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館
暑期檔的最后一匹“黑馬”,當屬《捕風追影》(以下簡稱《捕風》)。這部投資不到兩億、拍攝期只有短短45天的動作電影,不僅收獲了豆瓣8.2分的好口碑,還輕松闖過了10億票房大關,成為今年暑期檔的季軍。這部影片之所以能在暑期檔眾多大片中突圍,正是因為它既滿足了觀眾對爽片的期待,又傳遞出對“堅守”與“傳承”的思考,最終實現(xiàn)了口碑與票房的雙重逆襲。
動作片的劇本向來不需要太有新意,尤其《捕風》還是翻拍自2007年的《跟蹤》,基本保留了原版的人設框架,從中段開始進行填充。新老兩版的反派都是由梁家輝飾演,“追影”追的就是他的角色代號“影子”,一個極其謹慎、鮮少露面、如幽靈般看不見抓不著的逃犯。時隔18年再次出演同一角色,即便人設核心不變,也要隨演員氣質(zhì)做出差異化處理。最明顯的改動就是,原版里他還是個“上有老大抽成、下有同伙犯蠢”的中層受氣包,掙扎在權力鏈的夾縫中;而新版里,他已然躍升為犯罪團伙的“大家長”,手下聚集著一群以“干兒子”相稱的嘍啰,掌控著絕對的話語權。
更深刻的變化藏在沖突的內(nèi)核里:原版中團伙內(nèi)訌的誘因,多是成員間行事作風的分歧與利益的摩擦;新版卻在此基礎上增添了“父子相殺”的戲劇張力——嘍啰對“父親”權力的覬覦、“父親”對異心者的提防,讓這場黑幫內(nèi)部的爭斗更具情感糾葛與人性深度,也讓“影子”這個反派角色更顯立體復雜。
于是故事擴展出了更豐富的空間,原版故事是很典型的正邪角力雙線敘事,傳承接力僅限于新人警員“小豬”在跟蹤老手“狗頭”隊長的教導下獲得成長;《捕風》則將“老”與“新”的沖突著重放大,變成老做法與新生代的差別、虛擬與現(xiàn)實的交手。
現(xiàn)代警方查案已經(jīng)引入AI智能分析,犯罪手法也與時俱進,從原版的線下?lián)尳俳鸬曜兂删€上盜竊虛擬貨幣密鑰。同時,黑客操控監(jiān)控畫面也讓“影子”真正成為了屏幕里不可見的隱形人。新科技無法追蹤,只能請“老家伙”出山——成龍飾演的黃德忠,這位退役多年的跟蹤專家,成了破局的關鍵。他歸隊后的第一問就是跟蹤隊成員都有誰,結果卻被告知現(xiàn)在不需要專人盯梢,跟蹤隊早已解散,需要他親自選人培訓組隊。這種“舊方法對抗新犯罪”的設定,既制造了戲劇沖突,也為后續(xù)“老經(jīng)驗的價值”埋下伏筆。
有趣的是,“影子”傅隆生仍是個十足的“老派賊王”:平日極度警惕,從不在人前暴露行蹤,每次作案后都會沉寂許久才再次現(xiàn)身。此次若不是手下“干兒子”們貪心不足,想盜取更大規(guī)模的資金而拖延了時間,他又因護短不得不出手幫眾人脫逃,恐怕還會繼續(xù)潛伏在暗處,不知何時才會露出馬腳。面對這樣一個深諳傳統(tǒng)犯罪邏輯的對手,最有效的追查方式,反而還是最樸素的“人力跟蹤”。相較原版,新跟蹤隊人員有所擴充,從“小豬”一人的成長變成了一支隊伍的群像,但盯梢手段還是沒變,裝路人、認正臉、同乘電梯、翻垃圾,幾乎是照著原版復刻。
而新版最打動人心的改動,莫過于新增的親情向刻畫。黃德忠與新隊員 “小豬” 何秋果的關系里,藏著一段令人唏噓的悲劇前情:何秋果的父親曾是黃德忠的搭檔,卻因黃德忠當年的一次過失不幸犧牲,這份隔閡讓何秋果一度無法原諒這位“前輩”。直到一次意外發(fā)生,何秋果在危急時刻做出了與黃德忠當年相同的選擇。那一刻,兩人骨子里對正義的堅守終于達成共鳴,隔閡也開始松動。跟蹤過程中,黃德忠和何秋果扮演父女住進傅隆生樓下,甚至邀請傅隆生共進晚餐,這頓飯解開了何秋果多年心結,達成“假父女情向真父女情”的轉變,也打消了傅隆生對他們的懷疑。
《捕風》最讓觀眾熱血沸騰的,始終是酣暢淋漓的打戲。而承擔起最生猛、最具沖擊力動作戲份的,正是梁家輝。影片中那場孤兒院的打斗,堪稱經(jīng)典——他手持一把小刀,在重圍中左突右刺,每一個動作都帶著狠勁;即便身受重創(chuàng),他依舊能在絕境中屢次逃脫,甚至反殺,那份頑強到極致的生命力,仿佛在彌補《跟蹤》中角色結局倉促的遺憾。
而成龍的賣力程度,同樣不遑多讓。黃德忠與養(yǎng)子們在洗衣房的那場打斗,更是滿溢著鮮明的“成龍風格”:他巧妙利用身邊的工具,將驚險的打斗動作與詼諧的喜劇效果完美融合,一拳一腳都透著熟悉的巧勁。時隔多年,還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樣充滿親切感的畫面,對資深動作片影迷而言,早已不只是視覺享受,更藏著一份難以言說的感動。
影片中還有一段劇情復刻自原版:在老隊長黃德忠回歸之前,“小豬”何秋果曾暗中跟蹤他,卻被當場揭穿。但新版在此處加了一句點睛之筆——黃德忠看著眼前的后輩,多問了一句 “那你看我,尚能飯否?”。這句臺詞,像是成龍借角色之口,坦然直面自己已不再年輕的事實,既有老將的從容,也藏著對初心的堅守。
如今71歲的成龍,依然能用《捕風》這樣超出預期的作品,在影壇書寫新的紀錄:影片的高票房,讓他打破了國產(chǎn)電影一番演員的年齡紀錄:在此之前,由63歲的成龍(2017年《功夫瑜伽》)、周潤發(fā)(2018年《無雙》)和費翔(2023年《封神1》)共同保持這一紀錄。而此次71歲的成龍再度刷新自己創(chuàng)下的紀錄,不僅一掃近年作品成績不佳的萎靡,也提振了市場對沉寂已久的動作電影的期待。
“成龍老矣,尚能10億”,這句感慨的背后,是觀眾對這位動作巨星的認可,也印證了拳拳到肉的硬核動作戲,依然擁有龐大且忠實的受眾。只是遺憾的是,如今的影壇,像成龍、梁家輝這樣兼具個人風格與實力的新一代打星,卻依舊難尋蹤跡。這或許是《捕風》的成功之外,留給動作電影最值得思考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