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若干媒體對開平碉樓的界定,看看當?shù)芈糜喂镜膶?dǎo)游圖中對開平碉樓的展示,不知不覺中讓人感到,他們把當年碉樓的內(nèi)在成因和老祖宗默默的遺訓(xùn)顛倒過來了。只看表面的結(jié)果,籠而統(tǒng)之,實不得其精髓。
看看某媒體報道的標題:華僑之鄉(xiāng),開平碉樓中西合璧。這話兒,乍一聽確實也沒錯,把開平市版圖上的1833座碉樓來個總體概括,無疑是中西合璧。然而到了現(xiàn)場細細考察之,按旅游公司印發(fā)的旅游圖中的5個景點游歷之,則可斷言,此為圖表不求里,籠而統(tǒng)之埋沒了各自的特色。
先到了自力村碉樓群。此處在開闊的“小平原”的中部,四周山巒遠遠呼應(yīng)。以云石樓、云幻樓為代表的碉樓群確實印證了中西合璧的斷言,碉樓的一二層基本上都是中式的碉樓結(jié)構(gòu)與外形,頂層和倒數(shù)第二層、屋頂?shù)乃慕?,采用的是西方古堡的外觀。
第二站,到了立園。這是旅美華僑謝維立先生歷時十年,為愛妻譚玉英而建的別墅花園,是所有碉樓群中最為豪華的。第一眼見到的是大門前的三座碉樓,再往前走,看到的是園林式的被八國聯(lián)軍火燒了的圓明園式的風(fēng)格,當然它比圓明園小得多、遜色得多,但它挖溝為渠,掘塘為池,圓堡式的樹、草、花為鄰的適宜談情說愛的所在,令人不得不感到此處的特色不能簡單的定義為碉樓群。此處的碉樓為次,對圓明園的追思和模仿倒是當年謝維立先生的初衷和本意。
那談情說愛的所在叫花藤亭,一年四季花開不輟。是維立先生特為二姨太譚玉英而建,他還在亭頂建造了西式皇冠,讓其愛妾端坐于亭中宛若英女皇那般雍容華貴。可惜玉英紅顏薄命,無福消受,她18歲嫁入謝家,19歲就香魂消殞,空使花冠無皇,人去亭空,令人不勝唏噓……愛情,具有無邊的、超凡的想象;愛情,具有無限兼容和創(chuàng)造的力量。
第三站,來到馬降龍碉樓群。據(jù)介紹至今保存完好的有7座碉樓和8座西式別墅,的確為群了。因被成因所吸引,忽略了精確記錄其數(shù)量。為什么呢?其間一座又一座的村民集資而修建的中式碉樓映入眼簾了。筆者不得不思量,是華僑回來先建中西合璧的碉樓,還是原住村民集資自建中式防敵碉樓,在亂中求得了稍微安穩(wěn)的背景下,海外僑胞才回來添油加醋呢?這里以其占地廣闊,樹木、竹林、雜草豐盛的自然生態(tài)為特色,行走于其間,的確引發(fā)了思古之幽情,穿越時空的夢幻。
第四站,跨步進入了錦江里碉樓群。其實這里只有三座碉樓,當然可以理解為有三為多,有了三,也可以稱群。然而,這三座碉樓的中間一座,完全是中式的,內(nèi)空小而壁直立到頂,不宜居,宜抗敵,抗敵的單一功能是中國碉樓的價值取舍標準。而且,此座中式碉樓是當年的村民集資而建,其意義稍后再敘。
第五站,三門里迎龍樓(或南樓)。那是老祖宗們400年前,也就是明代就建起來的。那是不折不扣的中式碉樓,經(jīng)數(shù)百年風(fēng)雨依然昂首挺立,彰顯中華民族的堅強與不屈。
這些寓意幽深的各個景點的各自特點,怎么被媒體忽略了呢?不僅如此,還被旅游部門和靠旅游吃飯的旅游公司忽視?別的不說,倘若繼續(xù)籠而統(tǒng)之地把各點的自身特色埋沒,一律叫做碉樓群,游人去看一個點就夠了,何必跑五個點呢?這從經(jīng)營的角度看,也是令人惋惜的,買通票的游客會越來越少,深度吸引力會越來越弱,最終只能剩下一個又一個的空殼,陳舊和殘破的碉樓們只能在那兒悲涼地孤守著,長久地嘆息罷了。
歷史文化遺跡的珍貴之處,是以史為鑒,而知興替,目的是讓游人時光倒流,吸取到當前推動地球繼續(xù)旋轉(zhuǎn)的力量。祖宗們的行為舉止,是足可以給我們這些不肖子孫以無言的教誨的。
在亂世之秋,把祖宗早就發(fā)明的碉樓建起,資金不足,大家伙你湊一點我出一點,集體主義、團隊意識就產(chǎn)生了。西方列強早就認定我們是一盤散沙,如果真是一盤散沙,我們900多萬平方公里這個大盤子早被他們給端了。為什么不敢端?敢端的也沒端成(比如日本鬼子)?其實他們在1840年入侵中國時,就悟出了中國碉樓所蘊含的群體精神。誠然,僑胞回鄉(xiāng)建的碉樓,的確學(xué)習(xí)了人家的長處,而且是創(chuàng)造性的吸收,把你們西方的古堡形象拿過來,就比老祖宗發(fā)明的更賞心悅目,而且不僅宜居、還宜防,增加了一項功能,使付出產(chǎn)生更大的效益。
華僑先輩們學(xué)習(xí)借鑒別人,是既謙虛又真誠但沒忘本。不少碉樓用的水泥,是從英國運回來的,因此叫“紅毛泥”。那成本夠高了,但那時,人家的紅毛泥質(zhì)量好,華僑先輩們就不怕多付出。質(zhì)量好樓宇就堅固,讓子子孫孫們均有所依,永遠立于不敗之地。所以,以開闊的視野改革開放,用自身特有的根本消化吸收別人先進的東西,從而才實現(xiàn)了救亡圖存、發(fā)展強大的夙愿。
所以,開平碉樓群落給今天的我們的啟示是:各領(lǐng)風(fēng)騷,先獨而后統(tǒng)。人類的發(fā)展就是這樣,從個體到群體再到全人類。沒有個性,簡單的中西合璧,是合而無璧,沒有取他人之長的謙遜與智慧,就無法壯大,就不可以有“合”。
統(tǒng),無論是武力還是和平競爭,均是勢不可擋的歷史總趨勢?。?/p>
(1916 2011/6/21)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