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jié)果近日正式公布!這項由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組織評選的國家級科技獎項,下設有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fā)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大類。涉及電氣工程、環(huán)境保護、文物保護等多個領域!那么,就今年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來看,985高校各自都有多少獲獎的項目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數(shù)據(jù)的收集和整理是由高績完成的,在這里如果有對于高教感興趣的朋友們也可以關注他!從圖中我們看到,按照第一完成單位的統(tǒng)計來看,總共有3所高校其總的獲獎數(shù)量達到了兩位數(shù)!其中北京大學和浙大大學,各自以12個項目獲獎的成績,位列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各大高校的榜首地位!
其中,北京大學在自然科學家方面獲得了1個一等獎,6個二等獎,在技術發(fā)明方面獲得一個一等獎,在科技進步獎中摘得4個二等獎的成績,比浙江大學多了一個自然科學獎的一等獎,所以排在了全國第一。而浙大則是多了一個技術發(fā)明的二等獎,少了一個自然科學獎的一等獎屈居第二。但是總體來看,浙江大學獲獎的數(shù)量以及含金量上,對比其他高校來說都是很不錯的了!
另外一所獲獎數(shù)突破10個的上海交通大學,其主要的獲獎還是在科技進步獎當中的二等獎。此外上交大在技術發(fā)明獎當中也榮獲了一個一等獎和一個二等獎,這樣的總體表現(xiàn)也是可圈可點的,成功的躋身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榜的前三位,在這里還是要恭喜上交大的。
上述三所高校之后的則是清華大學,其總計擁有9個項目獲獎的成績,位列全國第四。雖然僅僅是位列全國第四,但是在相對含金量最高的自然科學獎的一等獎當中,在全國僅僅只有4所高校獲獎的情況下,清華大學還是拿到了這項的一等獎,可見其實力!而除了清北之外,另外兩所獲此殊榮的高校是南昌大學和雙非高校燕山大學,可見這兩所高校在自然科學領域的實力,也是十分突出的!
而后各大高校由于彼此之間的獲獎數(shù)都比較接近,所以相對來說競爭就比較激烈的了。排在第二集團的高校分別是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同濟大學,這三所高校各自也擁有5個及以上的獲獎項目,這也是繼清北浙交之后的第二梯隊的科研高校。
在這之后,有3個項目獲獎的高校包括了985大學的山東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湖南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也有河海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211學校,更是有諸如首都醫(yī)科大學、浙江工業(yè)大學等雙非院校在這個名單當中!
其中首都醫(yī)科大學自不必多說,甚至可以比擬很多985高校的醫(yī)學院!而浙江工業(yè)大學在浙江省的扶持下,也逐漸展露出其在科研、教學方面的實力,漸漸地坐穩(wěn)了浙江省內(nèi)的第二把交椅,也希望浙工大可以繼續(xù)保持這樣良好的勢頭!為雙非高校做出更多的貢獻!
不知道各位對于這樣一份202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各大高校的獲獎數(shù)量榜有何看法呢?歡迎關注評論轉(zhuǎn)發(fā),我們可以一起交流!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