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有其獨特的印記。
就拿相親找對象來說,兩情相悅固然是基礎(chǔ),但婚戀市場中的“附加條件”也在悄然變遷。
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相親看重的是“成分”好壞,是能不能吃上飯。
到了70年代,軍人、工人這些“鐵飯碗”職業(yè)備受青睞。
高考恢復之后,大學文憑逐漸成了香餑餑。
90年代以來,經(jīng)濟騰飛,生活改善,情感需求也更加多元。人品、學歷、工作、家庭……都成了綜合考量的因素。
而如今,在壽縣這樣的小城里,除了年齡、外貌、性格這些常規(guī)條件之外,相親市場上又多了一項重要加分項——對方父母有沒有退休金。
沒錯,就是這樣。
對方父母有退休金,甚至已經(jīng)逐漸超越了房子、車子,成為新的“硬通貨”。
房子可能是婚前財產(chǎn),車子也不過是代步工具,都屬于“基本配置”。但在我們壽縣,有些老人的退休金,甚至比剛工作的年輕人工資還要高。
于是,一個家里父母有退休金的相親對象,瞬間就變成了熱門選擇。
為什么退休金成了新寵?
首先,它能極大減輕子女的經(jīng)濟壓力。如今年輕人生活成本高、壓力大,尤其是在贍養(yǎng)父母和教育下一代上。如果父母有穩(wěn)定的退休金,子女就能更專注地經(jīng)營自己的小家庭。
其次,退休金也增強了整個家庭的抗風險能力。無論是年輕人失業(yè)、創(chuàng)業(yè)失敗,還是老人生病急需用錢,這份穩(wěn)定的收入都能提供一個緩沖墊。
更重要的是,它能減少家庭矛盾。俗話說“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大事”。父母經(jīng)濟獨立,不僅不需要子女補貼,甚至還能在必要時支援小家庭——帶孫輩、貼補家用,相當于“帶薪保姆+外援”,何樂而不為?
反之,如果父母沒有退休金,子女可能就要同時承擔“上有老下有小”的雙重壓力。
相親市場是現(xiàn)實的。你是誰,往往決定了你會遇見誰。沒有人愿意“扶貧”,理性看待條件、找準自己的位置,才是明智之舉。
除非你顏值驚人,或者能提供別人需要的價值……否則,最好學會“抓大放小”。
你自己父母有養(yǎng)老金,可以適當要求“門當戶對”或向上擇偶;若沒有,那可能就得持平,甚至向下兼容。
說到底,婚戀始終是一場綜合考量。時代在變,但愛的本質(zhì)從未改變——真心相待才是核心,其余都是錦上添花。
而從更宏觀的視角看,相親市場對退休金的看重,也反映出當前社會養(yǎng)老保障體系仍有不足。或許隨著養(yǎng)老制度的進一步完善,這一標準也會逐漸淡化。
你怎么看?歡迎在評論區(qū)聊聊你的看法。
或者加壽州紅娘創(chuàng)始人吳剛老師交流
來源:壽州紅娘
責編:月月 審核:藍色海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