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9月21日拍攝的第八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場館外景。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新華社蘭州9月21日電 題:敦煌文博會:絲路重鎮(zhèn)的文化輝映與文明交響
新華社記者楊曉靜、張文靜、何問
金秋時節(jié),絲路重鎮(zhèn)敦煌迎來一場文化盛會。第八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敦煌文博會)21日開幕,來自97個國家和8個國際組織的千余位中外嘉賓齊聚敦煌,文化展覽、研學交流、文藝演出等活動同步舉行。
敦者,大也;煌者,盛也。作為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多元文明在敦煌薈萃交融,孕育出璀璨又獨具魅力的敦煌文化,見證了中華文明的連續(xù)性、創(chuàng)新性、統(tǒng)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正如本屆敦煌文博會的主題——“加強文化交流,促進文明互鑒”,彰顯中國文化的開放包容。
“敦煌文博會作為以‘一帶一路’文化交流為主題的綜合性國際博覽會,在推動文化融合、思想融匯、感情融通方面發(fā)揮了積極作用?!备拭C省委書記胡昌升在開幕式上說。自2016年以來,敦煌文博會已成功舉辦7屆,來自12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近萬名嘉賓參加了論壇、展覽、演出等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動。
2000多年前,古絲綢之路架起了東西方友好往來、文明交流的橋梁。如今,文化遺產(chǎn)保護、人文交流與合作、文明互鑒對話、敦煌文化傳承成為敦煌文博會的熱議話題。
“絲綢之路的意義不在于‘抵達’,而在于‘旅程’本身?!甭?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干事曲星說,以文博會為契機,通過會議期間開展的各類交流活動,絲綢之路精神將在敦煌繼續(xù)煥發(fā)生機。
走進本屆敦煌文博會主會場敦煌國際會展中心,“一帶一路”書畫精品展、“一帶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展、敦煌研究院“典范”“高地”建設成果展、甘肅文旅非遺文創(chuàng)展等同時呈現(xiàn),約2.4萬平方米的展覽集中展示了世界多地的文化藝術(shù)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最新成果。
“千百年來,絲綢之路不僅是貿(mào)易通道,更串聯(lián)起眾多民族的文化,今日的相聚正是最佳見證?!卑锥砹_斯文化部第一副部長德米特里·什利亞赫京說,白俄羅斯將與共建“一帶一路 ”國家一道,致力于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加強各層級文化對話?! ?/p>
9月21日,在第八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上,與會嘉賓參觀主賓國泰國展廳。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走進泰國專題展覽館,濃郁的泰國風情撲面而來。以紅色為主色調(diào)的展區(qū)內(nèi),頭冠、布傘等特色展品精心擺放,孔劇、諾拉舞等泰國特色文化以道具和多語種圖示的形式交映呈現(xiàn)。
“作為本屆文博會的主賓國,泰國自豪地向大家展示獨具特色的文化遺產(chǎn)和民族風情?!碧┩鯂幕看伍L普拉索普·良恩在開幕式上說,希望大家能感受到泰國悠久的歷史、豐富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獨特的文化魅力。
敦煌,這座常住人口不到20萬的西北小城,如今一年涌入超過2000萬人次的中外游客。敦煌文化國際傳播媒體矩陣已覆蓋120個國家,“數(shù)字敦煌”資源庫訪客量達2300萬人次,舞劇《絲路花雨》等文藝作品全球巡演……
“敦煌不僅是一座歷史名城,更是絲綢之路的象征——文明交匯、思想交流與藝術(shù)互鑒的重要樞紐?!逼绽髌铡ち级髡f。
敦煌土生土長的畫家李永軍深耕壁畫藝術(shù)已有30多年,每年都會借敦煌文博會來推廣敦煌壁畫藝術(shù)?!霸谖牟坏搅瞬簧賮碜允澜绺鞯責釔鬯囆g(shù)創(chuàng)作的朋友。我將敦煌壁畫故事講給他們聽,帶著他們一起臨摹壁畫,他們邀請我辦展覽、搞講座。”李永軍說。
在這位學習西方油畫出身的畫家看來,近年敦煌文化熱度持續(xù)上升,不僅由于敦煌藝術(shù)融匯中外的獨特魅力,還在于中國人不斷建立起更強大的文化自信,也有現(xiàn)代傳播技術(shù)和文創(chuàng)產(chǎn)業(yè)快速發(fā)展帶來的流量效應。
9月21日,在第八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上,與會嘉賓借助VR設備沉浸式游覽莫高窟虛擬場景。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在這座絲路古郡,中外游客隨處可見古老敦煌文化的現(xiàn)代創(chuàng)新表達?!稑穭佣鼗汀贰队忠姸鼗汀返妊莩?,因敦煌文化賦予的底氣疊加現(xiàn)代藝術(shù)呈現(xiàn),收獲了一大批“粉絲”;敦煌書局、敦煌印局等以敦煌文化元素為IP而形成的旅游新空間,為中外游客提供了多元而深入的文化體驗。
在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看來,借助敦煌文博會平臺,中外人士相聚敦煌,能夠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提供文明對話的平臺,讓人們對不同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不同文化互相對話,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正在編寫《敦煌學學術(shù)資源綜合指南》的美國漢學家史瀚文認為,千余年前,敦煌向人們展示了一種不同文明和思想相互融合、互不沖突的典范。如今,敦煌仍在實踐這一理念,通過文化和諧交融促進全球合作。
秋風送爽,敦煌莫高窟游人如織。這里的千年壁畫用絢爛的色彩與細膩的筆觸,講述著文明交流互鑒的動人故事,世界各地的游客跨越山海而來,在這里感受融匯東西、兼收并蓄的獨特藝術(shù)之美。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