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教輔之事惹得議論紛紛。仿佛一石投水,波紋四散,竟不止息。我本是一個教書人,向來少問窗外事,每日里備課、講課、改作業(yè),輪回不已。然而這回,連我這樣埋頭改卷的人,也覺出幾分不對了。
上頭下了文,「嚴禁目錄外教輔進?!?,仿佛真要減了學生的負擔,然而辦公室里卻一片唉聲嘆氣。老教師推一推眼鏡,嘆道:「這下難了?!鼓贻p教師盯著電腦屏幕發(fā)怔,仿佛屏幕里能變出合適的題來。
《人民日報》想是明白的,急忙發(fā)聲,說「只是對學校推薦、征訂教輔的限制」,是要把教輔自主權「交到學生與家長」手中。話說得圓轉,我們做教師的,卻只覺得茫然:現實困境誰能解,字里字外兩重天。
教輔之用,本有兩種:一種是學生在家用,一種是課堂練習用。學生自家買的,自主權自然在學生與家長。不過孩子總歸是孩子,有幾個能自律若圣賢,那些自家買的教輔,孩子多數是不做的。但若是教師布置的作業(yè),他便不得不做。這道理,凡當過父母、教過書的都明白。所以,課堂用的才是教輔的主流。孩子成績提升,也主要靠課堂用教輔。
所謂「嚴禁目錄外教輔進?!梗恼钦n堂用教輔。從此以后,教師只許用目錄教輔。而這目錄教輔,恕我直言,著實是太過陳舊淺顯了,與現今的教學考試,相差何止百里。有的內容竟還停留在十年之前,可謂「形式既舊,精神亦朽」了。
以往,學校雖不得不按規(guī)定買目錄教輔,但也顧及實情,允許教師再選一套合用的。如今只準用目錄,其他教輔不許進校,連家委會代買也不準。于是我們做教師的,就陷入兩難了:若只用目錄教輔,學生學不足,考不好,責任在我們;若不用,又違了規(guī)定。進退兩難,左右都不是路。
有的同僚無法,只得自己尋了材料,發(fā)到微信群,請家長自行打印。今日幾頁,明日幾科,家長跑來跑去,功夫不知賠了多少。還有的怕家長麻煩投訴,只好將題目一道道抄在黑板上,讓學生抄題做。教育現代化講了多年,最后竟退回「手抄時代」,豈不可嘆?
自然,也有人說:既然如此,便躺平好了,反正是按規(guī)定辦事。但凡是稍有責任心的教師,誰又真能躺得平?考試的壓力在,升學的壓力在,家長眼巴巴望著,學生懵懂懂等著,我們這些人,又如何能心安理得地躺平?
教輔不過是一樣工具,本無善惡,全看人怎么用。用得合適,便是助學利器;用得不合適,便成負擔。如今的問題,是合用的不許用,不合用的偏要塞過來。好比不分大腳小腳,只管發(fā)同一碼的鞋子;是否合腳,就不管了。
每至深夜,改完作業(yè),總愛站在窗前吸一支煙??催h處樓宇間零星的燈光,想那每一盞燈下,多有一個伏案疾書的學生,和一個焦慮不安的家長。而我們這些教書人,夾在中間,左沖右突,竟不知路在何方。
教育一事,關系重大,所涉極多。若不能體察實情,傾聽一線之聲,則不免好心辦壞事,徒增紛擾。所謂「規(guī)范管理」,原是為了學生更好,若反而成了束縛手腳的繩索,豈非背離本意?
其實我們所要的, 不過是一本合用的教輔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