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們,長春航展上,我國最先進的殲-20戰(zhàn)機飛行表演你們都看到了嗎?我就在現(xiàn)場,那場面叫一個壯觀和刺激啊。尤其是飛機,不僅飛的低,還組成了兩兩編隊對沖飛行,著實是看得我渾身顫抖??!
外行看熱鬧,內(nèi)行看門道,我今天就給大家盤盤這個交叉飛行對沖,到底有多刺激。
首先說這個交叉飛行,最早是來源于飛機的戰(zhàn)斗動作。飛機在飛行的時候,那一個個都是自詡為騎士的,早期機炮格斗的時候都是要臉對臉飛行,誰要是先動了,那就是讓別人追著打的結(jié)局。于是乎,這種從實戰(zhàn)中脫胎而出的“對沖”飛行方式就被飛行表演隊列入常態(tài)化訓練了。
不過跟當年一二戰(zhàn)時期龜速飛行的飛機不同,當年的飛機有效飛行速度也就200-300公里每小時,飛行員有足夠的時間調(diào)整角度和方位,保證對沖的時候不會來個空中接吻。而現(xiàn)在不一樣了,飛機的平均時速都得在800公里每小時,那也就是每秒220米,歘一下就飛過去了。從看到對面的飛機到擦肩而過,撐死了也就五六秒的時間。
更何況,飛機一般都是在進行大角度機動之后才會交叉飛行,需要飛行員時刻控制好自己的飛機,并且隨時調(diào)整航線。還有就是編組飛行,兩架編組的飛機之間的距離不超過十米,基本上就是肩并肩飛行。兩個編組之間的直線距離不超過50米,高速交叉通場,只要飛行員手抖一點,輕則動作變形,重則機毀人亡!
這可不是危言聳聽,1988年意大利空軍三色劍飛行表演隊就是做這個動作的時候出了事故,機毀人亡!
不光是速度快導致的危險,飛機的設計和控制系統(tǒng),也是飛機做這些特技飛行動作時的關鍵影響因素。殲-20戰(zhàn)斗機作為成飛的空氣動力學成果巔峰,飛機在不同速度下的干擾和抖動,都在這些工程師的掌握之中。而殲-20采用的電傳飛控和機載電腦,也能幫助飛行員進行飛行,這就好比開啟了智能駕駛的汽車(這里可以加BYD和紅旗的廣告),對于老司機來說那就是如虎添翼!
但再好的智能駕駛,面對北京的胡同也沒轍。飛機也是,在密集編隊飛行的狀況下,機載電腦作出的幫助很有限,而且低空多架高速飛行的飛機產(chǎn)生的氣流擾動,不僅電腦很難反應過來,產(chǎn)生的瞬時過載也是一般人扛不住的!交匯那一瞬間的過載相當于有三兩個自己壓在自己身上,還得作出精細的操作,這主要還是靠飛行員們藝高人膽大!
長春老航校培養(yǎng)出了一批批共和國的飛行員們,就是一群藝高人膽大的老司機!駕駛殲20在天上飛的那都是已經(jīng)在部隊服役多年的老飛行員,那必須得給地上的學弟學妹們露一手!
殲-20飛行員們用自己的技術和勇氣,不僅向自己的學弟學妹們展示了風采,更是給每個中國人展現(xiàn)了他們的專業(yè)和意志。他們有足夠的能力和氣概去保護共和國的天空!這也是長春航展的意義,告訴所有同志們,我們被那些勇士們很好的保護著!共和國的天空,永遠有這些鐵翼神劍的保衛(wèi),永遠有藍天長城的守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