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個房子位于北京東五環(huán)附近,是一個年輕女孩的獨居小屋。
使用面積 36㎡,傳統(tǒng)大開間,雖然面積不大,但一人住剛剛好,且西、北各有一整面窗戶,采光良好。
開間形式隱私性不夠好,屋主想把客廳和臥室隔開,也需要有更充裕的收納功能,她找到了設計師來一起改造~
原戶型問題梳理:
1、傳統(tǒng)開間戶型,客廳和臥室沒有明顯劃分,隱私性較差;
2、廚房與衛(wèi)生間之間的過道比較難利用,導致空間浪費;
3、封閉式廚房空間較小,使用不便、不夠舒適。
改造要點提示:
1、臥室與客廳間做了半墻+玻璃隔斷,變開間為一居室,既可以使兩個空間相對獨立,又不影響空間的采光;
2、將廚房空間打開,做成客餐廚開放空間,消解原始小戶型的促狹感,視覺更加開闊。
屋主偏好復古風格,喜歡日式雜貨鋪的那種感覺。設計過程中,她通過一張圖片給設計師描述了她理想生活的模樣,就是夏天頂著濃密的頭發(fā),躺在干凈的地板上吹風,想想都覺得愜意~
玄關
首先進入空間的第一個區(qū)域,玄關區(qū)域相對狹小,將原本的防盜門更換,選用黑灰色,色調搭配呼應整體空間,深色可以讓視覺延伸,讓原本狹小的過道形成縱深感。
考慮寬度有限,沒有用傳統(tǒng)的到頂鞋柜,在進門右手邊搭配了半高的木質編藤鞋柜,不同材質的搭配讓空間更加飽滿,柜頂也可作為置物臺擺放美好的裝飾。
餐廳
玄關進來后首先是餐廳,這里是屋主最主要的活動空間。
胡桃木圓桌搭配同材質金屬吊燈,讓小空間風格統(tǒng)一,更加整體,兩把餐椅則選用不同款式,碰撞出更隨性有趣的就餐氛圍。
桌上的裝飾畫也是文藝復古調調,畫面中經過抽象處理的百合恣意生長,讓原本沉穩(wěn)的空間多幾許生機。
廚房
餐廳旁邊就是開放式廚房,廚房打開后一掃原本的狹小逼仄,也增加了客餐廳的敞亮感受。
全屋除了廚房衛(wèi)生間都選用了拼花地板,既契合整體風格又便于后期清理,當時幾乎轉遍了整個商場,才挑到了舒適滿意的花色。
哪怕是全家煙火氣最足的區(qū)域,布置得也是十分用心。墨綠色瓷磚搭配木色櫥柜,讓人聯(lián)想到蔥蔥郁郁的樹木,給這方空間增加了清新的氣質。
加上地面的小花磚,整體有種置身大自然的既視感,看起來復古且質感滿分。
U型的布局利用高效,打開后的廚房空間比原來充裕,于是洗烘兩件套也安排在此。
客廳
走過餐廳就是客廳,原本是開間形式,考慮女孩子更需要有隱私性,但又不想生硬地完全隔成兩個空間,所以這里是設計了半墻+玻璃隔斷,保留隱私的同時不影響空間中的采光,很適合平時一個人居住的需求。
客廳一角的可調節(jié)小壁燈,打造了一方安全感十足的角落,最適合宅家讀書、追劇、刷淘寶。
馬醉木真是空間百搭植物,簡簡單單的小木凳、玻璃花瓶,就讓空間多了幾分清新詩意。
編藤+長虹玻璃的茶幾顏值滿分,陽光落在上面會有很靈動的光影變幻。
從客廳西曬的陽臺看向對面,空白的墻面是之前電視的預留位,屋主覺得電視不是剛需,還沒有購買,后面可以根據情況作為投影墻。
臥室
穿過客廳往里就是臥室,有一扇采光優(yōu)越的大窗戶,利用這個優(yōu)勢在此放置了辦公書桌,床尾是化妝品收納柜。
辦公間隙可以欣賞遠處的風景,聆聽夏日傍晚的知了聲,聽下雨的滴答聲,感受初秋的微風。
臥室結合整體空間色調,刷了半面綠墻拼色,在燈光的映襯下,復古且有格調。
藤編的床頭柜寬度剛好,也呼應了鞋柜、茶幾的藤編元素,收納屋主的床頭讀物很合適。
吊燈的造型像一把油紙傘,散發(fā)著幽幽的古典韻味,夜晚點亮這一簇燈光,猶如暖暖的燭火,給予溫柔陪伴。
衛(wèi)生間
玄關通道右手邊就是衛(wèi)生間,衛(wèi)生間的門是定制的,長虹玻璃與木質相結合,有影影綽綽的美感。
內部沿用了綠色系,小花磚搭配水磨石墻磚,定制柜體與整體結合,整潔清新。
濕區(qū)做了淋浴、浴缸兩種形式,雖然空間迷你,卻能滿足泡澡愿望,打工人一日疲乏的治愈神器get~
獨居生活的浪漫與自由,在這個36㎡空間里統(tǒng)統(tǒng)實現(xiàn)了!你喜歡這個小家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