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chuàng) 劉曉博
人口是最重要的發(fā)展要素,常住人口增長還是下降對一個地方影響巨大,更左右著不動產的價值。
現在來看一下,自第七次人口普查到2024年末的4年里,中國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qū)人口的整體變動情況。
這四年里,內地總人口減少了近350萬人,下降幅度為0.2%。所以,如果一個地方人口增長率高于“-0.2%”就算跑贏了大勢。
現在來看數據:
從人口增長增幅上看,海南是表現最好的,4年增長了4%。
最近幾年,國家在海南實施了最為特殊的政策,力度超過了深圳、上海浦東和雄安,海南全島成為自由貿易港。這是海南人口增長好的一大原因。
海南還跟湖北一樣,存在人口的疫情效應。2020年11月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時候,可能存在比較顯著人口流失(當時旅游業(yè)很差)。疫情結束后,人口逐步回流。這在湖北省、武漢市就更為明顯。
人口增長幅度比較高的,還有浙江、新疆、西藏、廣東、寧夏等。這幾個省區(qū)里,只有浙江、廣東是傳統(tǒng)的漢族聚居區(qū),其他均為少數民族占比較高地區(qū),少數民族生育率一般比較高。
人口增量方面,浙江第一,達到了213萬人;廣東第二,為178.7萬人;其次是湖北、江蘇、海南。上文已經提及,湖北有疫情擾動因素。
人口流失最顯著的,仍然是東北三省。黑龍江降幅高達4.9%,4年流失了156萬人,拿下了人口下降的“雙第一”。
由于人口減少速度太快,哈爾濱已經不公布常住人口數據,改為公布戶籍人口了。黑龍江所有地市中,過半的2024年常住人口數據沒有公布。
吉林、遼寧常住人口減少速度也比較快。其次是甘肅、天津、湖南、河南、云南。
天津作為一個直轄市,人口下降速度竟然名列前五,令人吃驚。要知道,天津是有高考紅利的,因為高考因素移民天津的數量不少,但沒有能扭轉人口下降趨勢。
北京、上海人口增長也跑輸了大勢。但這兩個城市比較特殊,一直限制人口流入。如果希望人口增長,放松一下政策就會顯著反彈。
在人口流失的省份,往往還出現了“一省一城”的現象。比如在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全省只有省會城市有顯著的人口增量。
全省所有地市人口都增長的,目前看只有浙江。其次是廣東,只有一個地市下降。西藏數據不全,很有可能所有地市都增長,但增量比較小。
人口是否增長,主要跟3個因素有關:
當地的生育率。一般來說,少數民族生育率更高;漢族中廣東人,尤其是潮汕地區(qū)生育率較高。
當地經濟活躍度。經濟發(fā)達,尤其是民企發(fā)達的地區(qū),能提供更多就業(yè)機會,對人口吸引力比較強。比如廣東和浙江。
當地是否能持續(xù)獲得特殊政策,并積累下特殊資源。北京和上海是最能持續(xù)獲得利好的城市,優(yōu)質資源也最為集中。如果沒有人口限制政策,增長起來會比較驚人。
深圳、雄安、海南政策也比較特殊,但持續(xù)獲得利好的時間都顯著短于京滬,積累的資源也無法跟京滬相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