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內蒙古軍區(qū)原司令員蔡英同志,因病醫(yī)治無效,于2025年9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據無錫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官方微信公眾號今年8月15日刊文介紹,1923年12月,蔡英出生在無錫梅村堰下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在當時中共梅北地下黨組織負責人惠俊山、蔡鳳儀的教育和引導下,蔡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9年1月,蔡英光榮地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
梅村地區(qū)是抗日斗爭的革命根據地,蔡英積極參加了敵后游擊活動,多次組織群眾破壞敵人交通線和電話線。當時新四軍東進抗日,到達梅村后沿用了“江南抗日義勇軍”番號。新四軍勇猛殺敵、紀律嚴明,深受老百姓愛戴,也感召著17歲的蔡英,他毅然告別父母參加了新四軍,從此開始了戎馬一生的軍旅生涯。
成為“江抗”戰(zhàn)士后,蔡英隨部隊南征北戰(zhàn),機動靈活地開展游擊戰(zhàn)爭。在敵后極端困難的環(huán)境里,蔡英參加了反清鄉(xiāng)、反圍剿、反掃蕩大小近百次戰(zhàn)斗,參加了浙西天目山反頑戰(zhàn)役,湖州攻堅戰(zhàn)等戰(zhàn)斗。
蔡英印象最深的是夜襲虹橋機場戰(zhàn)斗,在一次行軍過程中,他們偶然發(fā)現了機場停著侵華日軍的飛機,冒著日軍的槍林彈雨,用汽油和手榴彈燒掉了飛機。第二天上海報紙報道了“新四軍神兵天降,火燒日軍飛機”的消息,大大振奮了國人的抗日士氣。
還有一次與日寇短兵相接拼刺刀的時候,蔡英臉上被敵人刺刀刺破,鮮血直流,他毫不畏懼,大喝一聲,威懾敵膽,殺入敵營,頑強勇敢,壯了軍威,揚了國威,贏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
解放戰(zhàn)爭時期,蔡英依舊在槍林彈雨的戰(zhàn)場上奮勇殺敵,屢建奇功。渡江以后,他過家門而不入,隨解放大軍直接插到上海外圍,作好戰(zhàn)上海的準備,此時已迎來新中國的曙光。
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蔡英隨部隊入朝作戰(zhàn),參加了第二次、第五次戰(zhàn)役和黃草嶺阻擊戰(zhàn)、華川阻擊戰(zhàn)、金城川防御戰(zhàn)等戰(zhàn)役。在第五次戰(zhàn)役期間,蔡英率部反復拼殺,爭奪陣地,他身先士卒,不怕犧牲,英勇作戰(zhàn),在與美軍拼刺刀時,他的脖子被美軍刺刀刺傷,這也是他第二次拼刺刀受傷,但他仍頑強拼搏。此役給予敵人重創(chuàng),圓滿地完成了追殲美軍的戰(zhàn)斗任務。
蔡英戍守邊陲,在內蒙古軍區(qū)工作了20年。他先后任參謀長、副司令員、司令員,擔起了保衛(wèi)祖國北疆的重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