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沉悶的槍響,無情地將美國那層“民主自由”外皮擊得粉碎,而這一切,都源于9月10日查理?柯克在猶他山谷大學演講時的遇刺身亡。
柯克,這位年輕的政治人物,18歲時創(chuàng)立“美國轉折點”青年學生組織,以互聯(lián)網(wǎng)為武器,為保守主義開辟出一片新天地。他能言善辯,站在政治集會的舞臺上,滔滔不絕,感染力十足,不僅在現(xiàn)實中吸引了大批擁躉,在網(wǎng)絡世界更是坐擁數(shù)百萬粉絲,妥妥的政治大網(wǎng)紅。在特朗普競選總統(tǒng)的征程中,柯克堪稱得力干將,為拉攏年輕保守派選民立下汗馬功勞。
特朗普聽聞噩耗,宣布全國降半旗4天,仿佛這位并非政府正式官員的柯克,已然成為美國的“國殤”象征。副總統(tǒng)萬斯也親自前往猶他州,為柯克抬棺,甚至動用專機“空軍二號”,將其靈柩護送回家。國會山上,共和黨議員要求集體祈禱,宛如一場荒誕的鬧劇。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槍殺柯克的嫌疑槍手羅賓遜歸案,并非警方神通廣大破案所致,而是被其自己的父親舉報。這個名叫泰勒?羅賓遜的22歲大學生,為何要對柯克痛下殺手?初步調(diào)查顯示,源于理念不合??驴俗鳛榧みM保守主義青年領袖,宣揚的觀點讓羅賓遜極為不滿。更具戲劇性的是,羅賓遜作案后本有逃脫可能,卻向父親坦白。羅賓遜還提到父親是特朗普倡導的MAGA的堅定支持者,而他卻殺了MAGA的“旗手”柯克,最終還被父親親手送上法律的審判臺,這何其諷刺!
從羅賓遜母親發(fā)布的社交媒體照片來看,這曾是個幸福美滿的大家庭,照片中的羅賓遜笑容燦爛,可如今,卻因這起事件,家庭支離破碎,上演了一幕人間悲劇。
柯克之死,不過是美國政治極化、社會撕裂的一個縮影。
柯克遭暗殺,特朗普痛心疾首,將這筆賬一股腦算在“激進的左翼瘋子”頭上。他控訴多年來左翼對柯克等保守派的“妖魔化”,稱其為納粹、殺人犯,好似這些言論就是導致柯克死亡的罪魁禍首。一時間,保守派人士紛紛響應,將柯克標榜為“美國英雄”,而“左翼激進勢力”則被他們斥為十惡不赦的美國當前惡勢力,必欲除之而后快。特朗普就是要營造一種被害者的悲愴氛圍,煽動輿論,借此清除左翼分子。而左翼是誰?就是民主黨。
在這場政治的狂歡中,民主黨人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在他們眼中,整個共和黨和保守派都在利用柯克的死亡大做文章,簡直就是吃人血饅頭。他們堅信,特朗普和保守派是想借著柯克之死,狠狠地打擊民主黨勢力。這就是美國的政治,人命關天的大事,在他們眼中不過是權力斗爭的工具罷了。
隨著事件的發(fā)酵,各種荒誕不經(jīng)的事情接連上演??驴说闹С终邆冄杆僭诰W(wǎng)上建立起一個社交媒體用戶數(shù)據(jù)庫,美其名曰是為了“清除左翼激進分子”,實際上就是一份針對柯克反對者的“黑名單”。這些人還大言不慚地表示,要重塑美國機構普通成員的“純潔性”。他們已經(jīng)確認了超過6萬人的身份,這些人來自學術界、執(zhí)法部門、軍隊、金融、政府和醫(yī)療機構等各個領域。這哪里是什么正常的行為,分明就是一場打著“政治正確”旗號的網(wǎng)絡暴力狂歡,而特朗普政府,無疑就是這場狂歡背后的推手。
