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九十月份,就是我們俗稱的“金九銀十”,都是家庭最忙活的時候,家長們要計劃好學校怎么選,還得關注新一年的學區(qū)劃分,更有甚者已經提前一兩年準備好了名校學區(qū)房。
但這兩年,在家長群體里又出現了一種新的擔憂——那就是家旁邊規(guī)劃的學校很可能突然就不建了!眼看著家里小朋友到了適學年齡,學校卻遲遲不見兌現......
注意,這還不是個例!最近我們已經從多個渠道得到消息,南京的確有規(guī)劃中的學校停建、緩建了!
對很多受影響的業(yè)主來說,這是相當不能夠接受的。但從新生人口增量以及城市發(fā)展等維度去看,這似乎又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
近日,江北新區(qū)官方突然發(fā)布“南京江北新區(qū)NJJBb040單元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規(guī)劃管理單元圖則修改 公眾意見征詢稿”。
擬調整片區(qū)位于江北高新區(qū),靠近都會誠品,擬地塊內現狀主要為空地。
調整前,16-02地塊規(guī)劃為中小學用地,容積率≤1.2,建筑高度≤24m;調整后,土地性質改為二類居住用地,容積率≤1.8,建筑高度≤60m。
從規(guī)劃不難看出,此前該片區(qū)規(guī)劃有多處學校用地,如今相當于取消了其中一塊學校用地,不建學校,改為未來建住宅了。
調整前↓↓↓
調整后↓↓↓
而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不是該片區(qū)第一次進行土地規(guī)劃調整了。
今年4月,江北新區(qū)官網發(fā)布“南京江北新區(qū)NJJBb040單元控制性詳細規(guī)劃16、17規(guī)劃管理單元圖則修改 公眾意見征詢稿”,就針對該片區(qū)的學校用地規(guī)劃進行了調整。
當時的調整比較復雜,對多塊地都進行了調整:
將一幅初中用地,調整為二類居住用地,用地面積28324.23㎡;
將一幅中小學用地,用地面積由66711.70㎡縮減為41839.62㎡;
將一幅小學用地,改為中小學用地,用地面積由70995.24㎡擴大為79239.61㎡。
調整前↓↓↓
調整后↓↓↓
現在來看,應該是當時的調整或許是在公眾意見征詢中收到了一些反饋,總之在時隔近半年之后,官方重新給出了新的規(guī)劃調整方案。
另外從整體來看,無論怎么調整,該片區(qū)的整體教育用地規(guī)模都是略有縮減的,這也符合我們之前提到的趨勢。
而學校停建、緩建,教育用地改規(guī)劃等等背后,實際上透露的是當下很重要的兩個問題。
第一個當然就是人口問題。
最新的數據統(tǒng)計,江蘇省2024年常住人口增量已經為“0”,是近30多年來的首次。
而且江蘇的老齡化問題也一直非常嚴重。
制圖:城市財經丨數據:江蘇省統(tǒng)計局
南京雖然已經是江蘇常住人口增量比較優(yōu)秀的城市,但若橫向對比長三角其他強二線城市,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
2024年南京常住人口為957.7萬人,相比上一年新增3萬人。
圖源:樓市科學家
而出生人口上,2017年是近2013-2023年這十年間的巔峰,達到了9萬+新生兒,但隨后2017-2019連年下跌,2021年-2023年新生兒每年更是只有5萬左右。
要知道,很多學校規(guī)劃都是提前多年做的,而新生兒的減少勢必會影響這些學校資源的分配,重新調整是必然。
現在第一輪沖擊主要集中在學前教育上,但往后這股浪潮就會繼續(xù)影響小學、初中、高中等等。
圖源見水印
第二重原因則在于城市規(guī)劃。
我們發(fā)現不少學校緩建、停建或者不能投用的案例,都發(fā)生在一些新城板塊,這不是巧合。
早些年市場好,各個新城板塊的規(guī)劃也是一個比一個牛,商業(yè)、學校、地鐵、公園、產業(yè)......無所不有。而學校的規(guī)劃,也是基于那個階段對板塊兌現的預期來做的。
但現在呢?
除了少數幾個主城的新城板塊,其余新城板塊無一兌現當年藍圖,這也就導致當年預期導入的人口、教育的需求,都遠遠未達到。這時候之前的學校規(guī)劃就略顯尷尬了。
就好比現在不少板塊,都做了定位上、商業(yè)規(guī)劃上、各種配套上的降級,本質上就是當初的規(guī)劃不適應當下實際的發(fā)展了,調整和縮減是無奈但又必須要做的。
這側面也反映一件事 ,買房確定性真的很重要。相比于“未來有xxx x”,倒不如眼下能看到的實在。
和幼兒園、小學等現狀相反的是,南京的高中規(guī)模反而在增加。這看似毛矛盾,實則反映了另一種現實。
今年1月份,南京市教育大會召開,其中就提到要通過“新建一批、改擴建一批、調補一批”等舉措,切實提高我市普通高中資源總量。預計到2027年全市新建高中學校(校區(qū))6所,改擴建普通高中項目17個,累計新增高中學位超2.7萬個。
而2027年新增的高中學位,正好對應的年紀段是2011年出生,目前正在讀初一的孩子。
根據新出生人口變化顯示,2011年往后,人口呈遞增的趨勢,高中學位增加是大勢所趨。
最后想說,今年集中出現的教育布局優(yōu)化調整,不一定都是負面的。
針對時勢做出積極調整,不僅可能更利于板塊的發(fā)展和兌現,而且也能保障教育資源更好地分配。
對此,你怎么看呢?
文章來源:孟祥遠
關注南京擇校矩陣媒體
與 1000000 家人共同成長
點喜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