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帶娃是“全家總動員”。
見過太多明白婆婆,把奶奶外婆兩股繩,擰成了娃的幸福纜;也見過不少糊涂人,把雙份寵愛,攪成了家庭的糊涂賬。
親家聯(lián)手帶娃就像同劃一艘船,力道不均船打轉,同心同德才能駛得遠。
其實,哪有什么天生怨懟,很多不開心,都是“心擺歪了,話沒說對”惹出來的。
當婆婆的避開這2個心思,娃帶得順,親家念你好,家族自然和和美美!
01、心存“主場”偏見,把親家當“客軍”
王阿姨去兒子家?guī)O子,親家母也從外地趕來幫忙。
一進門,看親家母正按老家習慣給孩子“把尿”,王阿姨眉頭一皺,立刻上前:“哎喲,現(xiàn)在科學育兒不興這個了,得用尿不濕,在我們這兒都這樣。”
下午孩子哭鬧,親家母剛抱起哄,王阿姨又順手接過來:“寶寶乖,奶奶來了,奶奶最知道你怎么了?!?/p>
幾天下來,親家母越來越沉默,干脆躲進廚房只干活不多話了,客廳里常聽見王阿姨逗孩子:“是奶奶好還是外婆好呀?”
這話聽著是家常,冷的卻是人心。爭當“主人”,是聯(lián)手帶娃最生分的事。你贏了場面,輸?shù)氖乔檎x。
高情商的婆婆,懂得家不是擂臺,愛不是獨占。她會說:“寶寶多幸福,奶奶外婆都在身邊疼你!”她更會做,看到親家母給孩子買的小衣裳,哪怕花色不合心意,也笑著給孩子換上:“快謝謝外婆,真好看!”
良言一句: 帶娃不是爭主權,而是共協(xié)作。你退一步的不是地盤,是海闊天空的家和萬事興。
02、計較“付出”得失,心里擺著隱形秤
李姐和親家母輪流帶娃,她心里總揣著本明細賬。
今天她買了一箱水果,明天就得看看親家母有沒有添置新玩具;自己帶娃辛苦了一天,晚上就要在兒子面前念叨兩句“腰酸背痛”,暗示親家母下午帶孩子睡覺是“躲清閑”。
有一次,親家母給孩子買了雙貴價學步鞋,李姐嘴上說“讓你破費了”,轉頭卻對兒媳嘀咕:“這鞋華而不實,沒我買那雙軟和,錢沒花在刀刃上?!?/p>
話傳回去,親家母心涼了半截,之后再也不主動給孩子買任何東西。
你的算計,折損的是對方的情分。計較多一分,親情就淡一寸。
高情商的婆婆,算大賬不算小賬。她看得到親家母的付出,會搶著付掉超市的賬單,把對方買的東西夸了又夸:“這鞋真洋氣,還是你有眼光!”她明白,對方心情舒暢,帶娃更盡心,最終受益的是自己孫子。
良言一句: 親情不是買賣,算不清的才是真情。你舍出去的是斤斤計較,換來的是一家人的同心同德。
說到底,奶奶外婆聯(lián)手帶娃,就像一場雙人花樣滑冰。
你托舉我承接,信任默契是基礎,步伐一致是根本,才能滑出優(yōu)雅與順暢。
最高明的帶娃之道,不是獨攬大權,而是共享其成。兩位老人和睦,才是給孫輩最好的禮物,是一個家最上乘的風水!
#我要上頭條# #隔代育兒# #親家相處# #婆婆帶娃# #家庭關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