更讓人瞠目結舌的是,堂堂號稱“西方民主燈塔”、以“言論自由”自詡的美國,居然也玩起了“文字獄”這一套。德克薩斯州州長格雷格?阿博特在X上發(fā)帖,宣布該州教育局正在調(diào)查那些在柯克死后叫好并煽動暴力的教育工作者,超過100人因此將被暫停教師認證,失去在德克薩斯州公立學校任教的資格。這一行為,無疑是在教育領域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讓整個美國教育界都籠罩在一片寒蟬效應之下。
緊接著,各行各業(yè)紛紛效仿,美國企業(yè)歐迪辦公解雇了拒絕打印紀念柯克海報的員工;兩所大學開除了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冒犯性”帖子的員工;DC漫畫公司畫家格蕾琴?費爾克-馬丁因為慶??驴怂劳龅墓粜匝赞o,被出版商終止合作;甚至有批評柯克的飛行員也被解雇,美國交通部長肖恩?達菲還對此表示贊揚。這一樁樁一件件,就是一場瘋狂的大清洗運動,只要站隊右翼,那就是政治正確。
而在政治層面,兩名眾議院共和黨人提出決議,試圖譴責民主黨眾議員伊爾汗?奧馬爾,并將其從國會委員會中除名,僅僅因為她在采訪中批評了那些支持柯克的人,還轉發(fā)了嚴厲批評柯克的視頻。這哪里還有一點民主政治中包容多元觀點的樣子,完全就是一場狹隘的政治報復。
柯克被槍殺事件,徹底加劇了美國社會的撕裂。這場政治風暴就像一場瘟疫,正在侵蝕美國的每一個家庭。家庭成員們圍繞著柯克之死站隊,家庭飯桌變成政治擂臺,父子反目,夫妻拔槍。你今天吃飯時說一句“柯克活該”,明天可能就丟工作、上黑名單、甚至被親爹舉報。美國的家庭正在一個個破碎。
而這一切的背后,正是特朗普、萬斯之流在幕后驅使。他們?yōu)榱粟A得內(nèi)斗,不惜將美國社會推向深淵,把黨爭泛化到社會的每個角落。凡事不問是非,只問政治正確。這不禁讓人想起20世紀50年代的麥卡錫主義,當時那股極端反共反民主的潮流,把美國搞得人心惶惶,現(xiàn)在“新麥卡錫主義”又卷土重來,美國這是要重蹈覆轍。特朗普政府如果把美國社會推向這樣危險的方向,“政治仇恨”會蔓延到政府、軍方、警方等各個層面,后果將不堪設想。
曾幾何時,美國憑借強大國力與軍事力量,在全球耀武揚威,自封為世界霸主。其處心積慮地挑起俄烏戰(zhàn)爭,妄圖以雷霆手段一勞永逸地解決俄羅斯這一心腹大患,而后便能集中精力對付中國。可現(xiàn)實卻給了他們一記狠狠的耳光。
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在中國的戰(zhàn)略策應下,死死地拖住了西方的步伐。中國更是以其蓬勃發(fā)展的經(jīng)濟、日新月異的科技以及堅如磐石的國防力量,讓西方諸國意識到,這是一個他們根本無法戰(zhàn)勝的對手。特朗普總統(tǒng)第二任期已然過去半年多,外交舞臺上毫無建樹,絕望之下的特朗普們,只能將目光轉向國內(nèi)。
他們深知,在外部無法取得突破的情況下,唯有在國內(nèi)搶先下手,方能在這場權力游戲中占據(jù)先機。而民主黨那邊,同樣抱著這樣的想法。雙方各懷鬼胎,都恨不得將對方除之而后快。于是乎,美國國內(nèi)的政治斗爭瞬間進入白熱化階段,兩派勢力斗得你死我活,全然不顧美國的國家利益和人民福祉,把國家推向萬劫不復的深淵。
如今的美國,整個社會撕裂現(xiàn)象愈發(fā)嚴重。在這種情況下,內(nèi)亂甚至內(nèi)戰(zhàn)的爆發(fā)并非危言聳聽。一旦局勢失控,以美國一貫的行事風格,必定會向外轉嫁矛盾。我們要警惕的,正是這個絕望的黑老大下一步可能的鋌而走險。
而一個國家如果連飯碗旁都能開槍,法庭上只站隊不站對,那么它的崩潰,從來不需要外部敵人,自己就已備好掘墓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