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生龍,鳳生鳳”—— 這句中國老話在日本政壇竟成了寫實。2025 年 9 月 17 日,42 歲的小泉進次郎在東京都議會大廈前舉起拳頭:“我將參選自民黨總裁,打破日本政治的僵局!” 此時岸田政府的支持率已跌至 19%,創(chuàng)下戰(zhàn)后第三低紀錄;東京澀谷的十字路口,年輕人舉著 “政治已死” 的標語走過,他們中 62% 在民調中表示 “不相信任何政黨”。作為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兒子,小泉進次郎從踏入政壇起就頂著 “政治明星” 光環(huán),如今更是被不少人視為 “救世主”。但當便利店打工的學生抱怨 “首相換得比便當還快”,當福島老農(nóng)仍在等待核電站事故的賠償,這場 “少主繼位” 式的選舉,真能給日本帶來期待已久的改變嗎?
一、政治世家的光環(huán)與枷鎖
東京大學政治學教授山田剛的辦公室里,掛著兩張有趣的照片:2001 年小泉純一郎宣布改革時,背景是舉著 “郵政民營化” 標語的支持者;2025 年小泉進次郎的參選發(fā)布會上,同樣的位置站著舉著 “打破既得利益” 的年輕人?!案缸觽z連握拳的角度都一樣。” 山田笑著說,卻話鋒一轉,“但現(xiàn)在的日本早已不是當年的光景?!?/p>
這種傳承在細節(jié)中無處不在。小泉進次郎的競選海報特意用了和父親同款的藍色基調,只是把 “郵政改革” 換成了 “數(shù)字新政”。當記者追問 “是否靠父親光環(huán)” 時,他巧妙回應:“我父親給日本留下了改革的勇氣,而我要繼承的是傾聽民意的習慣?!?這話在社交媒體上引發(fā)熱議,有人點贊 “有其父之風”,也有人吐槽 “換湯不換藥”。
黨內的態(tài)度更是耐人尋味。78 歲的前干事長古賀誠公開表示:“小泉家的政治 DNA 值得信賴?!?卻被網(wǎng)友翻出他十年前痛批 “世襲政治是” 的視頻。而 30 歲的年輕議員佐藤美玲則力挺小泉:“老一輩總說要‘論資排輩’,可年輕人連房租都快付不起了,誰還管那套規(guī)矩?” 這種新舊碰撞,恰如日本國會前的櫻花樹 —— 老枝盤虬,新花卻總想另辟蹊徑。
毒瘤
二、改革口號與現(xiàn)實的溫差
大阪單親媽媽田中結衣最近總在電視上看到小泉進次郎的演講?!八f要增加育兒補貼,可我的孩子今年三歲,申請入園排隊排到了明年?!?她的無奈道出了日本社會的痛點:少子化率創(chuàng)新低,幼兒園卻在不斷關閉;年輕人失業(yè)率 12%,大企業(yè)卻在海外瘋狂擴張。小泉喊出的 “每月 1 萬日元育兒補貼”,在結衣看來 “還不夠孩子每月的奶粉錢”。
更糾結的是修憲議題。小泉進次郎明確表態(tài)支持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卻在街頭演講時被廣島老人質問:“你父親當年反對修憲,你為什么要改?” 他支支吾吾的回應在網(wǎng)上瘋傳,被調侃 “連父親的政治遺產(chǎn)都沒搞懂”。而中小企業(yè)主山本茂則更關心經(jīng)濟:“修憲能讓我們拿到訂單嗎?現(xiàn)在銀行貸款比登天還難?!?這種脫節(jié)讓不少人覺得,小泉的改革口號就像 “給漏雨的房子刷油漆”—— 看著光鮮,問題依舊。
但他并非毫無新意。在秋葉原的電競館,小泉與游戲開發(fā)者座談的視頻收獲百萬點贊?!八覀冋f的元宇宙和虛擬經(jīng)濟?!?5 歲的程序員高橋說。這種貼近年輕群體的姿態(tài),讓自民黨在 20 - 30 歲選民中的支持率上升了 8 個百分點。只是這種熱度能否轉化為實際政策,恐怕還要打個問號 —— 畢竟自民黨內部的 “銀發(fā)議員團”,連智能手機都用不利索。
三、派系迷宮里的突圍嘗試
自民黨總部的走廊墻壁上,掛著歷屆總裁的照片,派系斗爭的無形之手在每張照片后若隱若現(xiàn)。小泉進次郎要面對的,是安倍派、岸田派等七大派系織成的 “關系網(wǎng)”。他在議員懇談會上放話:“要打破派系壁壘!” 轉頭卻不得不去安倍晉三的私人會所 “匯報工作”。有記者拍到他離開時眉頭緊鎖,手里的和果子都沒動 —— 這場景被網(wǎng)友做成表情包,配文 “少主也得看元老臉色”。
民間的反應則呈現(xiàn)奇妙的分裂。京都的茶道老師鈴木女士感嘆:“至少他看起來不像老政客那么油膩?!?而札幌的出租車司機渡邊則吐槽:“從吉田茂到小泉家,政治永遠是那幾家人的游戲?!?社交媒體上 #反對世襲政治# 和 #給年輕人機會 #的話題同時登上熱搜,恰似日本社會的兩面鏡子。
最動人的聲音來自福島。3?11 大地震十四年后,農(nóng)民佐佐木仍在等待全額賠償?!罢l當總裁都一樣?” 他搖搖頭,“我孫子說小泉承諾要徹底解決核污染問題,如果能做到,我就支持他。” 這種樸素的期待,或許比任何政治口號都更有分量。
說到底,小泉進次郎的參選就像給日本政壇投了顆石子。他既是 “含著金湯匙出生” 的政治貴族,又是試圖擺脫舊習的年輕力量;既喊著打破既得利益的口號,又不得不在派系迷宮中周旋。就像東京街頭的自動販賣機,看似選擇多樣,其實都連著同一根管道。
當小泉在競選集會上說 “改變從傾聽開始” 時,臺下的年輕人舉著手機直播,老年人在低頭打盹。這場選舉究竟是 “新瓶裝舊酒” 的輪回,還是日本政治真正的轉折點?或許答案不在自民黨的總裁辦公室,而在田中結衣能否盡快給孩子找到幼兒園,在佐佐木的農(nóng)田能否迎來無核污染的收成,在每個普通人對明天的期待里。畢竟,政治不是家族傳承的獎杯,而是要解民憂的良藥 —— 這個簡單的道理,日本政壇真的懂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