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烏沖突持續(xù)的背景下,烏克蘭第聶伯河沿岸的切爾卡瑟州切列平村近日悄然完成了一件意義深遠的舉動:為曾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蘇聯(lián)飛行員格里戈里·庫利申科重新豎立銅像,并舉行揭幕儀式。
這座雕像不僅重現(xiàn)了歷史記憶,更釋放出戰(zhàn)時烏克蘭對中蘇共同抗擊法西斯戰(zhàn)爭歷史的尊重。
庫里申科是土生土長的烏克蘭人,他1939年率領轟炸機大隊馳援中國。他多次率隊從成都起飛,長途奔襲日軍占領的漢口、廣州機場,重創(chuàng)日寇空軍。
當年10月14日,返航途中遭日機伏擊,他身負重傷、戰(zhàn)機受損,卻堅持駕機迫降在萬縣陳家壩的長江江面,以避免傷及百姓。
最終,兩名戰(zhàn)友脫險生還,庫利申科因身負重傷、體力不支被江水卷走,壯烈犧牲,年僅36歲。
中國政府在萬縣(今重慶萬州區(qū))為其修建紀念碑,幾十年來始終得到妥善維護,表達對這位為中國人民的獨立與自由事業(yè)作出貢獻朋友的深切緬懷。
庫里申科生前曾動情地說:“我像體驗自己祖國的災難一樣體驗中國人民的災難,當我看到日寇狂轟濫炸中國的土地時,我非常憤怒和難過?!比缃瘢瑸蹩颂m地方政府在其家鄉(xiāng)重建銅像,碑文以中、烏、英三語鐫刻“中國人民的忠實朋友”,資金由中國駐烏克蘭大使館提供。
此舉尤為特殊——近年來,烏克蘭大規(guī)模拆除蘇聯(lián)時期紀念物,而此次非但未毀,反而重建一位國際主義戰(zhàn)士的雕像,并將當?shù)貙W校命名為庫里申科學校,外交象征意味濃厚。
這不僅是對英雄個人的致敬,更是對中國人民抗戰(zhàn)歷史的體認與共鳴。在自身被卷入戰(zhàn)爭的當下,烏克蘭選擇銘記一位為抗擊法西斯而獻身的本國英雄,也間接呼應了中國“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主張。
這一尊銅像,跨越時空,成為中烏兩國在反法西斯精神下情感聯(lián)結的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