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chuàng)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01
小李是那種典型的程序員。
二十八歲,單身,住在城市邊緣的老舊小區(qū)里。
每天的生活就是寫代碼、點外賣、收快遞。
生活簡單得像一行代碼,輸入,處理,輸出。
直到那個周三的早晨,一切都變了。
"先生,您的快遞昨天下午已經放在門口了。"快遞員在電話里說得很肯定。
小李看著空蕩蕩的門口,心里開始犯嘀咕。
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三次了。
第一次是一件羽絨服,價值八百塊。
第二次是一臺藍牙音響,價值四百塊。
現在又是一雙限量版球鞋,價值一千二。
小李不是那種容易相信巧合的人。
尤其是寫了五年代碼之后,他更相信邏輯和證據。
于是他找到了物業(yè)。
物業(yè)大叔叫老張,五十多歲,見過各種鄰里糾紛。
"小伙子,我調一下監(jiān)控給你看看。"
老張熟練地操作著電腦,監(jiān)控畫面出現在屏幕上。
畫面里,快遞員確實把包裹放在了小李家門口。
時間顯示是下午兩點四十三分。
接下來的畫面讓小李目瞪口呆。
下午三點十五分,隔壁的王阿姨開門出來。
她先是四處張望,確認沒人后,迅速拿起小李家門口的快遞。
整個過程不到十秒鐘。
動作熟練得像做了很多次。
"這老太太,我早就覺得她有問題。"老張搖搖頭。
"她兒子好像是快遞員,經常有快遞送到家里。"
"可能是習慣了收快遞,看到門口有包裹就順手拿了。"
小李的怒火瞬間點燃。
02
當天下午六點,小李敲響了王阿姨家的門。
"王阿姨,我想跟您聊聊快遞的事。"
王阿姨開門的動作有些僵硬。
"什么快遞?我不知道你在說什么。"
"我的快遞被人拿走了,監(jiān)控拍到了全過程。"小李盡量保持冷靜。
"那關我什么事?"王阿姨的聲音有些尖銳。
"監(jiān)控里是您拿的。"
"不可能!你們年輕人就會胡說八道。"
王阿姨開始提高音量。
"可能是快遞員送錯地址了,我以為是給我家的。"
"那您家的快遞盒子呢?"
"已經扔了。"
"里面的東西呢?"
"什么東西?我什么都沒收到。"
小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無恥。
這種睜眼說瞎話的功夫,讓他想起了那些永遠修不好的bug。
明明錯誤就在那里,偏偏有人說看不見。
"王阿姨,要不我們一起去物業(yè)看監(jiān)控?"
"我憑什么要去?你們愛看就看去,別來煩我。"
砰的一聲,門被重重關上。
小李站在門外,感覺血壓在往上升。
03
第二天,小李再次找到了老張。
"老張,這事你們物業(yè)管不管?"
老張為難地撓撓頭。
"小伙子,這種事情我們也很難辦。"
"監(jiān)控錄像都有,還有什么難辦的?"
"你說的那個王阿姨,她老公以前是我們這片區(qū)的派出所所長。"
"雖然現在退休了,但在這里還是有些面子的。"
"而且她兒子小王是快遞員,跟我們物業(yè)關系也不錯。"
小李聽出了弦外之音。
"那我的損失就這么算了?"
"要不你們私下協商一下?"老張建議道。
"鄰里鄰居的,沒必要鬧得太僵。"
"可能就是個誤會,王阿姨年紀大了,記性不太好。"
小李覺得這個世界有些魔幻。
明明是小偷,怎么反而成了受害者。
明明有證據,怎么反而成了誤會。
這種感覺就像寫代碼遇到了玄學bug。
邏輯是對的,結果是錯的。
04
小李決定自己解決這個問題。
既然講道理沒用,那就換一種方式。
程序員的思維就是這樣,遇到問題就要找解決方案。
王阿姨不是喜歡拿別人的快遞嗎?
