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愿 - 晚安世界》
250cm×295cm
綜合材料
2025年
傳統(tǒng)文人山水畫關注自然造化,并以此表達畫家的內(nèi)在心性,到了20世紀更多畫家以水墨語言講述、表現(xiàn)社會新象與時代生活,拓展了中國畫的表現(xiàn)領域。然而,以水墨媒介表現(xiàn)夜空星際的“天外”空間,還依然是中國畫相對空白的內(nèi)容題材,回顧畫史雖也有元代畫家朱德潤《渾淪圖》等作含蓄地暗示表現(xiàn)宇宙時空,但將視角直接投向廣袤夜空中的天體星球,還是以往畫者不曾觸碰的景象。
《來日方長》
200cm×250cm
綜合材料
2025年
就在數(shù)年前,作為一名資深的天文愛好者、專業(yè)藝術高校教師,70后水墨畫家涂少輝將他的視域拓展到了茫茫夜空。也許是源于對廣闊天空和遙遠星際與生俱來的熱愛,也許是因為在烏魯木齊、在南疆的戈壁上,涂少輝能看到清澈夜空中更多的星星,一當他選擇了夜空星象作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母題,他的藝術思考與踐行便執(zhí)著地聚焦于“星空之眼”的觀看。無疑,這是一項跨界的創(chuàng)作實驗,他要真正進入一種研究與觀測的狀態(tài),以圖像記錄每個特定天體的位置;同時他又不滿足于水墨媒介的平面表達,而是嘗試將水墨與裝置相結(jié)合,賦予作品以時間性的意涵。如2016年在中國美術館展出的水墨裝置作品《析木之津》,將中國古代星宿與星空圖景結(jié)合起來,畫面中對于天體星宿的描繪充滿了神秘、含蓄的細節(jié);在裝置絹本繪畫作品《星有靈犀》中,他借用了激光、香爐等媒介,將二維平面的表現(xiàn)空間拓展到蘊含時間性的四維時空場域;而在創(chuàng)作于2017年的裝置絹本繪畫作品《一念之間》中,他在傳統(tǒng)的平面圖像上進行多維空間的“造境”,使觀者的視線匯聚于“畫面”中心梯狀陷落的視覺旋渦中。對于平面圖像的營構(gòu),既是對于傳統(tǒng)意義上繪畫的顛覆,又使水墨表達延展出一個嶄新的、隨天宇夜空主題不斷拓新的空間。
《壁玉禮天 - 二十八星宿》
158cm×210cm
絹本綜合
2020年
新疆和田玉博物館藏
涂少輝的實驗拓展在跨界的同時,跨越的不僅是繪畫與影像、水墨與裝置,更是真實與玄幻、科技與人文。為了表現(xiàn)夜空的壯美與神奇、瑰麗與朦朧,他的作品常以墨色作底,將畫面背景“關燈”,同時他也在對于星空主題繪畫創(chuàng)作的本體性探索的基礎上,有意識地加強水墨媒介的視覺表現(xiàn)張力與時代適應力,從而獲得了來自更多領域的關注。2017年,他的作品《嫦娥奔月》得到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chuàng)作人才項目的資助,作品通過絹本繪畫、數(shù)字影像等媒介的綜合表現(xiàn),將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嫦娥、玉兔、飛鳥等形象與現(xiàn)代科技探索獲取的月球表面影像相結(jié)合,寓言式地重新闡釋了中國神話的傳統(tǒng)文本,并賦予其新的時代內(nèi)涵。
《靜默如初 - 引力波》
210cm×142cm×10cm
絹本綜合
2019年
寧波美術館收藏
回溯古人山水觀照的視野,我不禁在想:一千五百年前南朝宗炳《畫山水序》所言的“張素以遠映”,在今天大概就是這個狀態(tài),只不過涂少輝的“遠映”不是面向“昆侖”,而是更遙遠的天宇,從這個角度上,應該沒有比少輝“映”得更“遠”的水墨創(chuàng)作了吧。
《逆波逐流 - 引力波2》
200cm×69cm×39cm
絹本綜合
2019年
正是在這一角度上,涂少輝的星空題材創(chuàng)作實踐,不僅是一種特定主題的開拓,更為我們打開了水墨表達的觀照視野和時空想象。可以想見,在某一個星月夜中,少輝又會展開他巨大的絹本畫幅,映照無垠的星空,也映照自己融入星空的心境。
(文/于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科研處處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與策展委員會副主任)
作品欣賞
《如如不動》
上50cm×55cm
下50cm×45cm
絹本綜合
2018年
《歸去來兮》
上R=30cm
不銹鋼下 60cm×90cm×70cm
絹本 裝置
2018年
《星有靈犀 Insensible》
(香爐)160cm×220cm×45cm
(激光) 165cm×45cm×15cm
裝置絹本繪畫
2017年
《一念之間 - 引力波1號》
左 35cm×30cm
右 78cm×58cm
絹本 銀線 裝置絹本
張家港市美術館收藏
2017年
《一念之間 - 量子糾纏》
左80cm×160cm
右28cm×35cm
絹本綜合
2017年
云門美術館藏
《黑洞猜想3》
58cm×87cm×15cn
絹本 大頭針 不銹鋼
2016年
《黑洞猜想1》
70cm×100cm×15cm
絹本 大頭針 不銹鋼
2015年
《遺忘的星河4》
70cm×100cm×15cm
絹本 大頭針 不銹鋼
2015年
《N維猜想no.1》
76cm×54cm×5cm
絹本 大頭針
110cm×80cm
2015年
(來源:畫裏話外ArtStudio)
畫家簡介
涂少輝,當代知名青年藝術家,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現(xiàn)任教于山東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獲第十四屆全國美展進京作品、第四屆全國青年美術作品展優(yōu)秀獎,入選第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美展,第九屆、第十屆全國工筆畫大展學術提名。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涂少輝多年從事星空藝術主題創(chuàng)作,作品《五星連珠》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作品被深圳關山月美術館、寧波美術館、新疆美術館、張家港市美術館、廈門美術館、中山市美術館、蘇州尹山湖美術館等機構(gòu)收藏。出版專著《星空畫研究》,《典雅——涂少輝工筆花鳥畫探微》,《似是——涂少輝作品集》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