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醒來,全球一驚,特朗普在一次講話中爆出“去年美國3億人死于毒品”的驚人言論,直接把美國人口“清零”了個遍。
問題是,美國總人口才3.4億啊,這數(shù)據一出口,不僅讓美國網友連呼“離譜”,連地球儀都快笑掉了軸,更離譜的是,他緊接著把中國拉出來“背鍋”,指責中國是芬太尼的“主要來源”,還威脅要加征關稅。
這一連串操作,簡直像是競選劇本的標準流程,造個危機,甩個鍋,再來點強硬姿態(tài)。但問題是,美國的毒品危機,真的是中國的鍋嗎?
荒謬數(shù)據的背后,不是無心之失,是有意為之
特朗普說“3億美國人死于毒品”,這話看似荒唐,其實一點都不“隨口”,這不是他第一次把常識踩在腳下,而是他慣用的戰(zhàn)術,制造焦慮,塑造敵人,轉移焦點?,F(xiàn)實是,美國疾控中心(CDC)公布的2024年數(shù)據顯示,美國全年死于藥物過量的人數(shù)為10.7萬人,雖然數(shù)字觸目驚心,但和3億人相比,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這種夸張,顯然不是“口誤”,更像是刻意的政治鋪墊。
特朗普的算盤不難猜,把毒品死亡數(shù)據“吹上天”,就能制造一種“國家已經深陷危機”的緊迫感,一旦民眾情緒被吊起來,接下來的甩鍋操作就順理成章了。
這時候,把中國拉上臺當“替罪羊”,既能激起選民的民族主義情緒,又能掩蓋國內的治理失敗,何樂而不為?
但問題來了,他指責中國是芬太尼的“主要來源”,這邏輯根本站不住腳,事實是,中方早在2019年就對芬太尼類物質實行了全球最嚴格的整類列管,力度遠超聯(lián)合國標準。
換句話說,中國不僅“斷貨”,還在制度層面“堵口子”,而且,根據美國海關和緝毒執(zhí)法局的數(shù)據,目前從中國直郵走私芬太尼的案件幾乎為零,更多的是來自墨西哥的合成和販運。
特朗普卻單方面抹黑中國,完全無視現(xiàn)實,這就像自己家廚房著火,卻跑到鄰居家罵人“放煙花”,毒品危機的根子,一直扎在美國自己體內,全球人口占比5%,卻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這種“用藥自由”,已經變成了“用命自由”。
從處方藥泛濫,到非法藥物橫行,美國的毒品問題是幾十年制度性失控的結果,而特朗普選擇不去碰這些“深水區(qū)”,反而一頭扎進“甩鍋大賽”,無非是看準了民眾情緒的軟肋,借此鞏固選票,對他來說,芬太尼不是毒品,而是政治籌碼,是競選舞臺上的“道具”。
毒品泛濫不是天災,是制度病,是利益鏈條下的“慢性自殺”
美國的毒品危機,其實不是一場“意外事故”,而是一場“慢性謀殺”,誰是謀殺者?不是鄰國,不是中國,而是美國自己的制度漏洞、利益鏈條和執(zhí)法混亂。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賺得盆滿缽滿的醫(yī)藥巨頭,普渡制藥、強生、麥克森,這些名字在美國民眾心中早就不是“藥企”,而是“毒販”。
他們通過政治游說、金錢捐贈,換來了監(jiān)管的“閉一只眼”,把成癮性極高的阿片類處方藥推向市場,堂而皇之進了藥房、進了家庭,最后進了太平間。
這不是個別現(xiàn)象,而是一條完整的利益鏈條,醫(yī)藥公司負責生產,醫(yī)生負責開藥,保險公司負責報銷,政客負責“睜眼瞎”,最后患者負責埋單,用命去埋。
更諷刺的是,在執(zhí)法層面,美國也在“自打耳光”,根據美國司法部2023財年的數(shù)據,涉及芬太尼販運定罪案件中,有86%是美國本土公民,也就是說,毒品在美國泛濫,主要是“自己人”在搞。
墨西哥販毒集團確實存在,但更多扮演的是“中轉站”角色,而中國,連站都沒得站,全程被甩鍋。
與此同時,美國一些州還搞出了“安全注射點”這種迷惑操作,號稱“減少傷害”,實則是“合法吸毒”,這就像有人家里失火不滅火,反而建個“安全點”讓火苗自由跳舞,更可笑的是,美方還把這種政策當成“人道主義進步”,試問,這種把毒品合法化的治理方式,本質上不是在縱容和延續(xù)危機嗎?