那就讓她也嘗嘗被坑的滋味。
小李打開淘寶,開始精心策劃。
他的計劃很簡單:下單一些看起來貴重,但實際便宜的貨到付款商品。
然后等王阿姨中招。
第一件商品:仿真鉆石戒指,包裝豪華,貨到付款九十九元。
第二件商品:高仿名牌手表,包裝精美,貨到付款一百五十元。
第三件商品:山寨版香水套裝,包裝奢華,貨到付款二百元。
每一樣東西的包裝都做得很吸引人。
從外表看起來價值不菲。
但實際成本不超過二十塊錢。
小李在心里計算著。
王阿姨偷了他價值兩千多的東西。
這樣的報復,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05
第二天上午,第一個快遞準時到達。
小李特意請了半天假,躲在貓眼后面觀察。
快遞員把包裹放在門口,按了門鈴就走了。
小李沒有開門。
他在等王阿姨出現。
果然,十分鐘后,王阿姨的門開了。
她先是探出頭四處張望。
確認小李不在家后,快步走向那個包裹。
拿起來掂了掂重量,又看了看包裝。
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快遞被拿走了。
小李的嘴角也露出了笑容。
06
接下來的三天,劇情完全按照小李的預期發(fā)展。
王阿姨每次都會準時出現,拿走門口的包裹。
而且她的動作越來越熟練。
甚至開始有了挑選性。
小包裹不拿,大包裹必拿。
包裝精美的優(yōu)先,普通包裝的次要。
小李在心里給王阿姨的偷竊技能點了個贊。
這專業(yè)程度,堪比資深快遞員。
第四天,王阿姨收到了第一個貨到付款。
快遞員敲門的時候,小李正好從貓眼里觀察。
王阿姨開門的表情從期待變成了困惑。
"九十九塊錢?"
"是的,阿姨,貨到付款。"
"這不是給我的吧?"
"地址和姓名都對啊。"快遞員看了看單子。
王阿姨的臉色有些難看。
但最終還是掏錢了。
可能是覺得九十九塊錢不算什么。
或者是不想在快遞員面前丟面子。
第五天,第二個貨到付款到了。
一百五十塊錢。
王阿姨的臉色更難看了。
但依然付了錢。
第六天,第三個貨到付款。
二百塊錢。
這次王阿姨猶豫了很久。
甚至跟快遞員爭論了幾句。
但最終還是付了錢。
小李通過貓眼觀察到,王阿姨付錢的時候手在顫抖。
看起來這些錢對她來說不是小數目。
心里的快感和愧疚同時涌上來。
快感是因為計劃成功了。
愧疚是因為王阿姨看起來真的很痛苦。
07
第七天,事情發(fā)生了變化。
快遞站的站長突然出現在小區(qū)里。
他手里拿著一堆快遞單,表情嚴肅。
"有人投訴我們的快遞員亂送貨,我要找當事人了解情況。"
老張帶著站長找到了小李家。
"這位是小李,這位是王阿姨。"
"你們兩家的快遞最近有什么問題嗎?"站長直接問道。
小李正要說話,王阿姨搶先開口了。
"沒有問題,我們家的快遞都很正常。"
"那這些貨到付款是怎么回事?"站長拿出幾張單據。
"這些都是我兒子從外地寄給我的生活用品。"王阿姨臉不紅心不跳。
"您兒子為什么要用貨到付款?"
"可能是他那邊付錢不方便吧。"
小李聽著這些謊話,心里的怒火又開始燃燒。
這老太太的撒謊技能也是滿級的。
"既然是您兒子寄的,那咱們去您家看看這些商品吧。"小李突然說道。
"應該有您兒子的字條或者特殊包裝之類的。"
王阿姨的臉色瞬間變了。
"這是我的私事,你們憑什么要去我家檢查?"
她的聲音有些尖銳,明顯底氣不足。
正在這時,一陣風吹過。
王阿姨家門縫里掉出了一個快遞盒。
盒子上清楚地寫著小李的名字和電話。
現場一片死寂。
站長看著地上的快遞盒,臉色越來越難看。
"王阿姨,您能解釋一下這是怎么回事嗎?"
王阿姨的臉色已經慘白如紙。
"我...我記不清了...可能是拿錯了..."
"那我們進去看看還有什么拿錯的東西。"站長的語氣變得嚴厲。
"不行!你們沒有權利進我家!"王阿姨試圖擋住門口。
但是站長的態(tài)度很堅決。
"這涉及到快遞安全問題,我有權利調查。"
門被推開了。
小李跟著站長走進王阿姨的家。
眼前的場景讓所有人都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