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重慶法院公開審理了一起震驚全國的案件。
主犯徐發(fā)啟,這個長期盤踞在緬甸果敢的電詐頭目,終于被送上法庭。
他所涉及的罪名多達六項:詐騙、故意傷害、非法拘禁、敲詐勒索、走私販賣毒品、偷越國(邊)境。
從2019年起,他利用自己在緬北的勢力,與多個詐騙集團合作。
建了14個詐騙園區(qū),涉案金額超過11億元。
這些園區(qū)里不僅有強迫勞動、暴力毆打,甚至還有人被活活打死。
而就在幾年前,同樣是這片土地上,發(fā)生了一件讓人難以置信的事。
有人居然從這種地方把人救了出來。
01
2023年8月,林女士網上發(fā)帖稱自己20歲的兒子失聯(lián)半月。
最后一次聯(lián)系,兒子僅僅只發(fā)了一個表情包:一頭小豬被一群人圍住,配文是“我怕是要死了”。
起初她沒在意,直到后來報警,警方通過技術手段定位,發(fā)現手機信號最后出現在緬甸果敢。
那一刻,她整個人都垮了。緬北是什么地方?那是無數人有去無回的魔窟。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無能為力的時候,事情出現了轉機。
中華潮汕商會的一位負責人出面,迅速調動資源,聯(lián)合多地商會。
在警方協(xié)助下確認了陳四騰的位置,并與詐騙團伙展開談判。
僅僅四天后,8月15日,陳四騰平安回到汕頭。
消息傳開,很多人第一反應是不敢信。
國家出手都難救的人,一個民間商會竟然做到了?這背后到底藏著什么力量?
這件事之所以能成,關鍵就在于“潮汕”兩個字。
這不是偶然,也不是神話,而是幾百年來積累下來的生存邏輯和群體韌性在起作用。
要理解他們?yōu)槭裁催@么硬氣,得從他們的根說起。
潮汕地區(qū)地處廣東東南角,三面環(huán)山,一面臨海,土地貧瘠,耕地稀少。
歷史上,這里既不是政治中心,也不是交通要道,屬于典型的“省尾國角”。
但正是這種邊緣位置,逼出了潮汕人向外闖的勇氣。
明清時期,朝廷實行海禁,很多地方的人不敢出海。
可對靠海吃飯的潮汕人來說,不出海就得餓死。
于是他們干脆破釜沉舟,一邊做買賣,一邊武裝自保,成了“亦商亦盜”的海上力量。
最有名的像林道乾,明朝時帶著上百艘船、幾千人出海貿易,被官府通緝也不退縮。
最后遠走泰國,在異國落地生根,還被當地人紀念至今。
這種敢于冒險、不依賴官府的基因,一直延續(xù)到近代。
清末民初,大量潮汕人坐著紅頭船漂洋過海,去東南亞謀生。
他們帶去的白糖、染料、煙草,在國內市場上都是一等一的暢銷貨。
到了南洋,他們從擺攤做起,慢慢做起大生意。
如今在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潮汕籍商人群體影響力極大。
泰國前總理他信、英拉家族,祖上就是潮汕人。
新加坡建國初期,很多關鍵崗位也都有潮汕背景的人。
【鄭信】又名鄭昭 澄海籍,在泰國建立吞武里王朝
02
潮汕人做生意,講究的是“膠己人”,意思是自己人。
在他們看來,同鄉(xiāng)同宗、同語,就是天然的信任基礎,這種觀念在危機時刻尤其重要。
當陳四騰被困緬北,潮汕商會能快速動員。
靠的不是某個大佬的個人能力,而是遍布全國乃至海外的聯(lián)絡網絡。
深圳、云南、柬埔寨,甚至緬甸本地,都有潮汕人經營的生意或組織。
信息一通,資源立刻就能調動起來。
這不是靠錢砸出來的,是幾代人用信任和互助搭起來的關系網。
而且潮汕人特別能吃苦。
有句老話叫“寧愿睡地板,不做打工人”,說的就是他們寧愿自己創(chuàng)業(yè),也不愿給人打工。
這不是逞強,而是現實所迫。
過去潮汕農村地少人多,一家人幾畝薄田,根本養(yǎng)不活口。
孩子長大后,要么出海,要么做生意,沒有第二條路。
這種環(huán)境下長大的人,從小就明白一個道理:靠誰都不如靠自己。
1918年南澳大地震,死傷慘重,當時的軍閥救援不力,讓很多潮汕人徹底看清了現實。
從那以后,“多賺錢、留后路”就成了刻在骨子里的生存法則。
再回頭看徐發(fā)啟案,就會發(fā)現一個諷刺的對比。
同樣是潮汕人,一個成了危害社會的罪犯,另一個群體卻在救人。
這說明地域和血緣本身沒有善惡,關鍵看走哪條路。
徐發(fā)啟選擇的是暴力、欺詐、依附權力,最終落得被審判的下場;
而潮汕商會選擇的是合作、守信、自力更生。
反而在極端環(huán)境下展現出強大的組織力和道義力量。
有人說,現在是法治社會,靠商會私下救人是不是不合規(guī)矩?
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思考。但也要看到,緬北那種地方,正規(guī)渠道往往寸步難行。
詐騙園區(qū)背后有武裝保護,有地方勢力撐腰,普通人報警都難立案。
在這種灰色地帶,民間力量反而能發(fā)揮特殊作用。
潮汕商會之所以能談成,不是靠威脅,而是靠資源、人脈和長期積累的信譽。
參考資料:南方都市報2023-08-2420歲小伙被騙至緬甸失聯(lián),多地潮汕商會參與營救!詳情披露
他們清楚對方要什么,也知道底線在哪,才能在最短時間內達成交易。
這不是鼓勵私力救濟,而是在極端情況下的一種現實應對。
03
陳四騰之所以能被救回來。
除了商會出手,也因為他家人第一時間報警,沒有輕信所謂“高薪工作”的誘惑。
為什么緬北會有這么多詐騙園區(qū)?因為那里治理薄弱,利益鏈條復雜。
為什么偏偏是中國人成為主要目標?因為國內信息泄露嚴重,騙子能精準設局。
今天的中國社會,很多人追求穩(wěn)定、安逸,覺得打工到退休就是最好的歸宿。
但現實告訴我們,風險無處不在。
無論是被騙到境外,還是遭遇突發(fā)危機,個人的力量總是有限的。
群體的力量,國家的力量在這種情況下才是救命關鍵。
而潮汕幫會的精神,本質上是一個關于“如何在不確定世界里活下去”的答案。
他們在一次次災難和遷徙中學會了抱團,在實干和信用積累中搭建起自己的世界。
這種精神,其實不只屬于潮汕人,而是所有中國人骨子里都有的東西。
只是在不同的地方,表現形式不一樣。
現在,徐發(fā)啟案還在審理中,而陳四騰已經回到了正常生活。
兩件事看似無關,卻共同揭示了一個真相:
無論技術怎么發(fā)展,社會怎么變化,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互助,永遠是最堅固的防線。
一個地方能不能硬氣,不看它有多少高樓大廈,而看它有沒有在危難時刻拉人一把的力量。
這種力量,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只能靠一代代人用行動去積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