而中美之間曾經存在的禁毒合作機制,也在特朗普的任期里被人為中斷,情報共享、執(zhí)法協(xié)同、打擊走私的聯(lián)合行動,本來是雙方共同努力的成果。但特朗普政府單方面拆臺,把合作政治化,現(xiàn)在再轉過頭來指責中國“不配合”,這種操作,簡直像是自己砸鍋還怪別人沒飯吃。
全球毒癮,不能靠甩鍋解毒,中美合作才是真正的“解藥”
毒品不是哪個國家的“專屬麻煩”,而是全球性的社會危害,特別是芬太尼這種毒性極強、合成成本極低的化學物質,一旦失控,幾個月就能引發(fā)一場跨國危機,全球堵毒,絕不是靠一個國家“喊口號”就能解決的。
中方的立場其實非常清晰,早在2019年就實行了整類列管,主動對全球禁毒事業(yè)作出貢獻,而且中方代表在多個國際場合反復強調,毒品問題要靠合作解決,不能政治化,這話說得再直白不過,你家著火了,不是找人甩鍋,而是該一起來滅火。
特朗普卻反其道而行之,最近又拋出一個新招,對中國商品加征20%的“芬太尼關稅”,乍一聽,好像是在打擊毒品來源。
實際上,這招跟毒品沒半毛錢關系,完全是貿易戰(zhàn)的翻版,數(shù)據顯示,僅2024年一年,美國消費者因為關稅多掏了1300美元,供應鏈混亂、物價高漲、企業(yè)成本暴增,這些后果全部由美國老百姓買單。
特朗普這一操作,實際上不是“禁毒”,而是“禁人消費”。
更現(xiàn)實的是,曾經中美之間的禁毒合作,確實曾取得不小成效,無論是從物流追蹤到電子支付線索的情報互通,還是跨境打擊的執(zhí)行配合,雙方曾在多個層面實現(xiàn)了有效聯(lián)動,如今,這些合作機制被人為中斷,等于把僅存的“解毒工具”也一并扔了。
美國要真心解決毒品問題,靠的不是數(shù)據表演,也不是關稅威脅,而是得先治好自己的“心病”,解除醫(yī)藥壟斷、修復執(zhí)法體系、改變文化導向,否則,就算中國這邊管得再嚴,美國的毒品漏洞也會一直在“內部自燃”。
特朗普把芬太尼當成選票的燃料,把中國當成靶子,短期內也許能博得掌聲,但長期看,這種操作只會讓問題越燒越旺。
特朗普的“3億人死亡”說法,看似荒唐,其實是一場精心編排的政治演出,毒品問題,不是喊幾句口號、找個替罪羊就能解決的。
中國一直在禁毒戰(zhàn)線上做出實實在在的努力,而美國若繼續(xù)沉迷于政治操作,最終受害的只能是自己的民眾。
毒品不是輿論的素材,更不是拉票的工具,中美能否合作,關系的不只是兩國安危,更是全球的解毒之路。
選舉可以有劇本,現(xiàn)實卻不會陪你演戲。
信息來源:
人民網:王毅同波蘭副總理兼外長西科爾斯基會談-2025-09-16
新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波蘭共和國政府間合作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共同文件-2025-09-1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