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報)
文|中國勞動保障報記者 楊勤
衛(wèi)星返回艙、國產芯片等高精尖實物令人眼前一亮,熱氣騰騰的地域特色美食讓觀眾大飽口福,智能機器人現場互動介紹大賽情況,各行各業(yè)技能技藝展示百花齊放……走進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國家成果展,一場可看可玩可學可思的技能之旅即將開啟!
河南館展示的船舶遠程駕控臺吸引了許多觀眾。“這個駕控臺就相當于岸上值守的一個‘大腦’,可以遠程操控一輛載重1000多噸的貨船航行,響應速度比人類眨眼還快。”工作人員自豪地說。在軌道交通模擬駕駛區(qū),不少觀眾現場體驗,真實模擬各種極端天氣狀況下怎樣進行剎車、急停,幫助駕駛者做到“上手零事故”。
走進湖北展館,香噴噴的襄陽牛肉面展位排起了長隊?!艾F場熬制的高湯,再加上‘靈魂’紅油,味道超棒!”工作人員介紹,襄陽人吃牛肉面已有300多年歷史,制作牛肉面的精湛技藝被不斷繼承和發(fā)展。目前,在襄陽市以及全國各地開辦的襄陽牛肉面館(企業(yè))達2.8萬家,帶動就業(yè)10萬余人,年產值近300億元。襄陽牛肉面師已成為襄陽人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的第一勞務品牌。
“這是我們重慶的驕傲!”“巴渝工匠就是棒!”……當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劉永剛的事跡在國家成果展上出現,許多年輕人深受鼓舞。進入重慶展館,芯片制造、重慶軌道車輛、精密儀器儀表、智慧養(yǎng)老情感陪護機器人、無人機等前沿科技閃耀著智能的光芒;火鍋、小面、糖藝、榮昌陶、夏布、土家吊腳樓等傳統(tǒng)技藝及非遺代表性項目,則生動詮釋了厚重的巴渝匠心。
來到江西展館,實物、圖文與現場體驗相結合的方式,展現了江西陶瓷的悠久歷史與非凡技藝。景德鎮(zhèn)“春碗”、吉州窯捏塑藝術,以及陶瓷彩繪與內畫工藝都讓觀眾贊嘆不已,許多人在陶藝體驗區(qū)親身參與制作,沉浸式感受陶瓷魅力。技能之美,不止于傳統(tǒng),現代科技中也日益顯著。來自江西的EBOT人形機器人,通過集群控制開始了整齊劃一的舞蹈表演,極具視覺沖擊力和互動吸引力。
“吉祥六韻?技照前程”是吉林展館的核心主題,智能韻、冰雪韻、生態(tài)韻、科技韻、文化韻、匠心韻生動詮釋了吉林傳統(tǒng)技藝煥新、生態(tài)優(yōu)勢綻放的技能特色,更傳遞出“一技成、百業(yè)興”的吉林信心與發(fā)展底氣。吉林?長白山人參、自發(fā)熱滑雪襪、白山松花石雕刻技藝、CR400BF-Z復興號智能動車組模型、中國首列時速160公里氫能源市域列車模型、紅旗雪車……不僅是吉林技能實力的集中亮相,更是對“技能照亮前程”大賽主題的生動注解。
踏入福建展館,映入眼簾的是“紅濃陳醇”的武夷巖茶(大紅袍)非遺制作技藝和鮮香美味的沙縣扁肉等極具地方特色的技能展示項目,成功吸引了觀眾。多項創(chuàng)新展示還與當地產業(yè)緊密結合:輸配變應急無人機仿真實訓系統(tǒng),助力電力行業(yè)智能化升級;智慧互動-機器人茶藝展示平臺,展現科技與傳統(tǒng)技藝的完美融合;廈門航空從報廢航材的藝術重生,到智慧維修系統(tǒng)的研發(fā),再到客艙用品的環(huán)保革新,都助力“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綠色發(fā)展……
傳統(tǒng)與科技碰撞,智慧同技能激蕩?!爸窃臁迸c“匠造”攜手,匯成“技能照亮前程”的時代強音,響徹華夏。
圖片|趙祥昆 黑龍江省人社廳 大賽組委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