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星資本局9月18日消息 近日,社交平臺興起奶茶“竄稀營銷”。在相關博主發(fā)布的視頻中,買一杯奶茶店員會附贈一摞紙巾,“買杯奶茶給我那么多紙巾做什么?因為添加了益生菌/果蔬成分,喝了會竄稀?!?/p>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多個品牌的奶茶產品均有相關視頻發(fā)布,有消費者質疑該宣傳導向不良:“做這種營銷,我更懷疑是食物不干凈?!?/p>
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食品及餐飲行業(yè)分析師林岳認為,“竄稀”營銷暗含排毒、瘦身等功能,這種噱頭模糊了食品、保健品的邊界,缺少必要的風險警示。從品牌方來講,在產品研發(fā)方面應謹慎行事,不應過度宣傳。
截圖自小紅書
“暢輕”奶茶密集上新
紅星資本局梳理發(fā)現(xiàn),今年以來,奶茶品牌密集推出“暢輕”款奶茶,在原料中添加果蔬或益生菌。其中,部分品牌的產品在詳情中標注:“脾胃虛弱人群請酌情飲用。”
2月,滬上阿姨上新“PUPU西梅”系列產品,并一同推出了PUPU西梅周邊,分別為毛絨馬桶、毛絨馬桶橛子、毛絨廁紙三款毛絨玩具。
3月,茶百道官宣超級蔬食輕暢系列上新。7月初,奈雪的茶推出“奈雪暢暢小綠瓶”,標簽為“輕松通暢”。
7月中,瑞幸推出乳酸菌美式,廣告標語之一為暢享輕“腹”擔,同時宣稱飲品0脂低卡。8月初,茶顏悅色宣布購買茶顏家族近70款現(xiàn)制冰飲加0.99元,即可享用“活性益生菌版” 特制飲品。
9月18日,連鎖經營專家李維華告訴紅星資本局,新茶飲品牌集中推出暢輕款產品,核心原因是市場跟風模仿——某品牌相關產品熱銷后,其他品牌隨之跟進。
李維華提到,當前,新茶飲消費群體中女性占比不低,該群體對體重管理需求較高,對“暢輕”類產品的關注度比較高。
凌雁管理咨詢首席咨詢師、食品及餐飲行業(yè)分析師林岳告訴紅星資本局,“暢輕”概念流行,主要通過添加益生菌、膳食纖維等成分來達到潤腸通便的效果,能夠滿足快節(jié)奏、壓力大的職場人士的需求。這是基于供應鏈和技術的成熟,食材原料應用成本變低。
“竄稀”成奶茶熱門營銷方式
專家稱易引發(fā)負面輿情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近日,社交媒體上有多個賬號發(fā)布奶茶“竄稀營銷”視頻和圖文,包括茶顏悅色“加0.99元得一份益生菌”、古茗果蔬系列、COCO火龍果酸牛奶、奈雪酸奶昔、blueglass等。
相關視頻的呈現(xiàn)方式為,博主買奶茶,店員附贈一摞紙巾。博主介紹并飲用后,拍攝找?guī)漠嬅妫骸皼]有一口千億活菌是白喝的?!?/p>
視頻的評論中,有網友提問:“真會拉肚子嗎?”也有網友表示:“喝了好幾次了,很正常,沒什么反應。”
有消費者對“竄稀營銷”表示不滿,認為相關宣傳導向不良:“做這種營銷,我更懷疑是你們食物不干凈。”
林岳認為,“竄稀”營銷切中了不少愛美人士的需求,暗含排毒、瘦身等功能,但要達到這些效果,靠喝奶茶明顯是不夠的,這種噱頭將食品、保健品的邊界模糊化了,也缺少必要的風險警示,比如會引發(fā)腹瀉、導致菌群失衡、腸胃紊亂等等,個體差異也可能導致效果不同,實際上不利于品牌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從品牌方來講,在產品研發(fā)、配方比重等方面應謹慎行事,不可過度宣傳;消費者面對宣傳也要保持理性。
李維華表示,商家不會直接提及“竄稀”相關表述,而是通過社交平臺,以“消費者體驗”的形式間接傳遞產品效果。平臺上所謂“消費者體驗”內容,部分實際來自企業(yè)注冊的小號或專業(yè)推廣人員,內容多包含“飲用后出現(xiàn)腹瀉、體重下降”等表述,而此類信息可能對消費者產生誤導。
9月18日,知名危機公關專家、福州公孫策公關合伙人詹軍豪告訴紅星資本局,多家新茶飲品牌集中做“竄稀營銷”,是試圖借獵奇話題突圍同質化競爭。利用社交媒體“爭議即流量”的傳播特性,快速吸引關注,降低獲客成本。
詹軍豪同時指出,這種營銷方式風險極高。一方面,刻意關聯(lián)健康風險,易引發(fā)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損害品牌信任度;另一方面,將負面生理反應娛樂化,可能被指責“低俗營銷”。若處理不當,可能引發(fā)負面輿情,甚至波及整個行業(yè),可謂得不償失。
紅星新聞記者 俞瑤 實習記者 周怡
編輯 陶玥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