易事與愿違。尤其是下面這兩個細節(jié),你沒做到就等于白運動。
科學降糖建議,這2招最關鍵,簡單易行
想讓運動真正“降血糖”,一定要遵循這兩條核心法則:
一、選擇“合適強度”的運動種類,快走+抗阻最優(yōu)先推薦
快走、廣場舞、慢跑等屬于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判斷標準很簡單:運動時“能說話、不能唱歌、微微喘息出汗”。每次3060分鐘,每周累計150244分鐘效果最佳??棺栌柧氈傅氖瞧餍?、啞鈴操、彈力帶抗阻等,2030分鐘為一組,隔天進行12次。
二、“動”與“靜”結合,注意分階段鍛煉與恢復
研究強調,運動最好安排在餐后30~60分鐘,這時正好對抗餐后血糖高峰,降糖效果較餐前運動提升16.8%。運動后務必做好拉伸和恢復,切忌疲勞作戰(zhàn),否則容易出現低血糖、拉傷等風險。
另外,若血糖波動較大或合并心臟問題、下肢血管疾病的人群,運動方式一定要量力而行,最好先咨詢專業(yè)醫(yī)生或運動指導師定制方案。
只要累計運動時間達標,可以選擇多個動作組合,碎片化時間也有效。
遇到頭暈、四肢無力等不適,一定第一時間停下,多喝水,必要時及時檢測血糖。
搭配健康飲食、藥物管理,長期維持目標體重和腰圍,才能最大限度釋放運動降糖的紅利。
無論你是剛查出血糖偏高的“新手”,還是控糖路上的“老將”,都不妨從今天起,調整自己的運動方式,科學“動”起來。快走與抗阻訓練,不僅能讓血糖恢復平穩(wěn),整個人也會越來越有精氣神。健康,其實就在生活的每一步里。
當然,個體差異始終存在,具體健康狀況、最佳運動量和類型,還請務必前往當地正規(guī)醫(yī)院或專業(yè)醫(yī)療機構面診咨詢,結合個人體能和醫(yī)學評估定制運動處方。本文所有方法和效果,基于權威研究數據和臨床反饋總結,對絕大多數人有效,但并不等于人人“見效如神”,切勿盲目套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