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介紹的是一位膠東歷史人物,他的名字叫作劉師魯,生活在明代中后期,籍貫為萊州府駐地掖縣,有進(jìn)士的功名,后來官至“按察副使”。
限于資料,劉師魯詳細(xì)的家族淵源,筆者暫時不知,只是通過《掖縣志》了解到其父親的信息。
根據(jù)記載,劉師魯之父名為劉祿,系貢生出身,曾擔(dān)任過山東肥城縣的教諭。從縣志的描述來看,劉祿膝下至少有兩個兒子,除劉師魯之外,另一子劉至魯也有科舉功名,其具體為選貢生出身,曾擔(dān)任過廬州府的通判。以此來看,該家族可稱書香門第。
值得一提的是,與劉祿差不多同一時期(嘉靖朝),掖縣曾考取過一位名叫劉祜的進(jìn)士(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癸丑)。從名字來看(皆為單字名,字皆帶示旁),兩者不排除來自同一家族的可能,但因缺乏資料,暫時無法準(zhǔn)確判斷。
受家庭環(huán)境熏陶,劉師魯長大后也走上科舉入仕之路。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他考中舉人;四年之后(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他又考取進(jìn)士。比較巧的是,劉師魯中舉、中進(jìn)士皆與同鄉(xiāng)趙耀同榜。而趙耀則是萊州歷史上的顯宦,生前官至巡撫保定右僉都御史,去世后累贈兵部尚書。
金榜題名后,劉師魯被授予知縣職務(wù),曾后擔(dān)任過河南祥符縣、滑縣知縣。根據(jù)清乾隆版《祥符縣志》記載,劉師魯?shù)饺卧摽h的時間為隆慶五年,以此來看,這里就是他仕途的第一站。不過,《祥符縣志》誤將其名字寫作劉思魯。
而在滑縣任職期間(萬歷四年上任),劉師魯曾有過文化方面的貢獻(xiàn)。根據(jù)記載,明初文淵閣大學(xué)士、國子監(jiān)祭酒宋訥為滑縣人,他生前曾著有一部《西隱集》,小范圍流傳至萬歷時期。劉師魯主政滑縣期間見到此書,便組織人手加以刊刻,并作有序言。此事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就有提及。
此后,劉師魯奉調(diào)進(jìn)京到戶部任職,先后擔(dān)任主事、員外郎、郎中等職務(wù)。其擔(dān)任主事期間,朝廷按照慣例也將其父親劉祿追贈為主事,萬歷十八年掖縣城里還為之建造了一座貤贈坊。其擔(dān)任郎中一事,則在《明實錄》中(萬歷二十二年)有過記錄。再后來,劉師魯由京官外放,出任江西按察副使(正四品),這也是他仕途的最高點。
根據(jù)《掖縣志》記載,劉師魯去世之后,安葬在萊州城北五里處。清代時,墓及碑碣仍存。此后經(jīng)過歷史變遷,墓址多半已難尋舊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